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赫咺

作品数:81 被引量:38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21世纪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化学工程
  • 30篇理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0篇分子
  • 40篇分子筛
  • 37篇催化
  • 31篇催化剂
  • 12篇HZSM-5
  • 11篇酸性
  • 9篇沸石
  • 8篇酯化
  • 8篇烷基化
  • 7篇Β沸石
  • 7篇HZSM-5...
  • 6篇酯化反应
  • 6篇沸石催化
  • 6篇沸石催化剂
  • 6篇NMR
  • 6篇HZSM-5...
  • 5篇新型催化剂
  • 5篇乙苯
  • 5篇乙醇
  • 5篇乙酸

机构

  • 80篇南开大学
  • 4篇抚顺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学院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建材学院

作者

  • 81篇李赫咺
  • 27篇王敬中
  • 18篇项寿鹤
  • 17篇潘履让
  • 14篇张怀彬
  • 10篇陶克毅
  • 9篇袁忠勇
  • 7篇臧雅茹
  • 7篇丁大同
  • 7篇董为毅
  • 6篇周达明
  • 6篇陈铁红
  • 5篇郭振亚
  • 5篇高峰
  • 4篇贾同文
  • 4篇王凯旋
  • 4篇张宝珍
  • 4篇高铁男
  • 3篇唐靖
  • 3篇吴德明

传媒

  • 17篇石油学报(石...
  • 1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0篇精细石油化工
  • 8篇燃料化学学报
  • 7篇石油化工
  • 3篇Chines...
  • 3篇南开大学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第六届全国波...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山东建材学院...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8篇1994
  • 8篇1993
  • 14篇1992
  • 5篇1991
  • 14篇1990
  • 5篇1989
  • 2篇1988
  • 2篇1987
  • 2篇1986
  • 2篇1985
  • 1篇198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ZSM-5沸石内外表面酸、孔大小和择形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1993年
用吡啶、2,4-二甲基喹啉及NH_3吸附的TPD法测定了HZSM-5沸石的内、外表面酸量和酸分布,用环己烷吸附速度和吸附量表征孔大小,以乙苯歧化和对二乙苯异构化作研究择形催化反应.结果表明,HZSM-5外表面酸约占总酸量的20%,内、外表面酸均为非均匀分布.强酸位是对二乙苯和乙苯裂化的活性中心,而对歧化和异构化反应生成对位异构体的选择性影响不大.间二乙苯主要在内表面酸中心上生成,而对二乙苯在外表面酸位上异构化不是主要途径.对位选择性的提高与环己烷吸附速度减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与酸量变化关系不大.虽然中强和弱酸位对对位选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对位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沸石的孔径大小.
潘履让李赫咺
关键词:HZSM-5沸石催化剂
不同硅铝比β沸石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9
1993年
考察了硅铝比(SiO_2/Al_2O_3)分别为40、120、165、203、248和450的β沸石的酸性、吸附性能以及对正己烷裂解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β沸石硅铝比的提高,表面B 酸中心强度逐渐减弱,而L 酸中心强度变化很小;不同硅铝比β沸石对正己烷、环己烷和水具有较大且相近的吸附容量;对正己烷裂解而言,不同硅铝比Hβ沸石及参比沸石的活性强弱顺序为:HZSM-5(SiO_2/Al_2O_3=25)>HM>Hβ(40)>HY>Hβ(120)>Hβ(165)>Hβ(203)>Hβ(248)>REY>Hβ(450)。
王克冰项寿鹤王敬中李赫咺
关键词:Β沸石物理化学性能硅铝比
复合γ-Al_2O_3膜的研制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报道了用sol—gel法在多孔α-Al_2O_3陶瓷底膜表面制备复合γ—Al_2O_3超滤膜的研究工作。实验采用了孔径与溶胶离子大小相适应的多孔底膜,以吸镀法镀膜并进行增湿慢速控制干燥,以避免膜表面产生针孔和裂缝。文章指出干燥过程是保证膜完整的关键步骤。H_2、N_2渗透力与理想分离系数的测试结果说明分离主要以诺森扩散机制进行。分离系数达到了Alcoa公司产品水平,但支撑底膜传质阻力过大,结构应加以改进。
纪君美项寿鹤李赫咺
关键词:溶胶凝胶超滤膜氧化铝
不同硅铝比的HZSM-5沸石上乙苯-乙醇烷基化合成对二乙苯被引量:8
1991年
研究了硅铝比为27、33、45和55的HZSM-5沸石对乙苯-乙醇烷基化合成对二乙苯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用TPD方法测定了反应前后样品的氨吸附量。结果表明,较高硅铝比的沸石活性低而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高的空速及乙苯/乙醇摩尔比情况下,对二乙苯选择性较好。
潘履让李中钦李赫咺
关键词:乙苯二乙苯乙醇
ZSM-23沸石的二甲苯异构化特性
1994年
ZSM-23是一种中孔高硅沸石,由十元环构成的一维主孔遭的孔径略小于ZSM-5,酸强度略高于ZSM-5,具有优良的择形催化性能。比较了不同沸石的二甲苯异构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异构化的选择性顺序是HZSM-23>HZSM-5>HM,对对二甲苯的选择性顺序是HZSM-23≌HZSM-5>HM,在异构化反应过程中二甲苯损失的顺序是HZSM-23
项寿鹤张奕刘上垣云希勤李赫咺
关键词:催化剂沸石甲苯异构化
气固相法合成β沸石分子筛被引量:10
1999年
采用气固相合成方法合成出纯β沸石分子筛, 用XRD, SEM, TG-DTA, IR, NMR 等手段作了表征, 并考察了它的形成机理, 发现气固相法合成β沸石分子筛时遵循液相转化机理。
陈铁红袁忠勇王敬中李赫咺孙平川
关键词:沸石分子筛气固相
碱土金属氧化物改性的HZSM-5表面酸性和苯、乙醇烷基化反应活性、选择性研究被引量:10
1990年
用TPD、IR技术研究了MgO、CaO和BaO改性的HZSM-5表面酸性,并以苯、乙醇烷基化合成乙苯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物含量的增加,氨的TPD量下降,IR谱图上1550cm^(-1)(B酸)吸收峰减小,活性及选择性均下降(MgO含量为3%时选择性最高)。
潘履让李赫咺
关键词:乙苯烷基化HZSM-5催化剂
沸石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Ⅳ)被引量:4
1997年
论述了沸石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其中包括 2烷基呋喃与醛或酮的缩合 ,苯乙酮与苯衍生物的缩合 ,丙酮的缩合与加氢缩合 ,甲苯的对位选择性氯化 。
张怀彬张悝袁忠勇李赫咺
关键词:沸石催化剂烷基化酰基化苯酚精细化工
中孔分子筛MCM-41形成机理的考察被引量:8
1997年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materials MCM-41 in differ-ent synthetic systerns has been studied systendcally In the Na2O-(CTMA)2O-SiO2-H2O system,it is found that liquid-crystal templating mechanism should be that silica first forms silicated mi-celle with surfactant cation, then silica/CTMA+ micelle polylnerizes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thehexagonal mesopha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e TMAOH-SiO2-CTMABr-H2O system sup-ports the mechanism proposed for a surfactant-silica system from the lamellar to the hexagonalmesophase. Theref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mechanisrns of MCM-41 molecular sieves arenot the same under different synthetic conditions and in different synthetic systems.
袁忠勇陈铁红王敬中李赫咺
关键词:分子筛MCM-41中孔分子筛
苯、氯苯的气相硝化被引量:9
1994年
本文研究了在HZSM-5分子筛、改性HZSM-5分子筛及硅溶胶催化剂上苯、氯苯的气相硝化反应;讨论了在HZSM-5分子筛上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空速、水蒸汽含量、佛石硅铝比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以比了不同焙烧温度下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高铁男贾同文丁连会王敬中项寿鹤李赫咺
关键词:硝化反应分子筛催化活性氯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