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春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T型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之分析被引量:5
- 1992年
- 本文分单株考察了91个T型杂交种的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等性状及其超标优势,并用偏相关、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上述性状及其超标优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粒数、穗粒重、单株产量具有较普遍的强超标优势,单株穗数、千粒重的超标优势较低,也不普遍;且各性状本身及其超标优势间均存在不同程度或性质的相关关系,但对产量或产量超标优势的贡献均以直接的正效应为主,均以也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因此,在筛选杂交组合时,应着重保持适当的穗数和充分发挥穗粒数优势强的特点,同时兼顾千粒重等性状。
- 李有春
- 关键词:小麦杂交
- 玉米几个数量性状生长的遗传分析
- 1989年
- 用生长分析法和Hayman双列分析法研究了玉米株高、单株叶数、单株叶面积、粒重和籽粒密度生长的遗传。发现,这些性状不同生长阶段净增量、生长速率及其终结值和平均生长速率的加性和显性效应、正负效基因频率、显隐性基因比例、基因群数、广义和狭义遗传力等都具显著差异,表明,支配一性状的同一多基因系统不同生长阶段,而表现亦异,除单株叶数的终结值和籽粒密度的平均生长速率主要受制于加性效应外,所有各性状各阶段净增量和生长速率等的遗传以显性效应更为重要。
- 彭俊华李有春
- 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基因型
- 全文增补中
- 提型杂种小麦粒重优势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5年
- 以3个提型不育系(A)和对应的保持系(B)为母本,5个恢复系(R)为父本配制成二套3×5的NCII设计组合,对这些组合的F_0种子和F_1籽粒发育过程中粒重和粒积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系种子的最大体积与B系种子无显著差异,但大部分A系种子的粒重明显低于B系种子,说明提型胞质对不育系种子的充实有不良影响。但提质杂种(A/R)和普质杂种(B/R)在充实速率、籽粒最大体积和千粒重等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显然,F_1籽粒的发育过程并未受到提型胞质的影响。D_1、FR_2、FR_3和籽粒最大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杂种小麦恰好是在这四个因素上表现出明显的平均优势,优势强度主要取决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不因中亲值的提高而下降。对改进杂种小麦的灌浆特性、提高粒重优势及其稳定性的可行途径进行了讨论。
- 刘仲齐李有春
- 关键词:小麦杂种优势灌浆特性配合力
- 提型杂种小麦灌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3年
- 利用3×5不完全双列杂交的T质杂种(A×R)与对应的A质杂种(B×R)研究了杂种小麦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T质杂种和A质杂种的灌浆特征以及粒重都无显著差异。尽管多数A系上生产的F_0籽粒饱满度较差。但这种不利效应并未在F_1籽粒上表现出来。籽粒发育过程中。D_1、(?)和(?)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杂种小麦恰好是在这三个因素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优势强度主要取决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性状水平。文中还对改进杂种小麦的灌浆特性、提高粒重优势的可行途径进行了讨论。
- 刘仲齐李有春
- 关键词:小麦杂种优势配合力
- 我国T型杂交小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我国T型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在应用和基础理论方面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了T型杂交小麦要突破生产应用关,须解决强优势组合的高产优质、抗倒抗病、适应性广等问题。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始于1965年。从匈牙利引进美国“T型”三系材料开始,至今虽几起几落,但经过不少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不仅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制种、多途径利用杂种优势的喜人局面。所谓多渠道多途径是指T型三系、化学杀雄、K型和Yen型等新不育类型的利用研究。但是,目前仍以通过T型胞质不育利用杂种优势的研究为重点。因为化学杀雄还存在制种纯度低及制种成本高等问题;K型和Ven型等新不育类型的研究才开始,从我们的试验来看,还有抗病性、单倍体等问题急待解决,同时,高度恢复也不是预料的那么容易;而T型胞质对普通小麦又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不育彻底,虽然不育系难找恢复源,培育恢复系所需时间长,但经过这20多年的努力,这些问题均已基本得到解决。此外,关于国内外杂交小麦研究进展已有不少文献论述,但专门针对T型杂交小麦的论述还不多见。而当前不少科研单位和种子部门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寄与厚望,但缺乏对其复杂性和困难的充分认识。因此,本文拟对我国20多年来,对T型杂交小麦研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评述,为进一步研究T型杂交小麦提供信息。
- 李有春
- 关键词:杂交小麦小麦
- 水稻籼、粳两亚种产量构成特点的剖析与比较被引量:28
- 1990年
- 选取籼、粳稻品种各65个,用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法,研究其产量结构特点和最优产量结构模式,结果表明:在产量与其它性状的关系上,有一定差异,相似性系数为0.711。籼、粳稻的最优产量结构模式不同,在籼、粳稻产量构成中,穗数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穗重。本本还对水稻常规与超高产育种的策略作了讨论。
- 彭俊华李有春
- 关键词:水稻籼稻粳稻
- 小麦和大麦花后源库性状对温光响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选取大、小麦各2个品种,采用裂区设计,在5个播期下,就大、小麦花后源库性状对日均温、日照时数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源LADNAR和库容体积、重量等性状不仅对播期的敏感度因物种、性状不同而异,且对温光的响应也各异。源性状对温光变化较敏感,库性状则主要受日均温的影响,大、小麦皆然。源性状变异对大麦干物质生产和库的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比小麦的大。
- 李有春
- 关键词:小麦大麦溶质运输
- T型细胞质对小麦穗颈长和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用成对比较、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3对T型不育系(A)和保持系(B)的穗颈长、株高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和T型胞质效应。结果表明,T型胞质对普通小麦的穗颈长、穗长、第一、二节间均有显著效应,且所考察性状还存在核质工作效应。T型胞质的输入,使普通小麦的穗长和各节间长与株高和穗颈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但A、B系对应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A系各性状的改善还依赖于所选择的保持系性状的好坏。
- 李有春刘仲齐
- 关键词:株高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