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琼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方法除鞣质后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金丝桃素的含量变化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考察用不同方法检测除鞣质后金丝桃素的含量变化和收率,建立贯叶金丝桃良好的除鞣质方法。方法采用明胶沉淀法、改良明胶沉淀法及碱性醇沉法除鞣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金丝桃素含量变化和收率;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06mol/L Na2HPO4(7:1,V/V,H3PO4调至pH=6.5),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590nm,外标法计算。结果金丝桃素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94~0.776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1.29%(n=5);明胶沉淀法、改良明胶沉淀法和碱性醇沉法除鞣质后金丝桃素含量分别为0.092%,0.098%和0.093%,收率分别为70.15%,85.21%和89.16%。结论改良明胶沉淀法具有鞣质去除完全、金丝桃素含量较高、损失较少的优点,且方法简便易行,可应用于贯叶金丝桃提取物除鞣质处理。
- 李前琼王金林王晓利张俊松张德志
- 关键词:贯叶金丝桃金丝桃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三裂蟛蜞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三裂蟛蜞菊花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Grandiflorenic acid(4α-kaur-9(11),16-dien-19-oic acid,Ⅰ),6-异丁酰基-三叶拉色芹内酯(trilobolide-6-O-isobutyrate,Ⅱ),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Ⅲ),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16β,17-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Ⅳ),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Ⅴ)。
- 武美兰张德志徐庆军谢蓉蓉李前琼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金丝桃素提取物稳定性考察
- 2014年
- 目的考察金丝桃素提取物的稳定性。方法以金丝桃素和伪金丝桃素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光照、温度、抗坏血酸等因素对金丝桃素提取物短、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短期内,金丝桃素提取物在常温避光及加抗坏血酸条件下较稳定;光照能使提取物中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含量短时间内升高,然后开始下降;在高温条件下,提取物稳定性差。8周内,提取物在常温光照、常温避光及加抗坏血酸条件下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在低温避光条件下比较稳定。结论金丝桃素提取物应低温、避光保存。
- 王金林李前琼王晓利何利思张俊松张德志
- 关键词:金丝桃素稳定性
- 聚合物纳米微球制备金丝桃素
- 2014年
- 目的:利用聚合物纳米微球材料分离纯化金丝桃素。方法:采用PEK微球对金丝桃素提取物进行富集,运用PDCX微球纯化,通过ODS柱制备高纯度金丝桃素,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纯化工艺。采用HPLC测定金丝桃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006 mol·L-1Na2HPO4(7∶1,加H3PO4调pH 6.5),检测波长590 nm。结果:PEK微球对金丝桃素的静态饱和吸附量8.5 mg·g-1,解析率89.6%,经PEK微球动态柱富集的金丝桃素样品纯度3.2%,回收率89.9%;经PDCX微球纯化后,金丝桃素纯度33.0%,回收率80.1%;经ODS柱制备的金丝桃素纯度达91.6%,回收率86.7%。结论:该制备工艺高效、环保、经济,适用于金丝桃素等不稳定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王金林李前琼王晓利张俊松
- 关键词:金丝桃素贯叶金丝桃
- 博落回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9年
- 对博落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 武美兰张德志徐庆军谢蓉蓉李前琼
- 关键词:博落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三裂蟛蜞菊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三裂蟛蜞菊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花蟛蜞菊烯酸(grandiflorenic acid,4α-kaur-9(11),16-dien-19-oic acid,1)、1α-acetoxy-6α,9β-dihydroxy-4,10α-di methyl-5αH,7αH,8αH-endesm-3-en-8,12-olide(2)、1β-乙酰氧基-4α-羟基-6β-异丁酰氧基-9α-异戊酰氧基卤地菊内酯(1β-acetoxy-4α-hydroxy-6β-isobutyryloxy-9α-isovaleryloxyprostatolide,3)、16α-羟基对映贝壳杉烷-19-羧酸(16α-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4)、(3R,4R,6S)-3,4-二羟基薄荷烯[(3R,4R,6S)-3,4-dihydroxy-1-menthene,5]、6-异丁酰基三裂蟛蜞菊内酯(trilobolide-6-O-isobutyrate,6)、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7)、16β,17-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19-羧酸(16β,17-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10)、咖啡酸(caffeic acid,11)。结论除化合物6,7外,其他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和3均为新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三裂蟛蜞菊内酯A(trilobolide A)和1β-乙酰氧基-4α-羟基-6β-异丁酰氧基-9α-异戊酰氧基卤地菊内酯。
- 武美兰张德志徐庆军谢蓉蓉李前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