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晴祺

作品数:22 被引量:57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小麦
  • 9篇小麦品种
  • 6篇高产
  • 5篇普通小麦
  • 4篇性状
  • 3篇育种
  • 3篇抗倒
  • 3篇黑麦
  • 3篇高产小麦
  • 3篇高产小麦品种
  • 2篇冬小麦
  • 2篇异附加系
  • 2篇杂交
  • 2篇杂交亲和性
  • 2篇数量性状
  • 2篇通径
  • 2篇通径分析
  • 2篇配合力
  • 2篇亲和
  • 2篇亲和性

机构

  • 21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1篇李晴祺
  • 5篇陈化榜
  • 5篇王洪刚
  • 4篇亓增军
  • 4篇尹承佾
  • 4篇李安飞
  • 4篇胡延吉
  • 4篇李斯深
  • 4篇王勇
  • 2篇张春庆
  • 1篇刘大钧
  • 1篇包文翊
  • 1篇陈振德
  • 1篇姜鸿明
  • 1篇鞠正春
  • 1篇赵檀方
  • 1篇王运生
  • 1篇李宪彬
  • 1篇陈佩度

传媒

  • 6篇作物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种子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Acta B...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麦类作物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高产品种 (系) 单株生产力与三组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3
1990年
小麦单株生产力可看作是有相互关系的三组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形态性状和生理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在生产力形成中属于不同的层次。典型相关分析可研究两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并且根据典型变量的特征向量的大小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造成两组变量相关的主要信息。国外早在60年代初就应用于遗传育种的研究中。目前在国内,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刚刚开始。本文对19个小麦高产品种(系)单株生产力与三组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试图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一些理论信息。
陈化榜李晴祺
关键词:小麦单株生产力
普通小麦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及其杂种F_1的雄配子发生特点被引量:12
1998年
亓增军王洪刚李晴祺
关键词:小麦黑麦亲和性杂种雄配子
小麦种质抗倒性的评价和抗倒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47
2000年
对96 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倒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高抗型材料9 份,其中4 份是丰源,表明抗倒性能够与丰产性状很好地协调结合。对抗倒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株高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株高和重心高度对抗倒性十分重要;但在株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茎秆的机械强度是主要决定因素。对于株高较高的材料,重心高度对抗倒性有较大影响;对于较矮的材料,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则较为重要。通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茎秆机械强度对抗倒性的直接贡献最大。单位长度基部节间干重是评价茎秆机械强度的可靠指标。
王勇李斯深李安飞李宪彬王洪刚李晴祺
关键词:小麦种质抗倒性通径分析
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亲和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65个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奥地利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高亲和材料在山东麦区普遍存在。其中结实率大于50%的有10个品种,并有长芒透龙白,蚂蚱头火麦、小芒麦和白秃头4个品种的亲和性与中国春小麦相似,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结实率在30%~50%间的品种有6个(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结实率在10%~30%间的品种有6个(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结实率在5%~10%间的品种有9个(其基因型尚难推测);结实率小于5%的品种34个(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亲和性地理分布说明,供试材料中高亲和的品种在山东中部和南部有较高的出现频率。
亓增军李晴祺王洪刚
关键词:亲和性小麦黑麦杂交
山东省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研究被引量:13
1991年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大致经历了4~5次更换,使单产由建国初期的不足50kg 提高到目前的250kg 左右。本试验旨在分析我省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动向,探讨进一步提高我省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8~1989年度在山东农业大学实习农场进行,供试材料为山东省50年代以来主要推广的21个小麦品种。试验设计按株高顺序排列,二行区,行长5尺,行距8寸,二次重复。于开花期随机取样15株测定:旗叶长、宽、角度,旗叶鞘长、直径,旗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比叶重。
陈化榜李晴祺
关键词:小麦育种目标育种
小麦品种茎秆质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0
1997年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不同生育期测定了茎秆的机械强度,利用“品种倒伏指数”评价了品种(系)的抗倒性,并采用通径分析对茎秆质量与抗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茎秆机械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系统聚类可将品种划分为特强型、强型、中间型和弱型四种茎秆质量类型。品种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很大,茎秆质量与抗倒性关系最为密切,要提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应重点加强对茎秆质量的选择。
王勇李朝恒李安飞李晴祺
关键词:小麦抗倒伏性
普通小麦光合速率、光合色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5
1990年
普通小麦不同品种间旗叶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F_1代杂种优势出现低于低亲、超过双亲均值、超高亲等多种类型。参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有明显差别。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是可能的。根据亲本的表现及其配合力选配组合,有可能育出综合性状好的高光效新品种。
胡延吉李晴祺尹承佾陈振德
关键词:小麦光合速率光合色素
大穗型、中间型、多穗型高产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和稳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1991年
本文通过1988~1990年度的研究,明确了三类高产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比较了三类品种的产量潜力和稳产性能,认为中间型品种具有较多的有利因素.在山东生态条件下,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应在兼容大穗型、多穗型品种的前提下,着重走中间型的路子.
陈化榜曾北燕李晴祺
关键词:小麦
小麦品种茎秆的质量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00
1998年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据其不同时期茎秆机械强度的大小,应用系统聚类法将品种划分为特优型、优质型、中间型和劣质型四种茎秆质量类型,并在不同时期对四种类型的基部第二节间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茎秆质量好的,其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多,细胞壁增厚快、木质化程度高,机械组织发达;大维管束长且宽,数量多;薄壁组织木质化速度快、程度高、范围大;纤维细胞短而粗;秆壁较厚,髓腔大小适中。
王勇李晴祺李朝恒李安飞
关键词:小麦
高分子量和中分子量蛋白质谱带与普通小麦馒头加工体积的关系被引量:11
1996年
本文利用Ng,P.K.W.Bushuk,W.(1987)的方法,对33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HMW)和中分子量(MMW)蛋白质谱带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经简单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了各谱带与馒头加工体积的关系,筛选出了x2、x10、x14、x184条对馒头加工体积影响较大的谱带,其分子量分别为142.8,102.4,84.9,66.1,kDa,并计算出它们的作用比重,建立了回归方程,提出了利用蛋白质谱带选育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张春庆李晴祺尹承佾
关键词:小麦馒头体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