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遣明使记录看明朝地方在朝贡制度中的作用--以嘉靖年间宁波对日本贡使的接待为例
- 2013年
- 朝贡制度是一个由诸多环节组成的庞杂体系。地方在朝贡制度中的作用,从制度史的角度来看是处于朝贡制度末端的环节。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中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它恰恰是朝贡制度的起点,同时也是朝贡制度从文本落脚于现实的重要场域。日本遣明使关于其在中国朝贡经历的记录,反映出明代朝贡制度在现实中具体实施的情况,及其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做出的调整,为我们展现出朝贡制度流动多变的一面。
- 朱莉丽
- 关键词:朝贡制度
- 试析室町时代五山禅僧的中国观——以《善邻国宝记》所收外交文书为中心被引量:1
- 2009年
- 日本自大和时代实现国家统一之后,唯一向中国称臣的时期是室町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向明称臣的抉择源于其渴望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经济诉求,但在日本的知识分子中,对这一行为始终存着反对的呼声。通过对收录在《善邻国宝记》中的外交文书以及对文书做成者思想背景的一系列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室町幕府服务的日本知识分子们内心抱持着与中国平等的立场,所奉行的是"慕华"但不"事大"的外交理想。
- 朱莉丽
- 关键词:室町时代国书中国观
- 从“球案”看近代初期中日外交理念的差异被引量:6
- 2008年
- "球案"是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围绕琉球的归属权的争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看到亚洲古老的宗藩关系势必被时代所淘汰,处心积虑地要确立对中国的藩属国琉球的领土主权。这是日本对国际形势加以分析以及对近代国家观念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而中国清政府依然固守着宗藩关系的陈规,寄希望于西方国家体谅自己保卫属国的责任而干涉日本吞并琉球的行为。"球案"折射出近代初期中日外交理念的重大差异,这种外交理念的差异实质上反映了中日两国面对西方国际体系的冲击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及其迥异选择。
- 朱莉丽
- 关键词:宗藩体制国际公法
- 浅析日本室町时代足利幕府的对明认识及其政策被引量:4
- 2011年
- 日本在足利幕府统治时期,加入了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当时日本在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与中国不同步,使足利幕府与明朝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建交到断交、再到复交的过程。日本在文化上从曾经完全附属于汉文化圈逐渐走向独立,而在济上却因卷入东亚的钱货流通体系而导致对中国的依赖加强。在这一对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作用下,足利幕府对明朝的政策不时出现摇摆,在遵从华夷秩序的背后,隐藏着脱离华夷秩序的强烈诉求。
- 朱莉丽
- 关键词:东亚经济圈
- 围绕“己亥东征”的朝日交涉及其背后的明朝因素被引量:2
- 2015年
- 在14~16世纪由中日朝三国构成的东亚区域社会中,倭寇是一个影响三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透过"己亥东征"这一朝鲜针对日本倭寇的军事行动及其善后举措,我们一方面可见15世纪初中国、朝鲜、日本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围绕倭寇产生的高度相关性;另一方面得以了解当时卷入三国政治、军事冲突的一般中国百姓的生存状况。这些战争被掳人的经历,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时中、日、朝三国除战争外,在贸易、遣使、文化传播等多个层面的错综复杂的联系。
- 朱莉丽
- 关键词:明朝倭寇
- 日本遣明使笔下的江南城市生活——以对文人生活的刻画为中心
- 2013年
- 日本遣明使的出使日记,从域外观察者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明代中叶在上下互动(朝廷和地方)、内外互动(中国和外国)中的江南城市生活。遣明使与中国士人相近的教养背景和文化观念,使他们很自然地融入到城市的文人生活中。而他们所记录的士人阶层的衣食住行及社交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江南城市的经济水平、当地社会的传统、城市间物资流通的情况以及国家政令在地方实施的情况。
- 朱莉丽
- 关键词:文人
- 日本室町时代禅僧日记中的中国情报——僧侣、商人与东亚的信息传递被引量:1
- 2013年
- 明王朝主导的朝贡体制和海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当时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经济交往形态,同时引起此区域内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留存在日本室町时代禅僧日记中的中国信息,从多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在中日之间充当信息传递载体的人们,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中国的信息,如何将之传达给日本,之后又被日本人沿着怎样的途径去理解、传播,以及出现了什么样的误读和误传。这些材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后半叶东亚历史空间交流的场景。
- 朱莉丽
- 关键词:信息传递僧侣商人
- 何处是中华——历史上日本对“中华”概念的理解、阐释和运用
- 2016年
- 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的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儒家的天下观,以及作为其主要构成要素的华夷思想、中华思想等,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曾经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华"这一概念,不但在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同时显现出强烈的自国中心主义和文化优位主义的意味,而且代表了为东亚各国所公认的华夷秩序的顶点。深受华夷思想影响的历史上的日本,为了提升自己在以"中华"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中的地位,甚至登上这一序列的顶端,从自国的情况出发,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对自己有利的阐释。而在这些阐释背后,伴随着的是日本国家意识的成长及构建以自国为中心的地区秩序的需求,无疑,"中华"思想在东亚的传播以及各国对"中华"思想的运用,对东亚的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朱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