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笃民

作品数:43 被引量:335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动脉
  • 11篇造影
  • 10篇血管
  • 8篇血管造影
  • 8篇造影术
  • 7篇血管造影术
  • 7篇X线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7篇成像
  • 6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磁共振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血管成像
  • 4篇肿瘤
  • 4篇静脉
  • 4篇16层螺旋

机构

  • 41篇山东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济南市第五人...
  • 2篇泰达国际心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博兴县人民医...

作者

  • 41篇李笃民
  • 19篇王青
  • 18篇马祥兴
  • 15篇崔凤玉
  • 12篇李传福
  • 11篇于德新
  • 8篇王茜
  • 8篇张晓明
  • 5篇姜保东
  • 3篇于富华
  • 3篇刘亚群
  • 2篇蒋涛
  • 2篇马晓峰
  • 2篇王红
  • 2篇张放
  • 2篇李琳
  • 2篇丁元萍
  • 2篇齐滋华
  • 2篇张寒冰
  • 2篇孙晓卫

传媒

  • 13篇山东大学学报...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静脉造影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双源CT静脉造影(CTV)显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与上矢状窦关系、显示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静脉情况,从而为神经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3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行脑CTV检查,在工作站重建三维图像,术前判断肿瘤与静脉窦关系、显示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静脉并与术中情况对照。结果根据CTV显示的窦腔狭窄程度,将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分为三型:Ⅰ型,瘤体与一侧静脉窦壁外层附着,静脉窦壁正常或轻度受压,窦腔通畅;Ⅱ型,肿瘤沿静脉窦壁生长,窦壁不规则增厚,窦腔变窄但尚通畅;Ⅲ型,瘤体长入静脉窦内或跨越生长,静脉窦腔内形成充盈缺损,窦腔闭塞,同时有静脉侧支循环建立。本组Ⅰ型8例,Ⅱ型15例,Ⅲ型9例。术中观察到代偿扩张的浅静脉以及肿瘤与中央沟静脉、上矢状窦的关系均与CTV结果相符。本组无术后严重神经功能受损和死亡病例。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CTV检查可以明确肿瘤部位、矢状窦阻塞程度及引流静脉代偿情况,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在全切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姜保东闫华李笃民马祥兴王青张晓明王茜于富华
关键词:脑膜瘤上矢状窦CT静脉造影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DTI技术对无信号改变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42例无T2信号改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DTI成像,根据患者有无颈椎病体征将其分为阴性体征组(A组)和阳性体征组(B组)。分析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数各向异性值(FA)、平行于颈髓长轴、前后径和左右径本征值1λ、2λ、λ3值的变化。结果所有受检者DTI成像显示满意。对照组颈髓平均ADC值为(0.78±0.08)×10-3mm2/s,FA值为0.72±0.03,λ1、2λ、λ3值分别为(1.51±0.15)×10-3、(0.42±0.09)×10-3、(0.41±0.10)×10-3mm2/s。A组FA值大于B组(P<0.01),B组ADC、1λ、λ2、λ3值均大于A组(P<0.05);对照组与A组比较,ADC、FA、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λ2、λ3值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FA值大于B组(P<0.01),B组ADC、λ2、λ3值大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患者组间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C、FA、λ1、λ2、λ3值是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髓微结构改变的敏感指标。
孟祥水柴相君李笃民马祥兴李传福侯金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脊髓型颈椎病
宝石CT颅颈联合CTA扫描技术探讨
目的:动脉硬化常同时累及颈动脉颅外段和颅内段,但一般多层CT由于扫描速度的限制,需要分别进行颈动脉颅内段和颅外段成像,不仅检查时间长,而且需要多次注射对比剂.GE宝石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可以连续扫描头颈部血管,避免了分段...
李笃民
双源CT脑静脉造影扫描技术探讨
2012年
目的:选择脑双源CT静脉造影(CTV)的最佳扫描时相及重建层厚,以获得良好的脑静脉图像。方法:①11例志愿者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以探讨团注追踪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以理论阈值为中心,将45例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探讨团注追踪触发技术的应用阈值。②将扫描所获得原始数据以0.75mm和1.50mm层厚重建,比较2组层厚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触发阈值100HU组,靶血管全程显示良好;采用0.75mm层厚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质量优于1.50mm层厚(P<0.05)。结论:采用100HU阈值进行静脉触发扫描和0.75mm层厚重建血管可以获得良好的脑CTV图像。
姜保东闫华李笃民马祥兴王青张晓明王茜于富华
关键词:静脉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大动脉炎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血管成像在诊断大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大动脉炎的14例患者进行 MSCT 血管成像,扫描范围自颈2椎体水平至耻骨联合水平,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组、血管内镜及血管分析,充分显示受累血管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14例患者 CT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狭窄具有向心性的特点,部分伴狭窄后扩张。按管腔情况包括狭窄-阻塞型8例,混合型6例。重组图像结合轴面图像观察,可以清晰显示受累大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的狭窄程度或闭塞情况以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依据 Lupi-Herrea 分类法包括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6例,Ⅳ型1例,CT 结果均与其临床表现相符。结论 MSCT 血管成像同时显示大动脉炎的管腔情况和管壁改变,后者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马祥兴张伟马晓峰王青于德新李笃民崔凤玉李传福
关键词:TAKAYASU动脉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探讨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探讨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 :对 4 0例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利用原始数据分别在每个R波前 30 0ms、4 0 0ms、5 0 0ms、6 0 0ms处进行图像重建 ,得出不同重建时相的横断面图像 ,然后在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再现技术 (VRT)等方法的重建 ,评价不同重建时相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图像质量等级及显示的节段数。结果 :左冠状动脉主干在各个时相均显示良好 ,左前降支最佳重建时相为R波前 4 0 0ms及 5 0 0ms处 ,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波前 4 0 0ms处。结论 :选择最佳时相进行图像重建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 ,提高图像质量。
张放马祥兴王青李笃民崔凤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双源CT显示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与左心结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利用双源CT检测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及其导致的左心结构的改变。方法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的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63例及正常对照组78例。根据图像测量和计算左心房、左心室壁的厚度、相对厚度及相对容积,左心房、左心室腔的大小,主动脉根部和近段的管径及两者之间的比值(主动脉比)。当钙化位于瓣膜的边缘、中央或两处均存在时分别定为1、2、3型,同时计算瓣膜钙化的面积及积分值。分析主动脉瓣钙化及其分级对于各测量值的影响。结果63例主动脉瓣钙化者中,同时合并瓣膜肥厚者7例。1、2、3型钙化的病例数分别为30.16%(19/63)、39.68%(25/63)、30.16%(19/63);钙化位于右、左、后半月瓣或累计两个瓣膜以上分别为9.52%(6/63)、20.63%(13/63)、33.33%(21/63)、36.51%(23/63);在主动脉瓣钙化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左心房壁厚度及相对容积、主动脉近段直径及主动脉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钙化位于瓣膜边缘、中央或两处都存在时,室间隔厚度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F=3.193);主动脉根部及近段直径均与瓣膜钙化面积、钙化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主动脉瓣肥厚未引起左心结构的改变。结论双源CT可用于显示和评估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及其导致的左心结构变化。
于德新马祥兴王茜王青崔凤玉李笃民
关键词:主动脉瓣钙化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03年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是一种以肾集合管和肝内胆管扩张、畸形及肝脏和肾脏纤维化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门静脉高压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肾脏增大但保持肾的外形 ,超声显示肾实质呈弥漫性回声 ,静脉肾盂造影及增强CT显示肾脏呈纹状改变。肝脏影像学表现可正常或肝内胆管扩张 。
王青李笃民李传福
关键词:肾病影像学表现
CT静脉造影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CVST患者行脑CTV检查,在工作站处理获得二维和三维血管重建图像。结果窦腔内充盈缺损在CTV横断层图像上表现为"空三角征"。16例中11例为多发性CVST,其中8例以上矢状窦受累为主,3例以横窦受累为主;5例为单一静脉窦受累,其中2例为上矢状窦、2例为直窦、1例为下矢状窦。16例二维或三维重建图像均可见静脉窦不规则狭窄或闭塞,静脉属支不同程度扩张。11例出现脑水肿,6例出现脑梗死,4例发生脑出血。结论CTV对CVST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姜保东李笃民马祥兴王青张晓明冯晓源李克于富华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T静脉造影
图像质量对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诊断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对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基于CT-FFR CHINA临床试验, 多中心前瞻性纳入疑诊冠心病患者, 并行CCTA、CT-FFR检查和经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对C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 以导管FFR为参考标准, 使用χ^(2)检验和DeLong检验比较不同主观图像质量分组(无伪影组、有伪影组)、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400、401~500、>500 HU)、主动脉根部信噪比(SNR)(≤16.9、>16.9)、体质指数(BMI)(<25、≥25 kg/m2)和心率组(<75、≥75次/min)间CT-FFR诊断心肌缺血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FFR与CT-FFR≤0.8认为心肌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7例患者, 共366支血管。CCTA图像所有靶血管均成功进行CT-FFR分析, 无伪影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AUC分别为90.45%、86.75%、93.10%、90.00%、90.76%、0.928, 有伪影组为83.23%、87.21%、79.01%、81.52%、85.33%、0.869, 准确度和特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3、8.55, P值分别为0.040、0.003)。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主动脉根部SNR以及不同BMI及心率组间CT-FFR诊断心肌缺血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CTA图像伪影对CT-FFR诊断心肌缺血有影响, 客观评价指标血管强化程度、SNR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如BMI、心率对CT-FFR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影响。
孟庆超高扬赵娜宋雷胡红杰蒋涛陈文强张峰李琳徐立李笃民范丽娟慕朝伟崔锦刚安云强徐波吕滨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分数图像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