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利

作品数:35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呼吸道
  • 4篇通气
  • 4篇哮喘
  • 4篇耐药
  • 4篇疾病
  • 3篇心病
  • 3篇支气管
  • 3篇衰竭
  • 3篇气管
  • 3篇综合征
  • 3篇耐药性
  • 3篇老年
  • 3篇呼吸机
  • 3篇肺癌
  • 3篇肺心病
  • 2篇蛋白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症
  • 2篇药物

机构

  • 32篇大庆油田总医...
  • 6篇大庆龙南医院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大庆市第一医...

作者

  • 32篇杨利
  • 19篇顾国忠
  • 11篇孙启玉
  • 10篇白艳玲
  • 7篇刘长波
  • 7篇马权
  • 6篇郑东庆
  • 5篇李娜嘉
  • 4篇田旭玉
  • 3篇王春媛
  • 3篇英丹
  • 3篇张春兰
  • 3篇侯衍修
  • 3篇任彬
  • 3篇刘海燕
  • 3篇刘金丽
  • 2篇才立萍
  • 2篇王立军
  • 2篇侯鑫磊
  • 2篇王满庆

传媒

  • 18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联合镇静镇痛36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丙泊酚在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影响。方法:共选择36例机械通气接受咪达唑仑、内泊酚镇静的患者,观察镇静效果,参数变化。结果:镇静评分水平维持在2~4h,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机做通气联合镇静镇痛可提高患者对机械通气的耐受,有效解决机械通气人机对抗问题。
白艳玲张春兰刘长波李娜嘉杨利李丽赵丽
关键词:咪达唑仑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64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盐酸氨溴索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8.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3例胃部不适,针对性治疗后均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接受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利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疗效
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10-11~2011-10门诊及住院患者呼吸道标本培养的2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析。结果 MRSA分离率为57.79%(152/263),药敏显示MRSA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保持一定敏感性,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在80%以上。结论呼吸道MRSA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应首选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顾国忠白艳玲杨利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呼吸道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血pH、PaCO2、S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有效缓解症状,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利刘金丽王春媛侯衍修顾国忠孙启玉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心功能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38 MAPK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急性外周炎症反应和血单核细胞p38MAPK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和ELISA方法检测PBMCs核蛋白p38MAPK的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的蛋白质浓度。结果:哮喘组PBMCs核蛋白p38MAPK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1、IL-6的蛋白质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DEX处理组核蛋白p38MAPK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1、IL-6的蛋白质浓度较哮喘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核蛋白p38MAPK表达与培养上清液中IL-1、IL-6蛋白质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72、0.56,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外周血单核细胞p38MAPK过度表达,从而抑制依赖于p38MAPK信号转到通路的急性气道炎症反应。
马权李丽郑东庆杨利侯鑫磊王晶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P38蛋白激酶地塞米松
2型糖尿病36例患者的肺功能异常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3~1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36例非吸烟糖尿病患者,测定各项肺功能指标,其中慢性并发症组19人,无慢性并发症组17人。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肺功能值均低于相应的预计值;各项肺功能下降与病程呈负相关;有慢性并发症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并发症组;且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肺功能异常,肺功能的主要影响指标是糖尿痛的病程。
杨利田旭玉李丽马权李娜嘉白艳玲刘长波郑东庆顾国忠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肺功能异常
2011-2013年患者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患者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比较2011-2013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1 62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手工测定法。结果2011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4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78.48%,其次为美罗培南,敏感率为77.61%;2012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仍最高,敏感率为92.03%,其次为妥布霉素,敏感率为91.58%;2013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6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仍最高,敏感率为86.42%,其次为环丙沙星,敏感率为76.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传统敏感药物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保持约60.00%的敏感性,而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仍保持较高敏感性,可供临床选择。
顾国忠杨利白艳玲马权董晓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呼吸道
肺心病并发低氯血症的临床研究
2006年
杨利任彬李丽孙启玉顾国忠
关键词:低氯血症组别低血钾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呼衰
呼吸衰竭患者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这两种不同气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于我院呼吸科治疗的患者18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及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患者,经治疗进入低辅助通气后比较在PSV、PAV两种通气模式下心肺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PAV模式较PSV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CO和CI的改善均优于PSV,明显增加心输量,气道峰压(Ppeak)及内源性PEEP(PEEPPi)明显下降(P<0.05)。结论PAV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最小,较适合用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杨利李丽白艳玲李娜嘉马权刘长波郑东庆顾国忠
关键词:呼吸衰竭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血液动力学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本院收住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规范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显效率.随访观察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为主要终点,以心绞痛复发、再入院、和再次血运重见术为次要终点.结果 25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3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和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结论 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可作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
潘震华杨利王柏颖王满庆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