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酉
- 作品数:88 被引量:66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8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5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儿童(年龄≤15岁)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及骨折部位等数据。所有患儿根据不同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3岁为婴幼儿期,3~6岁为学龄前期,7—11岁为学龄期,12—15岁为青春期,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患者骨折部位的构成比。同时分析随年龄变化好发骨折部位的变化趋势。结果共收集8987例儿童骨折患者,占同期全部骨折的14.68%。其中男6225例,女2762例,男女比为2.25:1。以学龄期儿童骨折例数最多(2881例,32.06%),婴幼儿期最少(1245例,13.85%)。婴幼儿期男女比(1.65:1)最低,青春期最高(男女比为3.92:1)。骨折部位以肱骨远端骨折(22.40%)最多,其次为手部骨折(13.82%)和尺桡骨远端骨折(12.44%)。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最常见的骨折均为肱骨远端骨折,构成比分别为23.45%、33.52%、22.01%。青春期最常见的骨折为尺桡骨远端骨折(19.51%)。结论儿童骨折的特点是男性多见,骨折部位集中在上肢和手部,以肱骨远端骨折、手部骨折和尺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最常见的骨折为肱骨远端骨折。青春期最常见的骨折为尺桡骨远端骨折。
- 鞠林林刘勃陈伟刘松刘磊孙家元陈霄杨光朱燕宾李彦森张飞田野杨宗酉张英泽
- 关键词:骨折流行病学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儿童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8-2012年成人浮膝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成人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性别、合并骨折及骨折类型构成的差异,为此类骨折的诊治、预防等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成人(≥16岁)浮膝损伤患者资料,排除陈旧骨折、病理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等。所有影像资料由经过培训的4名本院骨科住院医师进行整理分型,并由本院2名骨科主任医师及1名放射科主任医师进行监督检验,统计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合并骨折等数据。≤45岁患者为青年组,〉45岁患者为中老年组。结果5年间共诊治成人浮膝损伤204例208侧,占成人全身骨折的0.40%(204/52225),占成人股骨骨折的3.93%(204/5196),占成人胫腓骨骨折2.49%(204/8199)。其中男173例,女31例;年龄16~85岁;青年组153例,中老年组51例。青年患者和中老年患者中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90.20%(138/153)和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08,P0.05)。 FraserⅠ型骨折87侧,Ⅱ型骨折121侧,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FraserⅠ型、Ⅱa型、Ⅱb型、Ⅱc型分别是70、40、16、30侧和17、12、5、18侧,两组各型骨折构成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字2=5.502,P〉0.05);Ⅱ型骨折中Ⅱb型骨折最少(21侧),Ⅱa、Ⅱc型骨折所占比例相近,但青年患者Ⅱa型(46.51%,40/86)骨折多于Ⅱc型(34.88%,30/86)骨折,中老年患者中Ⅱc型(51.43%,18/35)骨折较Ⅱa型(34.29%,12/35)骨折更多。结论青年男性为浮膝损伤的高危人群,常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胫骨平台较股骨髁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且骨折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 张飞董天华陈伟刘勃田野朱燕宾陈霄杨宗酉杨光刘松张英泽
- 关键词:膝损伤股骨骨折胫骨骨折流行病学
-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楔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分析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楔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楔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楔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结果 共诊治成人楔骨骨折患者307例(309侧),男213例(214侧),女94例(95侧),男女比为2.27∶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 ~ 30岁(24.76%),单块楔骨骨折按AO分型,高发骨折类型为85-A1型(65.63%).A组患者134例(135侧),男女比为2.44∶1,平均年龄为(37.4±13.7)岁;B组患者173例(174),男女比为2.15∶1,平均年龄为(41.4±13.1)岁.两组患者男女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7,P=0.612),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P=0.010).A、B两组单块楔骨骨折高发类型均为85-A1型(56.74%、62.30%),B组85-A1、85-A2、85-A3型构成比均低于A组,但B组85-B1、85-B2、85-B3型的构成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楔骨骨折男性多于女性,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 ~30岁,单块楔骨骨折高发类型为85-A1型.前、后5年相比,男女比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后5年平均年龄、单块B型楔骨骨折构成比增高.
- 王海立孙涛朱燕宾陈伟赵海涛孙然王娟殷兵孙家元刘磊程家祥张如云李彦森张晓琳杨宗酉刘松张英泽
- 关键词:楔骨骨折流行病学成年人
- 2003年军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肩关节盂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肩关节盂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肩关节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Ideberg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肩关节盂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收集225例肩关节盂骨折患者,男176例,女49例,男女比为3.59: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1。40岁(23.56%);骨折根据Ideberg分型:I型35例(15.56%),Ⅱ型58例(25.78%),Ⅲ型64例(28.44%),1V型21例(9.33%),V型30例(13.33%),Ⅵ型17例(7.56%)。A组107例,男女比为5.29:1,平均年龄为(40.2±16.0)岁;B组118例,男女比为2.69:I,平均年龄为(47.5±14.8)岁。两组患者男女比、平均年龄、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1~40岁(28.97%),B组骨折高发年龄段为51—60岁(27.12%);两组患者骨折高发类型均为IdebergⅢ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29.91%和2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盂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1-40岁,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男性多于女性,骨折高发类型为IdebergⅢ型。
- 刘磊杨宗酉孙家元崔蕴威程晓东杨延江胡畔陈伟殷兵刘松张英泽
- 关键词:肩骨折流行病学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 应用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治疗股骨干骨折被引量:3
- 2014年
-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占股骨骨折的36.27%[1-2]。闭合或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技术之一[3]。置入髓内钉的关键是将导丝自骨折近端髓腔经骨折断端置入远端髓腔内。然而,股骨干骨折往往存在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等,借助常规复位技术或牵引床很难解剖复位并有效维持[4-5]。此外,在置入髓内钉导丝时,由于残留移位的影响,导丝经常在骨折断端穿入周围软组织,不能顺利置入骨折远端髓腔内。针对这一难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可自动送丝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以便术中纠正残留移位、顺利置入导丝,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 杨宗酉陈伟刘勃王娟王海立张英泽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牵引复位法
-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盖氏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盖氏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盖氏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盖氏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统计153例盖氏骨折患者,占同期尺桡骨骨折的0.81%,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12%。男109例,女44例,男女比为2.48:1。11-2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最高(22.22%),高发骨折类型为Ⅱ型骨折(76.47%)。A组74例,男女比为2.22:1;B组79例,男女比为2.76:1,两组男女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中位年龄(29岁)显著小于B组患者(3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高发年龄段为11~20岁(32.43%),B组为2l~50岁(3个年龄段构成比均为22.78%)。B组11~2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较A组低,41~5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各型骨折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盖氏骨折占同期尺桡骨骨折的0.81%,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12%,男性多于女性,11—20岁年龄段及Ⅱ型骨折构成比最高。与前5年比较,后5年骨折患者年龄增高。
- 孙家元郭家良杨宗酉刘磊程晓东田野殷兵刘勃刘松李彦森朱燕宾张英泽
- 关键词:桡骨骨折腕关节流行病学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pilon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pil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pilon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Ruedi-Allgtiwer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pil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共收治784例成人pilon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胫腓骨骨折的4.25% (784/18 432),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0.73% (784/107 648).男621例,女163例,男女比为3.81∶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27.42%),高发骨折类型为Ruedi-Allg(o)wer Ⅰ型(36.35%).A组330例,男女比为4.32∶1,平均年龄为(39.8±14.2)岁.B组454例,男女比为3.50∶1,平均年龄为(40.6±13.6)岁.两组患者男女比和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21~ 30岁和41 ~5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Ⅰ型骨折患者构成比高于A组,而31 ~4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及Ⅱ型骨折患者构成比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pilon骨折占同期成人胫腓骨骨折的4.25%,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0.73%;骨折多见于男性,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 ~50岁,高发骨折类型为Ruedi-Allgower Ⅰ型.与前5年比较,后5年21 ~30岁和41 ~5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Ⅰ型骨折患者构成比增高,而31 ~4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Ⅱ型骨折患者构成比降低.
- 刘磊杨宗酉孙家元陈伟赵海涛王海立殷兵刘勃刘松张如云孙然程家祥孙涛李彦森张英泽
- 关键词:胫骨骨折流行病学成年人
-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问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及Schatzker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结果 共统计2 004例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胫腓骨骨折的10.87%(2 004/18 432),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1.86% (2004/107648).男l 425例,女579例,男女比为2.46∶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 ~ 50岁(25.65%).高发骨折类型:AO分型为41-B型(67.91%),Schatzker分型为Ⅵ型(22.31%).A组1 033例,B组971例,分别占同期成人胫腓骨骨折的10.09%、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1.86%、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51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31.93%)、AO分型41-B型骨折构成比(71.06%)及Schatzker分型Ⅲ型、Ⅳ型骨折构成比(22.35%、19.88%)均显著高于A组(24.20%、64.96%、14.52%、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胫骨平台骨折占同期成人胫腓骨骨折的10.87%,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1.86%;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 ~ 50岁,AO分型41-B型骨折多见与前5年相比,后5年成人胫骨平台骨折占同期成人胫腓骨骨折的比例、≥51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AO分型41-B型骨折构成比及Schatzker分型Ⅲ型、Ⅳ型骨折构成比均增高.
- 田野王娟陈伟张飞刘勃刘松杨光陈霄杨宗酉张迪孙家元刘磊殷兵张如云张英泽
- 关键词:胫骨骨折流行病学成年人
- 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调查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Barton骨折进行回顾分析.将2003-2007年资料定为A组,2008-2012年资料定为B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 结果 共诊治Barton骨折160例,占尺桡骨远端骨折的1.392%(160/11 496),全身骨折的0.127%(160/126 479).男76例(47.5%),女84例(52.5%),5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21.9%,35/160).掌侧Barton骨折(58.8%,94/160)多于背侧(41.2%,66/160).A、B两组分别为67例和93例,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1.13%(67/5 905)和1.66%(93/5 591),全身骨折的0.103%(67/65 267)和0.152%(93/61 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男35例(52%),女32例(48%);B组男41例(44%),女52例(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掌侧Barton骨折分别为37例和57例,背侧Barton骨折为30例和3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arton骨折女性多于男性,掌侧Barton骨折多于背侧,患者性别及骨折类型分布无明显变化.
- 殷兵杨宗酉陈伟赵海涛李彦森刘松孙家元张如云王海立刘磊孙涛荆、然程家祥朱燕宾刘勃陈霄田野张飞吕红芝张英泽
- 关键词:桡骨骨折腕损伤流行病学
- 2454例老年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0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疆老年骨折患者损伤特点。方法利用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 PACS)和病案查询系统,整理并分析新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2454例老年骨折患者影像及病历等资料,统计其性别、骨折侧别、年龄、骨折部位和AO分型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老年骨折患者2454例,女多于男(男女比例1:1.36),61-70岁患者最多,男性中位年龄高于女性。骨折数最多的骨折部位依次为脊柱(49.07%)、尺桡骨远端(11.02%)及股骨近端(6.97%)。腰胸椎骨折以Denis玉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为主(54.17%),尺桡骨远端骨折以C型关节内骨折为主(60.42%),股骨近端骨折以A型经转子骨折为主(57.54%)。致伤原因以跌倒为主(61.21%)。结论本次调查揭示了新疆2454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损伤特点及致伤原因,预防应主要针对低能量损伤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 张如云张奇杨宗酉陈伟刘松巴托李富青王国选许永能张建路张英泽
-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老年骨折AO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