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俞平伯
  • 2篇新媒体
  • 2篇媒体
  • 1篇电影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新诗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史
  • 1篇信仰
  • 1篇学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顾问
  • 1篇艺术人生
  • 1篇中国诗歌
  • 1篇中国新文学
  • 1篇中国新文学史
  • 1篇诗歌
  • 1篇诗画
  • 1篇诗画一体
  • 1篇诗学

机构

  • 11篇衡水学院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李艳敏
  • 1篇刘丹
  • 1篇荆婵

传媒

  • 3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大舞台
  • 1篇中国京剧
  • 1篇大众文摘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潍坊工程职业...
  • 1篇中国语言文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津冀大运河沿线戏曲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以近年来京津冀新编戏曲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京津冀大运河沿线戏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着深厚的燕赵文化底蕴。近年来京剧、河北梆子和评剧作为大运河沿线的三大剧种在选材、立意和形式上都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在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京津冀大运河沿线戏曲类非遗不但要在内容上创新,也要在传承既有形式的前提下在人才培养方面遵循“联合共建、订单培养”的原则做出必要的变革。这种积极的尝试和主动的变革是戏曲类非遗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的必经之路。
李艳敏
概说京派禅境诗歌及其成因被引量:1
2008年
多数京派诗人有着各不相同的佛因禅缘,他们的人生经历及近禅思想反映在诗歌创作上,便形成了京派禅境诗歌。因此京派禅境诗歌的出现绝非偶然,其存在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事实。晚唐诗歌的余韵,近代佛学的复兴,以及现代世事的无常是京派禅境诗歌形成的主要原因。
李艳敏
新媒体环境下衡水地区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
2022年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迅捷而直接。新媒体相较于传统纸媒更快捷方便,宗教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宗教信仰的宣传、教育与引导作用依然重要。衡水地区五大宗教齐全,宗教活动场所众多,信教群众层次不一。其宗教信仰的趋向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两面性。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宗教问题的指示是衡水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中心纲领。党的宗教政策需要在广大信教群众中做更为全面和深入的阐释,本地群众的宗教信仰也应得到合理的教育引导。在此状况下,建立相应的人才队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势在必行。
李艳敏荆婵
关键词:新媒体宗教信仰教育引导
中国现代禅诗二十年(1996-2016)
2021年
现代禅诗是以现代汉语写作的自由体禅诗,承续了诗禅相融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其自觉写作已有二十余年,作者主要分布在河北石家庄、四川成都、福建三明和北京、上海等地。陈仲义1996年提出的禅思诗学如今正在现代汉诗创作领域发挥其积极作用。由李天靖、南北和少木森编选的现代禅诗选本和以个人名义出版的现代禅诗集集中体现了其创作实力,致力于现代禅诗探索的现代禅诗派也在民间发展壮大。南北、雷默、古石、也牛、昌政、杨键、霍俊明、碧青、从容、白兰等人的大量诗作构成了当下中国的现代禅诗景观。现代禅诗总体上为现代汉诗的禅意书写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
李艳敏
关键词:禅诗现代禅诗中国诗歌
新媒体矩阵助力“新衡水”城市品牌打造的实施策略和路径研究
2023年
衡水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于五届五次全会中提出要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争先进位、勇闯新路,在未来5年,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推动“新衡水”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媒体在城市品牌的打造与传播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但也出现了散点传播、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矩阵的建设出发,结合“新衡水”理念,完成乡村振兴、宜业宜游、管理善治方面的城市品牌打造,有效实现新媒体矩阵与衡水城市品牌建设的精准奔赴。
荆婵刘丹李艳敏王越
关键词:城市品牌
《你好,之华》的纯情消费与社会效应
2019年
新世纪以来,文学和影视热衷于表现人们对纯情真爱的渴望。根据名作改编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七月与安生》,以及《你好,之华》均以书信体表达了社会群体的纯情诉求。《你好,之华》以贴近生活的特点彰显了纯情的美好。这类电影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当今社会群体的纯情消费趋势,折射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怀旧忆往中寻找纯情慰藉的社会心理。和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一样,《你好,之华》体现了当今电影消费主体对纯情消费的追求。
李艳敏
关于“五四”落潮后新文学家的创作偏离问题——从俞平伯与新诗的关系说起
2023年
俞平伯是“五四”新诗人创作转向中典型的个案。新文学先驱者在五四运动落潮后集体疏远了新文学写作现场,复归其习惯的旧体创作,或转而从事传统古典文学研究。这种文学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值得深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系到中国新文学史对他们的身份定位问题,还牵涉以此类新文学家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他们复杂多变的文化取向问题。从文体的新旧来看,中国新文学史中的旧体写作理应另成独立的一脉,而非笼统归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范畴中。
李艳敏
关键词:新文学俞平伯中国新文学史
保存和传承:俞平伯对昆曲的贡献被引量:1
2019年
俞平伯的一生与昆曲关系密切,他为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很多事情。上世纪30年代他在清华园成立谷音社,聚集起来当时北京高校的多数江南知识分子。1956年又在北京组织成立昆曲研习社,组织业余票友改编排演《牡丹亭》。此外,他还写了一系列讨论昆曲音乐和有关昆剧演出的批评类文章,对昆曲在北京高校的传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李艳敏
关键词:俞平伯传承
一枝独秀展风华——京剧名家展秀华的艺术人生
2022年
河北省衡水市老年京剧社艺术顾问展秀华老师,1941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生于山东济南,小名"小巧儿"。其祖父曾为京官,后辞官经商,又迷上了京剧,开始票戏唱老旦,与"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尚小云均有来往。其父展鸿生是一位琴师,曾组建过自家的戏班。
李艳敏
关键词:四大名旦艺术人生艺术顾问
三个谜语三重活法——俞平伯《重过西园码头》再解读
2019年
《重过西园码头》集中代表了俞平伯组织小说的艺术才能。他在小说写作中层层设谜,使得该文本文体难辨,作者不明。同时他又借鉴了《狂人日记》和《红楼梦》的叙事技巧,采用双重第一人称自述体和文内注释的方式概括了具有三种不同意蕴和内涵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抛弃了佛家顺世论的消极厌世态度,确立了一种面对生活与生死的现实而洒脱的活法。
李艳敏
关键词:俞平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