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前贵

作品数:27 被引量:472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5篇致密砂岩
  • 15篇砂岩
  • 12篇气藏
  • 11篇储层
  • 7篇应力敏感
  • 7篇应力敏感性
  • 6篇致密砂岩气
  • 6篇致密砂岩气藏
  • 6篇砂岩气藏
  • 5篇储层损害
  • 4篇油气
  • 4篇渗流
  • 4篇盆地
  • 3篇地层
  • 3篇地层损害
  • 3篇岩石力学
  • 3篇气田
  • 3篇煤层
  • 3篇煤层甲烷
  • 3篇扩散

机构

  • 15篇西南石油大学
  • 10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局

作者

  • 27篇李前贵
  • 24篇康毅力
  • 13篇张浩
  • 12篇游利军
  • 7篇陈一健
  • 5篇杨建
  • 3篇吴娟
  • 3篇罗平亚
  • 2篇尤欢增
  • 2篇何健
  • 2篇高波
  • 1篇雷鸣
  • 1篇兰林
  • 1篇谢峰
  • 1篇彭珏
  • 1篇邢景宝
  • 1篇张箭
  • 1篇疏壮志
  • 1篇程秋菊
  • 1篇胡永东

传媒

  • 5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钻井液与完井...
  • 3篇2006复杂...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钻采工艺
  • 1篇力学进展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效应及生产机理被引量:18
2006年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裂缝发育、基块致密的特点,通常需要水力压裂才能做到经济开采。储层储渗空间具有强烈的尺度性,按空间尺度分为致密基块孔喉尺度、天然裂缝尺度、水力裂缝尺度以及宏观气井尺度。致密砂岩气的产出是经过致密基块—天然裂缝—水力裂缝—井筒的跨尺度、多种传质等复杂过程,气体流动包括扩散和渗流,并分别用Fick定律和达西定律来进行描述。文章指出了气体在储层不同空间尺度中的流动具有时间尺度性,在裂缝中流动较快,在孔隙和喉道中流动较慢,而微孔中扩散更慢。无量纲导流能力关联了气体不同尺度下的传递过程,只有水力裂缝尺度和天然裂缝尺度的无量纲导流能力合理搭配,渗流能力达到一致,致密气才能经济高效采出。生产实例表明,致密砂岩气藏压裂后气井早期高产,一段时间后供气明显不足,压力急剧降低,稳产困难,表明致密砂岩气藏生产过程非常复杂。
李前贵康毅力罗平亚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流体流动裂缝(岩石)渗流
毛细管自吸机理探讨及实验研究
<正> 毛细管自吸是水驱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开采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造成致密砂岩气藏水相圈闭损害主要因素。国内外对毛细管自吸机理和实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较详细地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探讨了毛细管自吸的机理,认为储层...
游利军康毅力何健李前贵高波
文献传递
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与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95
2005年
应力敏感性评价参数是设计储层保护方案、确定合理工作制度的重要依据。前人对评价实验方法、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做了许多探索,但在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评价指标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利用四川盆地中部致密砂岩气层、油层及松辽盆地低渗透砂岩油层共计70块岩样的应力敏感性实验数据,分析了应力敏感性系数与不同初始条件下渗透率损害率的关系,探讨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性系数与渗透率损害率相关性强,应力敏感性系数可用于进行不同区块储层的应力敏感程度对比。推荐使用应力敏感性系数来度量储层的应力敏感程度。
兰林康毅力陈一健杨建李前贵胡永东陈家明
关键词:储层防止地层损害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气层粘土微结构与流体敏感性被引量:16
2005年
在钻井过程中,随着外来工作液进入储层,致密砂岩气层中粘土矿物微结构容易遭受破坏,发生膨胀、分散及运移堵塞孔喉,导致储层渗透能力降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塔巴庙地区储层岩石气测孔隙度平均值约为7.6%,渗透率平均值为0.38×10-3μm2左右,气藏压力系数在0.85~0.98之间,储层的粘土矿物类型丰富,属典型低压致密砂岩气藏。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该盆地粘土矿物含量、类型、产状和微结构,结合流体敏感性实验分析了气层潜在敏感性损害。该盆地气层粘土矿物含量、微结构类型及稳定性与流体敏感性程度密切相关,外来工作液进入储层容易导致酸敏、碱敏、盐敏等损害。通过对气层粘土矿物微结构评价,并结合室内流体敏感性实验,从粘土微结构的角度对流体敏感性损害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减少敏感性损害的角度提出实施保护储层的屏蔽暂堵钻井液技术。该钻井液能够起到保护储层及减少泥页岩水化膨胀保护井壁稳定的作用。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屏蔽暂堵钻井液体系对保护储层和提高产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张浩康毅力李前贵游利军尤欢增
关键词:致密砂岩粘土矿物微结构盐敏鄂尔多斯盆地
多尺度科学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在简述多尺度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多尺度科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油气藏即是一个复杂的多尺度系统,油气产出是一个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复杂过程,是在微观孔喉、微裂缝至宏观裂缝、水力裂缝等渗流通道中的一系列串联耦合过程的观点。油气田开发中多尺度问题主要包括油气藏多尺度描述、多尺度数据整合以及多尺度模拟。以致密砂岩气藏为例,探讨了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中的多尺度现象及其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及对策。指出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结构由基块孔喉、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组成,基块供气不足和储层损害是制约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多尺度传质理论大幅度提高传质效率,强调加强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全过程储层保护、采用最大储层接触面积(MRC)技术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途径。
康毅力李前贵张箭谢峰
关键词:多尺度油气藏裂缝
超破裂压力注气提高煤层甲烷产量和采收率
煤层甲烷的产出遵循'解吸—扩散—渗流'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影响煤层甲烷产出的因素和常规降压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破裂压力注气技术开发低渗煤层气的设想。研究表明,超破裂压力注气开发煤层甲烷的机理主要是:(1)降低甲烷分...
康毅力李前贵
关键词:煤层甲烷注气分压
文献传递
储层裂缝宽度应力敏感性可视化研究
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力环境变化引发的渗透率敏感性问题在裂缝性储层中表现尤为明显.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本质是有效应力增加不断压缩裂缝空间导致了储层渗流能力降低,因此,裂缝宽度应力敏感性与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同等重要.目前为...
张浩康毅力陈一健吴娟游利军李前贵
关键词:储层应力敏感性岩心可视化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气层应力敏感性综合研究被引量:59
2006年
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有效应力增加所带来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损害是导致气井产量快速递减的根本原因,故对应力敏感性损害机理研究能够为气层保护工作提供合理依据。在考虑岩石组分、裂缝、温度、含水饱和度和施压次数等因素的同时,对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指出随岩屑含量增加和温度升高,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增强,温度与有效应力联合作用使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更强,水的存在对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具强化作用;重复施压过程造成致密砂岩渗透率不断降低,裂缝岩样的渗透率应力敏感程度远大于基块;采用屏蔽暂堵储层保护工作液技术能够减轻致密砂岩气层的应力敏感性损害。
康毅力张浩陈一健李前贵游利军程秋菊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气层应力敏感性储层保护
高含酸性气碳酸盐岩气藏流体敏感性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对川东北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长兴组高含H,S及032的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敏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岩样速敏损害弱~强,水敏和盐敏损害中偏弱~极强,碱敏损害严重。岩石学分析揭示,川东北高含酸性气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伊利石、微晶石英、白云石、方解石、硫化钙等潜在损害物质。钻井完井液侵入会破坏储层各物质间的原始动态平衡,诱发储层损害。主要损害机理为:①储层流体pH增加引起黏土矿物以及微晶石英失稳;②碱液与微晶石英、长石、白云石反应生成硅酸盐、高岭石、水镁石等新矿相;③流体矿化度改变可降低伊利石微粒间的连接力;④硫化钙水解产生OH^-,过量的OH-与Ca^2+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沉淀;⑤储层含水饱和度和流体离子浓度改变,致使焦沥青脱附并在储层深部沉积;⑥硬石膏水化膨胀、分散运移。针对该气藏损害机理,可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以形成优质滤饼,有效降低储层流体敏感性损害。图5表2参10。
刘大伟康毅力李前贵雷鸣疏壮志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损害储层敏感性酸性气流体钻井完井
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被引量:18
2002年
煤岩特殊的孔隙结构及甲烷赋存和产出方式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此以六盘水地区亦资孔盆地二叠系煤岩气藏为对象 ,应用压汞和扫描电镜等手段 ,研究煤岩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结合煤岩学、敏感性及工作液损害评价实验 ,探讨了煤岩气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 ,煤岩中常见植物组织孔和气孔 ,裂缝发育 ,属双重孔隙介质 ,表现出很强的应力敏感性。工作液易通过天然裂缝系统侵入煤层中 ,导致裂缝内的固相沉积、水相圈闭和高分子处理剂吸附滞留损害。
李前贵康毅力徐兴华徐进
关键词:煤层气孔隙结构割理储层损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