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疟疾
  • 3篇疟疾监测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疟疾
  • 2篇疟疾防治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1篇低疟区
  • 1篇中华按蚊
  • 1篇疟区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监测点
  • 1篇防区
  • 1篇按蚊

机构

  • 7篇全州县疾病预...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河池市疾病预...
  • 1篇桂林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李珍
  • 2篇梁爱民
  • 2篇覃业新
  • 2篇李锦辉
  • 2篇杜进发
  • 2篇罗玉林
  • 2篇冯延新
  • 1篇林珍
  • 1篇黎军
  • 1篇陈伟
  • 1篇黄亚铭
  • 1篇刘小高
  • 1篇马小磊
  • 1篇李红华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8—2014年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2008—2014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控制后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网络直报病例等监测数据,对输入性疟疾的感染来源、虫种、人群和地区分布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联防区2008—201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76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71/10万。虫种以恶性疟为主,占52.63%;其次为间日疟,占36.84%。联防区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患者65 310人次。血检流动人口15 609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76例,阳性率为0.49%。病例分布于联防区13个联防单位中的8个,其中全州县33例,占43.4%。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4.05%;年龄集中于20~49岁组,占89.47%。病例感染地主要为非洲8个国家(59.21%)和东南亚2个国家(26.32%),以及国内的海南省和其他地区。病例主要从事工种为淘金和挖矿,占78.95%。病例发病时间集中于4—8月份,占64.47%。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2012年报告2例,无继发病例发生。结论当前广西东北部灭疟联防区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且多数为恶性疟;加强对外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务工返回人员的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传染源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邓姣凤李红华房天喜李珍马小磊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
广西全州县50余年疟疾防治措施和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全州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防治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州县1950~2009年疟疾疫情、防治监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50多年的反复防治,全州县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5年的72.2/万降到1980~1989年的1.05/万,1990至2009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经广西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结论疟疾防治工作,只要政府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防控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最后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
李珍吴才国梁爱民蒋鸿业罗玉林
关键词:疟疾防治发病率
广西疟疾监测措施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广西基本消除和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措施及其效果,为制订疟疾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血清学和昆虫学同步综合监测方法,对监测点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取滤纸血用IFAT测定疟疾抗体水平;半通宵(19:00~22:00)室外人诱捕蚊加早晨(5:00~7:00)50床蚊帐内捕蚊观察叮人率。结果监测点3个乡(镇)平均疟疾发病率和血检疟原虫阳性率2005年分别为0.69/万和0.26%,至2007年均下降为0;小学生年平均疟疾抗体阳性率为0.25%;3年间监测点未发生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早期发现和及时根治传染源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措施。
李锦辉覃业新杜进发邓洪献李珍龚伟荣江识思吴才国傅剑羽陈伟冯延新黄亚铭林珍
关键词:疟疾
广西3个低疟区县疟疾纵向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广西3个低疟区县疟疾监测措施和效果。方法 在上思县、全州县和天峨县,采用定点、定时(19:00~22:00)、定人室外人诱和室内早晨(5:00~7:00)50床蚊帐内捕蚊,计算媒介蚊虫叮人率。对发热患者血检疟原虫侦查传染源,用常住居民发热患者血检疟原虫阳性率和低年龄儿童疟疾抗体阳性率评估防治效果。结果 上思、全州和天峨3个县,疟疾发病率从2005年的0.15/万下降至2013年的0.14/万;常住居民发热患者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从2005年的0.004%(1/24 949)下降至2007年的0%(0/11 249),2008~2013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疟疾二代病例。但是,当地疟疾传播媒介依然存在。结论 疟疾监测措施有效,早期发现治疗传染源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
李锦辉杜进发覃业新黎军邓姣凤王尚黄必超龚伟荣冯延新李珍
关键词:疟疾监测
全州县疟疾防治措施和效果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全州县疟疾防治结果,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制订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州县疟疾防治过程的措施、方法和调查、监测、防治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疟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90年和1996年通过广西卫生厅的组织考核验收,分别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1990-2004年未发现内源性和继发性疟疾病例。结论经过实施疟疾防治措施,疟疾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一个疟疾中度流行区控制到只有输入性疟疾病例地区,说明全州县的疟疾监测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疟疾的传播流行。但输入性疟疾的存在,对灭疟成果带来极大的威协,加强灭疟工作的领导,充实健全三级灭疟网,加强三热病人的疟疾监测、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管理仍是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
李珍吴才国梁爱民蒋鸿业罗玉林
关键词:疟疾防治发病率
广西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效果,为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疟疾监测点2005-2009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血检本地居民发热患者3780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血检流动人员发热患者955人,疟原虫阳性率为0.73%。媒介监测,共进行50次室外人工诱蚊和蚊帐内捕蚊,仅捕获中华按蚊1种5579只,平均叮人为53.52只/入夜。结论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查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疟疾传播已阻断。但传疟媒介和输入性疟疾仍然存在,疟疾监测措施不能中断。
李珍房天喜吴才国唐咸贵邓姣凤刘小高
关键词:疟疾监测中华按蚊
广西全州县1997~2005年输入性疟疾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全州县1997~2005年疟疾发病特点,为疟疾控制后期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5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等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9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167例,其中海南回归占51.50%(86/167),贵州回归占30.54%(51/167),广东回归占6.59%(11/167),外国回归占2.99%(5/167);在外滞留一个月以上的占94.41%(161/167);从事挖煤(矿)的占42.51%(71/167),种植的占26.95%(45/167);发病后1周内就诊的占88.62%(148/167)。结论全州县9年间共检出输入性疟疾病例167例,以男性为主,大多数病人在疫区野外作业1个月以上,发病后能及时就诊和得到及时治疗,未发生输入继发病例。应继续加强对从高疫区回归人员的疟疾管理和监测,加强疟防知识宣传教育,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李珍吴才国房天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