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眼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联术);9眼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1眼行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12个月,观察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测量眼压;术后3个月测量前房深度并检查房角情况。结果术后39眼(92.9%)在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眼压完全控制;3眼(7.1%)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40眼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提高(95.2%);37眼矫正视力≥0.3,其中0.3~0.5者19眼(45.2%),0.6~0.8者15眼(35.7%),1.0者3眼(7.1%)。与术前眼压控制后的视力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11.32,P=0.002)。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27±0.42)mm增加至(2.48±0.43)mm(t=4.79,P=0.008),房角也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增宽(H=5.21,P=0·02)。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根据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情况及房角检查结果选择二联或三联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 张建华石荣先方亚非晁小蕊李彬
-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 青光眼滤过术后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恶性青光眼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对4例(4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4只眼)在术后早期即出现Ⅱ°、Ⅲ°浅前房,通过眼底检查、手术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发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滞,经睫状体脉络膜上腔放液,并根据病情联合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段玻璃体切除以及晶状体手术等,所有患眼眼压均恢复正常,前房加深,脉络膜脱离消失。结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发生恶性青光眼的诱发因素,预防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预防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关键;对术后早期即出现的Ⅱ°、Ⅲ°浅前房,及时进行UBM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可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 张建华石荣先连丽红方亚非高景春李彬
-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
- 急性一过性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一过性核间性眼肌麻痹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急性一过性核间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例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4岁,平均63.7岁。临床上突然出现复视,伴有头晕、恶心;诊为前核间性右眼内直肌麻痹5例,前核间性左眼内直肌麻痹3例。结果所有患者在发病后8~19h,平均14.3h内完全恢复,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急性一过性核间性眼肌麻痹是由于一过性内侧纵束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或者是脑供血不足的局部表现所致。积极治疗脑供血不足可以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
- 张建华陈文武方亚非石荣先李彬
-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一过性脑缺血
- 青少年近视程度对夜戴角膜塑形镜效果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程度对夜戴角膜塑形镜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病历资料,按近视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度近视组(球镜度数≤-3.00D)、中度近视组(球镜度数>-3.00~-6.00D)。观察两组患者戴镜前后裸眼视力、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眼部参数变化,比较不同近视程度对夜戴角膜塑形镜效果影响。结果戴镜前低度近视组裸眼视力高于中度近视组(P<0.05),戴镜后两组裸眼视力均显著升高(P<0.05);戴镜前、后低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均短于中度近视组(P<0.05),戴镜后两组眼轴长度无变化(P>0.05);戴镜前、后低度近视组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均高于中度近视组(P<0.05),两组戴镜1周、1月、3月、6月后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无变化(P>0.05);戴镜1周后两组眼轴变化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戴镜1月、3月、6月低度近视眼轴变化差值显著大于中度近视差值(P<0.05)。结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夜戴角膜塑形镜均能起到显著防控效果。
- 李彬
-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
- 青光眼术后眼轴长度改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青光眼术后眼轴长度的改变,为临床高眼压状态下准确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例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的眼压、眼轴长度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例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平均眼压(15.20±2.66)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60.27±10.60)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P=0.000);术后平均眼轴长度(21.86±0.80)mm与术前平均眼轴长度(22.28±0.81)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9,P=0.000);手术前后平均眼压差为(45.07±10.26)mmHg,平均眼轴长度差为(0.42±0.04)mm。结论高眼压引起眼轴长度增加,对于术前眼压不能控制的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测量眼轴时应考虑眼压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避免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屈光误差。
- 张建华王予东石荣先方亚非晁小蕊李彬
-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手术眼轴长度
- 眼压对眼轴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眼压对眼轴长度的影响,为临床高眼压状态下准确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成年健康兔10只建立实验性动物高眼压模型,以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前分别测量左、右眼眼压及眼轴长度;在实验眼眼压基础上增加眼压至14 mmHg(1 kPa=7.5 mmHg)、16 mmHg、18 mmHg、20 mmHg和30 mmHg、40 mmHg、50 mmHg、60mmHg、70 mmHg、80 mmHg,分别测量相应眼压值时的眼轴长度;摘除左、右眼进行病理分析,测量角膜和巩膜的厚度。结果实验前左、右眼眼压分别为(12.31±0.89)mmHg和(12.37±0.9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眼眼轴长度分别为(16.28±0.15)mm和(16.32±0.18)mm,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为14 mmHg、16 mmHg、18 mmHg、20 mmHg时,测得的相对应的眼轴长度分别为(16.33±0.18)mm、(16.36±0.18)mm、(16.43±0.19)mm和(16.54±0.19)mm;当眼压等于或大于18 mmHg时测得的眼轴长度与实验前眼轴长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压为30 mmHg、40mmHg、50 mmHg、60 mmHg、70 mmHg和80 mmHg时,测得的相对应的眼轴长度分别为(16.86±0.21)mm、(17.07±0.19)mm、(17.17±0.17)mm、(17.26±0.15)mm、(17.27±0.15)mm和(17.27±0.15)mm;在眼压小于60 mmHg的情况下,眼压与眼轴长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943,P=0.000)。病理检查,实验眼角膜组织水肿、厚度为(694.6±20.8)μm,与对照眼角膜厚度(662.6±14.9)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眼巩膜厚度为(363.8±5.6)μm,与对照眼巩膜厚度(381.4±6.6)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眼压引起眼轴长度增加,对于无屈光参差的高眼压白内障患者,术前确定眼轴长度时应参考对侧眼的眼轴长度并考虑眼压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避免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屈光意外。
- 张建华王予东金家岩石荣先李彬晁小蕊
- 关键词:眼压眼轴长度白内障
- 轴性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轴性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结合文献对一例(2眼)轴性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右眼行虹膜周切术,左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矫正视力右眼0.4,左眼0.3;左眼上方结膜滤过泡扁平弥散;眼压:右眼14.57mmHg,左眼10.24mmHg。结论轴性高度近视发生的闭角型青光眼,可能与眼局部解剖结构的变异、脉络膜的神经血管因素以及高度近视患者的悬韧带松弛及晶状体的稳定性差等因素有关;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张建华石荣先方亚非李彬
- 关键词:高度近视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
- 儿童弱视综合治疗802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评价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2例(1370眼)经综合治疗并随访3a以上的弱视儿童病历,按弱视类型、开始治疗的年龄、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各分为3组进行研究。按弱视类型分:屈光不正组579眼、屈光参差组76眼、斜视组715眼。按开始治疗的年龄分:3—6岁组740眼、7—8岁组486眼、9~12岁组144眼。按弱视程度分:轻度组610眼、中度组600眼、重度组160眼。按注视性质分:中心注视组850眼、旁中心注视组504眼、周边注视组16眼。结果802例(1370眼)弱视中基本治愈901眼(65.77%),进步388眼(28.32%),无效81眼(5.91%),总有效率94.09%。弱视治疗效果与弱视类型、开始治疗年龄、程度、注视性质密切相关。各类型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各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中心注视组疗效最好,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儿童弱视采用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石荣先晁小蕊张建华方亚飞李彬张向东
- 关键词:儿童弱视远期疗效
- 线粒体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青光眼是以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眼病,其本质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损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发部位是小梁网,线粒体介导的氧化应激是青光眼患者RGC损伤和人眼小梁网细胞(HTMC)死亡的关键。本文就青光眼患者的线粒体基因改变、HTMC和RGC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机制、中药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治疗青光眼的机制以及线粒体自噬与青光眼的关系展开综述,从线粒体介导的分子机制层面去认识青光眼的病理机制,为研发青光眼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方向。
- 石晶博马林慧李彬石荣先
- 关键词:青光眼线粒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
- 下斜肌截除及前转位术治疗大度数垂直斜视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下斜肌截除及前转位术治疗大度数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以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3例大度数垂直斜视(≥15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下斜肌截除(3~8ram)及前转位术,即转位于下直肌颞侧缘前1mm处。对于垂直斜度在15n~25。之间者,下斜肌截除3~5mm;垂直斜度在25^△以上者,下斜肌截除6mm及前转位后,术中照影观察,将残留的垂直斜度按1:1.5的原则分配在该眼的上直肌与另一眼的下直肌(上、下直肌后徙1mm可解决1.5°的垂直偏斜);对于垂直斜度在60△以上的先天性下直肌缺如合并小角膜患者,下斜肌截除6~8mm及前转位术。伴有水平斜视时,按水平斜视矫正原则进行一并矫正。结果经3~36mo随访,平均18mo。53例大度数垂直斜视患者Ⅰ期治愈40例(75.5%),好转9例(17.0%),未愈4例(7.5%)。总有效率92.5%。结论在大度数垂直斜视患者中,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首选下斜肌截除及前转位术,不足以矫正垂直偏斜时,联合该眼的上直肌与另一眼的下直肌后徙术,合并水平斜视时,均可I期矫正。
- 石荣先方亚非张建华李彬
- 关键词: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