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定强

作品数:113 被引量:1,171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土壤
  • 21篇水土
  • 19篇公路
  • 18篇污染
  • 16篇高速公路
  • 14篇水土保持
  • 13篇径流
  • 11篇土壤侵蚀
  • 9篇植被
  • 9篇坡面
  • 8篇氮磷
  • 8篇水土流失
  • 8篇边坡
  • 7篇点源
  • 7篇降雨
  • 7篇降雨径流
  • 7篇红壤
  • 7篇非点源
  • 6篇点源污染
  • 6篇生态恢复

机构

  • 103篇广东省生态环...
  • 14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广...
  • 7篇广东省科学院
  • 7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省生态环...
  • 3篇广东省水利厅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广东省农业环...
  • 2篇广东省长大公...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广东省科技图...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广东省绿色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3篇李定强
  • 80篇卓慕宁
  • 33篇廖义善
  • 30篇吴志峰
  • 26篇谢真越
  • 19篇刘平
  • 16篇王继增
  • 15篇郭太龙
  • 13篇郑煜基
  • 11篇邓南荣
  • 9篇张思毅
  • 8篇朱立安
  • 8篇甘华阳
  • 8篇梁志权
  • 6篇万洪富
  • 6篇胡耀国
  • 5篇李芳柏
  • 5篇周永章
  • 5篇李俊杰
  • 4篇郭治兴

传媒

  • 12篇生态环境学报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生态环境
  • 5篇土壤与环境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热带地理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亚热带水土保...
  • 2篇现代矿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公路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年份

  • 6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7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径流-地类”参数的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东江作为广东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其上游农业集水区非点源氮磷流失量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以东江上游上莞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1年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在平均浓度法及输出系数法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径流-地类"参数的非点源氮磷负荷计算式,其径流、地类参数分别通过校正后的SCS模型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取,并分别对上莞河流域及流域各地类的非点源氮磷流失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汛期上莞河流域氮磷流失量主要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其非点源氮、磷流失量分别占氮、磷流失总量的97.32%、98.05%.坡度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影响较小,地类是影响非点源氮磷输出的重要因素.构建的计算式能较好地估算非点源氮、磷负荷量,在次暴雨尺度非点源氮、磷输出量模拟精度分别为84.78%、81.06%.2011年度上莞河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量分别为48923.4、7189.3 kg,耕地、居民地分别是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关键源区,其非点源氮、磷输出量分别占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总量的84.20%、58.54%.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谢真越郭太龙
关键词:SCS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流失
公路降雨径流的初期冲刷:对污染控制的启示
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公路降雨径流污染近年来日益得到关注,我国在1996年就已经把路面径流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为评价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由于公路降雨径流是一个典型的非点源污染源,其在排放时间上不连续,排放地点上不集...
甘华阳卓慕宁李定强周永章
关键词:公路降雨径流地表水环境污染
文献传递
城市快速路路面径流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在广州城市快速路代表性路段选择3个监测点开展路面径流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快速路路面径流悬浮固体、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较高,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不同监测点路面径流污染浓度差异较大,主要受降雨特征、日交通量和...
卓慕宁李定强
关键词:环境效应地表水土壤城市快速路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弃土场的水土流失监测及其生态治理
高速公路弃土场边坡的生态治理是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弃土场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探讨了弃土场的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治理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弃土场水土流失剧烈,侵蚀模数平均为3.24×104t...
卓慕宁李定强郑煜基
关键词:高速公路弃土场水土流失生态治理香根草生态护坡
文献传递
珠江口两岸耕地景观破碎化定量分析被引量:39
2005年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0对珠江口两岸耕地资源进行景观破碎化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岸耕地资源碎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江口东岸高于西岸,深圳最高,番禺耕地地块数量破碎化与珠海耕地地块形状破碎化程度最低;地貌结构是两岸耕地资源破碎化差异的主要内在因素;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占用大量耕地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两岸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耕地资源的完整性。
周静吴志峰李定强胡永红
关键词:耕地资源破碎化珠江口
粤西典型崩岗侵蚀剖面可蚀性因子初步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广东崩岗侵蚀区土壤可蚀性研究是认识崩岗侵蚀机制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与可蚀性因子K又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粤西典型红壤侵蚀区的两种不同侵蚀强度的花岗岩风化壳侵蚀土壤剖面,从垂向上研究了两种剖面中土壤颗粒组成特性、有机质空间变化,并利用USLE型中的土壤可蚀性K因子修正方程计算了两种不同侵蚀程度剖面的可蚀性K因子,分析了三个指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发现典型花岗岩区土壤侵蚀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和可蚀性K因子呈现较好的规律性,表现为:自剖面上部至下部,土壤颗粒组成逐渐变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递减,可蚀性K因子逐渐升高,三个指标在红土层与砂土层过渡区(剖面2~3m深度范围)分界明显,界面上下含量相差悬殊;相同层位对比研究发现,强侵蚀剖面相对于弱侵蚀剖面,土壤的黏粒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更低,可蚀性K因子值更大;两剖面中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黏粒、粉粒、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可蚀性K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在广东崩岗侵蚀区,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及可蚀性K因子的空间变化均可有效地反映来源于花岗岩风化壳的土壤之可蚀性。
王艳忠胡耀国李定强杨少芹
关键词:有机质K因子土壤可蚀性
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4
2017年
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它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目前已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层面,已有30个城市(如济南、武汉、厦门、北京、天津、上海等)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但中国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尚处在初级阶段,注重工程性措施而忽视了配套的非工程性措施,尚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文章从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入手,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包括建设海绵城市的基本原则、规划核心、预期目标以及理论本质等方面,然后从理论、技术和实践3个层面总结了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3个层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最后从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现有建成区的改造、建造和运行中的商业模式、非工程性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指出了当前中国建设海绵城市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为今后海绵城市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袁再健梁晨李定强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面源污染雨洪管理
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空间变异性研究
吴志峰袁焕祥李定强张化会杨春林毕鸿亮李芳柏方元郭治兴刘平文雅刘晓南
(1)完成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库269个剖面样点和新增样点的建库工作(空间精度达到1000米误差范围内);(2)建立9种主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变异函数拟合模型;(3)绘制土壤环境背景值系列图件。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环境土壤元素背景值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其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的产业化应用
李定强郑煜基卓慕宁吴志峰李生斌胡耀国陈飞朱立安何元庆郑晓霞刘平吴刚王继增
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能够转化为产业化应用的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筛选出适合边坡植被建植所需的优势品种。应用该技术建植的坡面植被,生长正常,覆盖率达90%以上,越夏(冬)率达80%以上,坡面安全稳定,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在已...
关键词: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态恢复
广东省坡地持续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
卓慕宁李定强吴志峰刘平邓南荣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地资源水土流失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