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束春娥

作品数:44 被引量:419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棉花
  • 20篇棉铃
  • 20篇棉铃虫
  • 16篇抗虫
  • 15篇基因
  • 13篇转基因
  • 11篇抗虫棉
  • 10篇基因抗虫棉
  • 9篇转基因抗虫
  • 9篇转基因抗虫棉
  • 6篇棉田
  • 6篇抗虫性
  • 6篇抗性
  • 6篇红铃虫
  • 5篇棉红铃虫
  • 5篇抗棉铃虫
  • 4篇种群
  • 4篇抗性鉴定
  • 4篇害虫
  • 3篇天敌

机构

  • 42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江苏沿海地区...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林厅
  • 2篇江苏省农业技...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2篇束春娥
  • 30篇柏立新
  • 14篇孙洪武
  • 12篇孙以文
  • 8篇倪万潮
  • 8篇曹赤阳
  • 7篇曹雁平
  • 7篇黄骏麒
  • 7篇张永孝
  • 6篇张龙娃
  • 6篇张震林
  • 4篇沈新莲
  • 4篇吴敬音
  • 4篇徐英俊
  • 3篇肖留斌
  • 3篇陈松
  • 3篇郭三堆
  • 3篇张保龙
  • 3篇徐文华
  • 2篇唐爱民

传媒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中国棉花
  • 4篇棉花学报
  • 3篇华东昆虫学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8
  • 5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铃虫寄主植物种类及其适合性程度被引量:37
1997年
通过江苏淮南、淮北棉区棉铃虫寄主植物种类凋查,已查明60种栽培植物、34种野生植物为棉铃虫寄主,它们分属24个科,其中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葫芦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百合科、旋花科、藜科种类居多。运用选择系数法和适合性指数法定量测定了30种常见寄主植物对棉铃虫的适合性程度,建立了选择强度与适合性程度估测模型,据此将棉铃虫众多寄主划分为适宜寄主、较适宜寄主与次要寄主三大类。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结合寄主植物种植面积情况,明确了各代次棉铃虫主要栽培寄主种类,以优化棉铃虫测报与防治技术。
柏立新孙洪武孙以文束春娥
关键词:棉铃虫寄主植物种类
棉铃虫卵与幼虫在棉株上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在不同耕作类型与不同卵量密度棉田,调查棉铃虫卵与幼虫在棉株上的分布情况,明确了在嫩头、叶片、苞叶等不同器官部位的消长动态及垂直分布规律,并据此对棉田棉铃虫卵与幼虫种群抽样调查方法及施药技术进行了讨论。
柏立新孙以文孙洪武束春娥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落卵量幼虫
棉花生理时间估测及其与害虫防治决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对育苗移栽棉苗期的生理时间研究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棉由于播种提前和苗床覆膜合计增温约11.5个PD。苗床日增温效应受苗床人为管理与天气情况的双重影响,平均苗床期较气温日增温8.59℃,较床外土表日增温4.8℃,其增温主要是通过提高苗床日最高温度。根据苗床内外温度的相关性与函数关系,建立了利用日气温、日有效积温估计苗床温度与生理时间的公共回归方程。并探讨了棉花生理时间与害虫防治决策的关系。
柏立新孙洪武束春娥曹赤阳朱铖培金中时
关键词:棉花虫害
Bt转基因棉花抗棉铃虫毒性机理研究被引量:33
1996年
应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Bt转基因棉花(编号8840),经盆栽、田间反复鉴定对棉铃虫1龄幼虫抗虫效果平均为93.1%,叶、蕾、铃饲喂3龄幼虫抗虫效果分别为90%、85%、55%测定毒性机理。棉铃虫3龄幼虫取食抗虫棉2d后,其食量、排泄量分别比该材料未导入Bt转基因对照植株减少57.10%,57.19%;幼虫长度、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1.69%、81.51%。4d后食量、排泄量减少72.02%、77.33%,体长和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减少93.02%、107.79%。测定中肠、血清pH值分别为8.19和6.4,与对照8.36、6.5差异不大。中肠超微结构观察,取食抗虫棉中毒死亡的棉铃虫幼虫中肠横纹肌呈收缩状;表明中肠处于中毒痉挛状态,吸收营养物质的柱状细胞微绒毛萎缩并局部被破坏,肠壁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减少。营养物质自耗成空胞。而取食对照植株幼虫中肠超微结构则相反,肌肉舒畅。微绒毛多而正常,细胞器丰富,幼虫生长发育正常。
束春娥刘贤金柏立新孙以文孙洪武黄骏麒倪万潮张震林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毒性机理抗虫性
土壤淹水对Bt棉抗棉铃虫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3
1997年
在盆栽淹灌(水层为3~4cm)12天或在大田连续阴雨21天的涝渍条件下,Bt棉抗棉铃虫能力显著下降。食其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供水的Bt棉(对照)(P<0.01)。当逆境解除后,棉株恢复生长,Bt棉的抗棉铃虫能力又恢复到涝渍前的水平。在涝渍逆境下,Bt抗虫棉叶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急剧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
吴敬音何小兰束春娥陈松傅春霞黄骏麒
关键词:BT棉超氧物歧化酶棉花
子房注射法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 p BI1 2 1 .1上的 B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 3 2 1、中植3 72、82 2和辽棉 90 0 1中 ,获得 8株转基因植株。经温室抗虫性鉴定 ,8株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同时对这 8棵棉株叶片进行的 PCR检测结果证明
张震林倪万潮郭三堆束春娥崔洪志张保龙徐英俊
关键词:棉花BT杀虫基因棉铃虫抗虫
常规棉花种质抗红铃虫性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05年
对常规棉花种质进行田间罩笼接棉红铃虫蛾,以棉花花铃期成虫产卵后孵化的幼虫危害棉花青铃来进行抗虫性鉴定和抗性评价,并通过调整害虫压力值使鉴定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孙以文孙洪武柏立新曹赤阳束春娥
关键词:棉花种质资源棉红铃虫抗虫性
棉花新品种(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量化评估被引量:14
2004年
通过室内苗期棉叶接幼虫与田间蕾铃期罩笼接蛾试验 ,对江苏省区试棉花新品种 (系 )进行抗棉铃虫鉴定。根据对棉铃虫幼虫存活、幼虫发育进度、叶片与蕾铃受害程度影响的测定结果 ,应用综合抗性值方法进行抗性综合量化评估。结果表明 ,南抗 7号对棉铃虫具高抗程度的综合抗性水平 ,TK9988、30、泗抗 1号、1 0 9B对棉铃虫接近高抗 ,GK31、盐抗1号、盐抗 1 1 0 7为中抗 ,KC2 36、新 71 8为低抗 ,而泗棉 3号则对棉铃虫无抗性 ,为利用抗虫棉花新品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肖留斌宋锦花蒋小平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抗虫性
棉铃虫多代连续取食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演变被引量:22
2001年
1997~ 1 999年 ,用含 45 % Bt+ CPT1双抗基因棉半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 5 .5天 ,连续 1 6代汰选。结果 :幼虫校正死亡率由 79.1 8%下降到 49.36 % ;其体长达取食 45 %泗棉 3号半人工饲料幼虫平均体长 ,由第一代的 0上升到第 1 6代的 2 3.32 % ;幼虫体长、体重增长速率由第一代负增长分别上升为 5 5 .2 9%和 36 6 .6 7%。表明棉铃虫幼虫经取食转基因抗虫棉连续1 6代 ,其中肠对抗虫棉已产生一定的亲和性及适宜性 。
束春娥柏立新孙宏武孙以文
关键词:棉铃虫半人工饲料抗虫棉
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2001年
2000年7月7日、8月7日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两次模拟棉铃虫特大发生年份虫口密度进行棉田大罩笼接虫,考察其抗虫效果和受害后的结铃结构。考察结果表明,南抗3号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抗性,受害后仍表现较强的结铃性。两次考察,南抗3号棉铃虫活虫数比对照苏棉12号分别平均减少86.2%和93.8%;蕾害率减少85.7%和82.4%;小铃被害减少92.8%、91. 7%。 8月 17日大铃被害减少 92. 9%。南抗 3号总结铃数比苏棉 12号增加 31. 16%,且结铃早、吐絮快,到10月11日平均吐絮率达79.29%,比对照47.24%高32.05个百分点。
束春娥柏立新唐灿明张天真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棉铃虫抗虫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