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宁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协科普专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宗教
  • 3篇进化论
  • 3篇法律
  • 2篇教育
  • 2篇科普
  • 2篇公众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德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困惑
  • 1篇道德修养
  • 1篇德育
  • 1篇修养
  • 1篇学生德育
  • 1篇艺术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艺术
  • 1篇真理
  • 1篇直面
  • 1篇实效

机构

  • 12篇北方工业大学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李亚宁
  • 7篇张增一
  • 1篇李志强
  • 1篇李肖
  • 1篇郑泉

传媒

  • 3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科学与无神论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探求
  • 1篇民主与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科普研究
  • 1篇科学探索与人...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大学生德育中的语言艺术被引量:2
2007年
语言是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载体。大学生德育的语言艺术对提高教育成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大学生德育语言艺术的界定和重要作用出发,阐述了大学生德育语言艺术的条件限定和其中几种重要的语言艺术。
李志强李肖李亚宁
关键词:德育语言艺术教育者受教育者
美国联邦法院对进化论争论的介入:“埃珀森案”剖析
2008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通过“埃珀森案”,科学与宗教经历了法庭上的较量之后,进化论最终得以名正言顺地重返课堂。本文试图通过展示埃珀森案的来龙去脉,揭示联邦法院在进化论与创世论争论中角色,揭示美国科学、法律与宗教之间复杂的关系。
李亚宁
关键词:宗教法律
科学研究中失败的价值
正确对待科学研究中失败的价值,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家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论述一些著名科学家对失败或失误的认识和评价,然后对于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失败或失误进行分类,讨论它们的价值和作用,接下来对造成这些失败或失误的认...
张增一李亚宁
论达尔文宗教观的演变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进化论对宗教信仰带来的严峻挑战,达尔文个人的宗教信仰问题也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以丰富的材料为基础,重点围绕着达尔文对物种变化的认识过程,以及发生在他生活中的有关重要事件,分析了达尔文宗教观的演变过程以及导致他放弃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达尔文对物种变化的认识促使了他在认识论上对宗教信仰产生怀疑,他父亲和爱女安妮的死则促使他完成了在道德上对基督教信仰的怀疑,而他晚年在信仰问题上的波动则与他顾及亲友的宗教情感有关。本文还揭示出,达尔文进化论是维多利亚时期信仰危机的结果,并且进一步加剧了这场危机。
张增一李亚宁
关键词:进化论基督教宗教
从后常规科学的视角看转基因技术争论被引量:1
2014年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推广给现代农业、医学和生物经济等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自从转基因技术问世以来,关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和极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本文从后常规科学的视角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争论,认为有关转基因技术的争论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科学观念的碰撞,是在常规科学框架下看待具有后常规科学特征的转基因技术的必然结果,并且认为后常规科学中的"扩大的同行共同体"和"延伸的事实"等概念为科学共同体传播具有不确定性的科技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公众参与科学讨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对促进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推进科学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郑泉李亚宁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科学共同体公众
科学研究中失败与错误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这句话对于追求和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家来说尤其合适。由于科学家往往是在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是向人类的未知领域发起挑战,是要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他们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切地告诉他们要寻找的答案是什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方法指导他们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犯错误或有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李亚宁张增一
关键词:科学家科学真理不确定性
把科技传播给公众:MIT案例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着重分析了MIT现有公众科技传播项目及其实施情况,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希望对贯彻落实《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张增一李亚宁
关键词:公众科普MIT
直面道德困惑,增强教育实效被引量:1
2007年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必须要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其中教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作用,营造良好的道德和法律氛围。
李亚宁
关键词:道德困惑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达尔文与《资本论》:澄清一个历史误传
2009年
关于达尔文拒绝马克思题献《资本论》这一流行多年的误传,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几位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澄清,我国学者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也对有关研究结论进行过评介,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缺乏关于澄清这一事件所进行的有关研究的资料,甚至在细节上偶有不准确之处。本文主要基于西方学者为澄清这一事件发表的核心研究论文,较为系统地对这一误传产生的背景及其被澄清的过程进行梳理,它将有助于人们全面地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受到启发或告诫。
张增一李亚宁
关键词:资本论
科学素质概念的演变被引量:5
2008年
对科学素质这一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揭示出它从一个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理念发展成全球化行动纲领的演变过程。"科学素质"概念在美国产生有着具体的历史背景,它作为一个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理念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内涵,这些关于科学素质概念的界定(包括美国的"2061计划")主要是指"学生的科学素质"或完成中学阶段学习后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对全民科学素质的概念,不同国家和组织、各国学者关于它的界定是不完全相同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历史和社会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
张增一李亚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