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平

作品数:137 被引量:961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2篇早产
  • 62篇早产儿
  • 62篇产儿
  • 39篇新生儿
  • 26篇网膜
  • 25篇视网膜
  • 25篇视网膜病
  • 24篇早产儿视网膜
  • 24篇早产儿视网膜...
  • 19篇视网膜病变
  • 19篇病变
  • 18篇血管
  • 18篇早产儿视网膜...
  • 15篇支气管
  • 15篇气管
  • 14篇支气管肺发育...
  • 14篇发育不良
  • 14篇肺发育
  • 14篇肺发育不良
  • 12篇婴儿

机构

  • 108篇北京军区总医...
  • 4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沙井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136篇李秋平
  • 105篇封志纯
  • 17篇黄俊谨
  • 16篇王自珍
  • 16篇陈颖
  • 15篇刘敬
  • 14篇许靖
  • 14篇陈佳
  • 13篇孔祥永
  • 13篇王瑞娟
  • 13篇王宗华
  • 12篇周丽
  • 12篇黄捷婷
  • 9篇王斌
  • 9篇杜江
  • 8篇张小英
  • 8篇杨璐
  • 8篇马兴娜
  • 8篇章晟
  • 7篇韩涛

传媒

  • 12篇中华围产医学...
  • 10篇临床儿科杂志
  • 10篇中国小儿急救...
  • 8篇中华实用儿科...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7篇家庭医学(上...
  • 6篇中华儿科杂志
  • 6篇中国医师协会...
  • 4篇中国医师协会...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第二届围产医...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国新生儿科...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发育医学电子...
  • 2篇全军第十一届...

年份

  • 1篇2023
  • 9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27篇2013
  • 21篇2012
  • 18篇2011
  • 18篇2010
  • 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对新生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表面活性蛋白C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表面活性蛋白C(SPC)在地塞米松干预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95%氧7 d)、高氧+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TF-1和SPC表达。结果(1)高氧组可见肺泡壁较薄、结构简单化、肺泡大小不均,有些肺泡融合、体积增大;地塞米松组除具有上述高氧组特征外,肺组织结构明显紊乱,部分肺泡壁及间隔破坏;高氧组和地塞米松组RAC值分别为(9.50±1.05)、(10.03±3.26),较空气组(13.00±1.79)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空气组TTF-1阳性显色细胞分布在肺间隔和肺泡壁II型肺泡上皮细胞(AECII),无扩张肺组织处也有阳性细胞,各级支气管及小血管部位未见阳性显色。高氧组较空气组表达减少,散在分布于肺泡壁、肺间隔增厚部位及脱落于肺泡腔的AECII;地塞米松组较空气组明显增强,变薄及扩张的肺泡壁也有阳性显色。空气组、高氧组、地塞米松组TTF-1表达积分分别为(1.32±0.55)、(0.96±0.67)、(1.76±0.69),高氧组较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地塞米松组较空气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SPC阳性显色主要在肺间隔和肺泡壁AECII,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也可见弱阳性表达,但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标本整个切片未见表达。高氧组、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SPC表达积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1.58±0.49)、(1.52±0.50)、(1.66±0.48),P>0.05。结论(1)SPC不仅在AECII表达,也表达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在高氧肺损伤及地塞米松干预肺组织SPC表达变化不大,有可能是AECII增殖、分化不足的反映。(2)高氧肺损伤组织TTF-1表达减少,地塞米松可使TTF-1表达增强,加重肺部病理改变。
朱翠平吕回严建江李秋平陶少华封志纯
关键词:地塞米松新生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
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效果分析
2010年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根据WHO估计,全世界已有5万多儿童因ROP失明^[1]。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数达180~200万,其中有100万面临发生ROP的危险。2004年我国卫生部将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列为ROP高发对象,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防治。
陈慧李秋平杨军王斌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医疗护理技术ROP出生体重
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3
2010年
目的分析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PNICU 21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为<34周早产儿,占同期出院早产儿的1.24%,体质量均<1 8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21例真菌感染前全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营养,17例有皮质激素暴露,17例曾机械通气,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4例曾外科胸腔闭式引流,2例曾使用抑酸剂。起病最早为生后10 d,最晚57 d。表现为发热、呼吸暂停、灌注差、惊厥等症状。6例血常规白细胞<5.0×109/L,14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3例血小板<100×109/L,血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10例,罗伦特隐球菌3例,无名假丝酵母3例,白色假丝酵母菌2例,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粉状毕赤酵母各1例,药敏均提示对二性霉素B敏感,氟康唑敏感率为90.48%。脑脊液检查1例白细胞和蛋白均明显增高,培养与血培养一致。CT检查脑组织大片坏死。21例均接受氟康唑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15例治愈,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PNICU真菌败血症多见于<34周早产儿,以假丝酵母类最为多见,高危因素包括出生胎龄、体质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皮质激素暴露、外科手术、中心静脉置管等,可伴有白细胞升高或减少、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等,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李秋平高昕黄捷婷李灵先齐海莲石慧叶翠封志纯
关键词:真菌性败血症假丝酵母菌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青年医师提高实习带教质量的探讨
2008年
本文分析了从思想上重视带教工作,提高青年医师的整体素质,加强青年医师的培养,增设激励机制,提高青年医师实习带教能力和质量的方法。
樊慧珍唐银丽于化鹏李秋平
关键词:带教质量青年医师
早产儿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报道被引量:1
2011年
患儿男,因早产生后2 h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1周,因胎膜早破128 h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050 g,出生时脐带水肿,绕颈1周,羊水量少,微浑,生后Apgar评分均10分。生后即因早产、反应差转入我科监护治疗。母亲有阴道炎病史(具体不详)。
李秋平王瑞娟封志纯
关键词: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早产儿APGAR评分胎膜早破出生体重监护治疗
96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救治及转归
目的总结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及转归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96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不同出生胎龄、体重区间、住院年度进行比较。结果 96例超低体重儿中,男49例,女47例...
李秋平黄俊谨陈佳陈颖周丽王自珍柯艳封志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新生儿脓毒症血清标志物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新生儿血清代谢物差异,寻找本病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住院患儿中诊断为脓毒症的新生儿30例作为病例组,非脓毒症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桡动脉取全血1.5mL,4℃离心后取上清,置-80℃冰箱保存,标本室温解融,标本前处理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采集数据。去噪、峰检测、峰面积积分由仪器自带软件完成,Matlab2011软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及建立主要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一判别分析(PLS—DA)模型,联合t检验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代谢产物差异在PCA和PLS-DA模型中直观可见,结合t检验,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葡萄糖、乳酸、尿素、丙酮酸、苯丙氨酸、丙氨酸水平较高,亮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水平较低,上述13种物质组成的判别式用于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时,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100.00%,约登指数为0.9333,符合率为96.66%。结论GC—MS技术可以用于新生儿脓毒症的检测,上述物质组成的判别式可用于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
周丽张万巧李秋平封志纯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症生物标志物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8
2010年
李秋平封志纯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慢病毒介导携带VEGF基因和GFP基因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转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李秋平马新娜张小英许靖章晟王春枝封志纯
胎盘早剥早产儿脐血与产妇静脉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胎盘早剥新生儿脐血与产妇静脉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变化,探讨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病理机制。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产科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产科住院病人中,纳入发生胎盘早剥的产妇及新生儿作为胎盘早剥观察组(早剥组);非胎盘早剥观察组(非早剥组)为上述单位早剥组每例患者后2名产科入院患者,以办理入院登记时间为准。采集产妇的静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脐动脉血,并收集胎盘组织,用ELISA法检测其VWF、ADAMTS13水平。结果早剥组共纳入58例,非早剥组共纳入116例。根据非早剥组检测值计算出单侧95%参考值。产妇静脉血:VWF<857.80 U.L-1,ADAMTS13>119.63 U.L-1;脐静脉血:VWF<852.71 U.L-1,ADAMTS13>28.12 U.L-1;脐动脉血:VWF<1 416.96 U.L-1,ADAMTS13>147.90 U.L-1;胎盘组织VWF<760.66 U.L-1,ADAMTS13>27.53 U.L-1。早剥组各项VWF高于非早剥组(Pa<0.05);早剥组产妇血及脐血ADAMTS13水平均低于非早剥组(Pa<0.05)。结论胎盘早剥孕妇/产妇及胎儿/新生儿体内ADAMTS13水平随VWF水平的升高而下降,VWF是胎盘早剥发生时母儿高凝状态的因素之一,ADAMTS13具有保护作用。
许靖李秋平孔祥永孔令凯陈冲杨璐周丽马兴娜封志纯
关键词:胎盘早剥高凝状态抗凝作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