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虹伟

作品数:410 被引量:1,580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1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6篇动脉
  • 120篇冠状
  • 118篇冠状动脉
  • 110篇心肌
  • 86篇梗死
  • 83篇心肌梗死
  • 74篇血管
  • 58篇介入
  • 48篇综合征
  • 47篇急性心肌梗死
  • 44篇预后
  • 44篇介入治疗
  • 43篇心病
  • 43篇冠心病
  • 43篇冠状动脉介入
  • 40篇冠脉
  • 36篇动脉介入治疗
  • 36篇经皮冠状动脉...
  • 36篇冠状动脉介入...
  • 33篇糖尿

机构

  • 39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石景山医...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2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403篇李虹伟
  • 147篇陈晖
  • 63篇王雷
  • 54篇贾三庆
  • 48篇顾复生
  • 46篇李卫萍
  • 45篇赵慧强
  • 42篇姚道阔
  • 42篇沈潞华
  • 40篇严松彪
  • 36篇李东宝
  • 31篇赵树梅
  • 30篇王永亮
  • 28篇周力
  • 27篇高翔宇
  • 26篇王宇朋
  • 26篇王萍
  • 26篇高红丽
  • 24篇丁晓松
  • 20篇梁思文

传媒

  • 44篇临床和实验医...
  • 26篇中国心血管杂...
  • 20篇中华心血管病...
  • 18篇中国全科医学
  • 17篇中国介入心脏...
  • 17篇中华老年多器...
  • 15篇心脏杂志
  • 13篇北京医学
  • 1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0篇医学研究杂志
  • 9篇临床心血管病...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中国循环杂志
  • 7篇中国循证心血...
  • 6篇医学临床研究
  • 5篇中国医药导刊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7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7篇2020
  • 14篇2019
  • 22篇2018
  • 19篇2017
  • 16篇2016
  • 18篇2015
  • 22篇2014
  • 36篇2013
  • 28篇2012
  • 39篇2011
  • 21篇2010
  • 24篇2009
  • 28篇2008
  • 28篇2007
  • 20篇2006
  • 10篇2005
  • 9篇2004
4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及长期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入院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和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及长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8年7月——20lO年12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心血管病监护病房(CCU)的ACS患者1534例。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332例,根据入院血糖不同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长期的全因死亡率。结果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入院血糖〈7.8mmol/L组(A组)649例,7.8-11.1mmol/L组(B组)203例,≥11.1mmol/L组(C组)88例;在糖尿病患者中,A组124例,B组142例,C组126例。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高入院血糖(B组HR1.48,P=0.05;C组HR2.78,P〈0.001)是长期全因死亡率独立预测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中,入院血糖≥11.1mmol/L是长期全因死亡率独立预测因子(HR2.68,P〈0.001)。结论与糖尿病患者相比,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人院血糖水平升高也很常见,是住院及长期预后不良独立预测因素。
宋荟芬李虹伟赵树梅王苏李晓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入院血糖
药物涂层支架内血栓形成特点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汪实的药物涂层支架(DES)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我中心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情况、造影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抗血小板治疗等资料,分析支架内血栓彤成特点和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2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形成患者,发生率为1.03%(20/19/16),均表现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所有患者均为DES(其中18例(90.0%)为西罗莫司及其衍生物涂层支架(SES),2例(10.0%)为紫杉醇涂层支架(PES)]。10例(50.0%)为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l例(5.0%)为晚期支架血栓形成,9例(45.0%)为极晚期ST;3例(15.0%)再次发生支架血栓形成,1例(5.0%)2支血管同时发生支架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1年,9例(45.0%)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均在停用氯吡格雷后发生。12例(60.0%)患者为长支架(支架长度≥30mm)置入,其中8例(40.0%)患者为串联支架置人;10例(50.0%)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患者再次PCI时均接受球囊扩张,1例(5.0%)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患者也接受球囊扩张,9例(45.0%)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患者再次PCI时,5例(25.0%)患者只接受球囊扩张;随访结果显示,2例(10.0%)患者院内死亡,1例(5.0%)患者因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而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支架内血栓形成少见,支架内血栓形成常导致STEMI;支架血栓形成与长支架置入和急诊PCI治疗有关;多数支架内血栓形成可通过球囊扩张治疗;某些患者存存多支血管同时、多次发生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
张宇晨赵林王雷陈晖王永亮周力李虹伟
关键词:血栓形成
医患共同决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现代社会及经济水平发展,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传统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日常需求。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模式代表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水平,医患共同决策作为新型医疗文化模式,近几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阐述医患共同决策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及国内外现状等,为医患共同决策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以期促进我国医患共同决策的发展,对缓解医患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王丽娜姜春燕李虹伟
关键词:医患关系
维生素C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周力陈晖张侃李虹伟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动脉造影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造影表现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了解各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研究冠状动脉病变在患者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不稳定心绞痛(unsta- ble angina,UA)及非...
王永亮贾三庆李虹伟王雷陈晖
文献传递
他汀类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有效延缓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已被确立为调脂治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用药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某些他汀类药物对糖代谢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有人开始质疑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地位。现对有关他汀类药物影响糖代谢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李晓辉李虹伟赵树梅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糖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调脂治疗选用药
Rho激酶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9
2011年
1996年,人们发现Rho激酶(Rho associated kinase,ROCK)是Rho的下游效应器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外膜细胞、心肌细胞的形态、收缩、迁移、增殖、凋亡、基因转录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它的异常活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关于ROCK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方面,
武星李虹伟李卫萍
关键词:RHO激酶心血管疾病血管平滑肌细胞病理生理改变心血管系统基因转录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糖尿病介导心血管损害的重要影响因素,众多研究证实AGEs及其受体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AGEs引起的斑块形成、斑块破裂及血小板聚集,是糖尿病继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AGEs及其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高斯德李虹伟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物学标记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冠心病和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单核细胞侵入到动脉壁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这样的单核细胞能够双向调节免疫平衡和促炎与抗炎反应。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白细胞募集受功能特异的炎症趋化因子调控。
高翔宇李虹伟王萍陈晖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冠心病糖尿病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
心包积液122例的病因诊断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心包积液的病因,比较临床常用检查对心包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例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验资料。结果心包积液的病因包括慢性心肾功能不全(25例)、甲状腺功能减低(6例)、肿瘤(20例)、结核性(59例)及特发性(12例)。心包积液中腺甘脱氨酶(ADA)的活性在结核组较肿瘤组及特发组显著增高,但血清中ADA活性三组未见显著性差异;抗结核抗体在结核组阳性率较肿瘤组及特发组明显增高;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阳性率在肿瘤组明显高于结核组及特发组;癌抗原125(CA125)阳性率在所有患者中均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是心包积液最常见病因,CEA、CA199、ADA、抗结核抗体(TBanti-body)等检测指标可对临床诊断有较大帮助。
沈爱东彭晖马文英梁金锐李虹伟
关键词:CA199CA125ADA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