杨应凯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IPO的进气道扩压器电磁散射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进气道RCS目标特性在整个飞机中占有较大比例,但作为电大尺寸腔体,其RCS特性评估与外机身相比有其固有困难。本文研究了适合于任意腔体RCS评估的迭代物理光学算法,该方法基于磁场积分方程属于高频算法范畴,可以较精确地计算出进气道金属表面电流矢量分布并给出令人满意的RCS结果。通过软件开发实现了任意腔体RCS特性评估,并用标准算例考核了程序准确性。应用该软件对某型心线一定的金属进气道S弯扩压器开展计算研究,获得了不同宽高比扩压器在入射波长为0.03 m下的电磁散射特性变化规律。
- 王龙钟易成杨应凯安峰
- 关键词:进气道电磁散射迭代物理光学法
- 扩散段偏转矢量喷管静特性研究
- 通过试验表明,矢量喷管推力与落压比成正比例关系,喷管偏转造成推力损失增加,扩散段偏转的矢量喷管转效率不佳,有效矢量角在多数情况下小于几何矢量角,因此若将轴对称喷管改为扩散段偏转的矢量喷管必须对其扩散段进行专门设计.
- 叶国全杨应凯
- 关键词:推力矢量矢量喷管
- 文献传递
- 进气道的设计与减重研究
- 本文对进气道的设计与减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战斗机采用蚌式(Bump)进气道后,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综合畸变指数低,并且取消了调节系统、辅助进气门和放气门系统,使得飞机重量轻、可靠性高。
- 杨应凯
- 关键词:飞机设计
- 文献传递
- Bump进气道设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对一种先进的无隔道超音速进气道(Bump或者DSI)进行了设计方法和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Bump进气道性能优异,并且取消了传统的超音速战斗机进气道设计中的附面层隔道、泄放系统和旁路系统,使得飞机阻力小、重量轻、可靠性高。Bump进气道是根据锥型流理论,采用乘波原理设计的。即用机身形面去截取锥形流场,在此范围内进行压缩面的设计,由于锥型波波后产生等熵压缩,在压缩面展向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将附面层排出进气道口外。
- 杨应凯
- 双锥Bump压缩面设计及气动特性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反设计方法研究双锥Bump压缩面设计技术,该方法实质是融合运动间断边界在运动网格条件下对轴对称欧拉方程组求解.为避免激波捕获法对激波型面位置求解误差,应用计算域分块的方法预估第2道激波,在此基础上采用流线追踪法生成Bump压缩面;结合平面机身设计一双锥Bump实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手段对其进行黏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模型流场结构仍保持较强的附面层扫掠能力;②在来流马赫数为2.0条件下,相比传统的正圆锥乘波体Bump压缩面设计,新型设计方法可使Bump外压缩系统总压恢复系数提高0.04左右,为Bump进气道性能提高奠定基础.
- 王龙钟易成吴晴杨应凯
- 关键词:反设计方法计算流体力学
- 枭龙飞机Bump进气道设计被引量:21
- 2007年
- 对枭龙飞机先进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的设计和风洞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枭龙飞机Bump进气道性能优异,总压恢复系数高,与斜板进气道比,σ提高0.02-0.04;综合畸变指数低,满足进/发匹配要求;并且取消了附面层隔道和放气门系统,使得飞机阻力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 杨应凯
- 关键词:总压恢复系数
- 飞机快速俯仰机动下Bump进气道的动态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对两侧Bump进气道进行了动态特性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飞机做俯仰机动时,进气道相关性能参数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迎角α>10°时,上仰过程中,进道总压恢复系数σ、出口总压综合畸变W、出口总压周向畸变Δσ0降低,下俯过程中则升高,且上仰过程中上述参数值明显小于下俯过程,一个俯仰周期形成一个闭合环路;进气道出口总压脉动平均紊流度Tu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大。
- 杨应凯
- 关键词:流场畸变
- 战斗机大迎角/过失速机动下的进气道气动特性被引量:3
- 2020年
- 为掌握战斗机在大迎角和过失速机动飞行时进气道的稳、动态气动特性,采用基于动态嵌套网格的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URANS)方程和大迎角风洞试验方法对某战斗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大迎角和过失速机动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迎角稳态下进气道气动性能随迎角增大逐渐降低,天地相关性吻合良好,而计算仿真和飞行试验均捕捉了眼镜蛇机动下进气道的非定常迟滞效应。通过研究获得了战斗机在大迎角和过失速机动下的进气道气动特性,建立了过失速机动下进气道非定常非线性特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 向欢杨应凯谢锦睿吴永胜
- 关键词:进气道动态嵌套网格过失速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