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5篇关节置换
  • 3篇置换术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2篇人工髋关节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术治疗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深部感染
  • 1篇矢状
  • 1篇矢状面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前
  • 1篇年龄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作者

  • 6篇徐栋梁
  • 6篇朱琦
  • 4篇李佛保
  • 4篇何沛恒
  • 3篇余世明
  • 3篇胡俊勇
  • 3篇刘建华
  • 2篇谭本前
  • 1篇傅明
  • 1篇何爱珊
  • 1篇盛璞义
  • 1篇廖威明
  • 1篇康焱
  • 1篇杨忠汉
  • 1篇杨远良
  • 1篇杨子波
  • 1篇邓炳锋

传媒

  • 3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443例初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并存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初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情况与年龄及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对本组进行的443例初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术前并存疾病发生情况,术前并存疾病数目与年龄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443例患者平均年龄64.57岁,平均住院时间21.07d,无术前并存疾病186例,有术前并存疾病257例,术前并存疾病最多有11种。术前并存疾病较常见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116例,26.2%),2型糖尿病(43例,9.7%),冠心病(27例,6.1%),脑中风后遗症(20例,4.5%),心律不齐(19例,4.3%),其他术前并存疾病(32例7.2%)。无术前并存疾病186例(42.0%),平均年龄61.47岁,平均住院时间18.50d;有一种术前并存疾病110例(24.8%),平均年龄62.64岁,平均住院时间20.92天;有两种术前并存疾病76例(17.2%),平均年龄69.25岁,平均住院时间23.76d;有两种以上术前并存疾病71例(16.0%),平均年龄70.66岁,平均住院时间25.15d。无术前并存疾病、有一种术前并存疾病、有两种术前并存疾病患者年龄依次增加,住院时间依次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两种以上术前并存疾病与无术前并存疾病、有一种术前并存疾病患者比较年龄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两种以上术前并存疾病与有两种术前并存疾病患者比较年龄和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常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心律不齐等疾病。随患者年龄增加,术前并存疾病数目增多,住院时间延长,高龄患者容易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术前并存疾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
朱琦徐栋梁何沛恒李佛保廖威明傅明杨忠汉何爱珊盛璞义康焱杨子波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共病现象年龄因素
正常中国南方汉族青年第2跖骨干轴线与踝关节中心的关系:激光瞄准定位可重复标准体位下肢X射线照片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常用到第2跖骨干轴线作为参照,其通过踝关节的位置还不明确。目的:确立一种新的激光瞄准定位可重复的标准体位下下肢X射线照片方法,分析正常中国南方汉族青年人第2跖骨干轴线与踝关节中心的关系。方法:志愿者分为3组:①采用新方法由同一操作者标记皮肤,指导拍片体位。②采用新方法由不同操作者标记皮肤,指导拍片体位。③用常规方法不标记皮肤拍片做对照。每位均照片2次。结果与结论:同一操作者与不同操作者操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29),均与常规方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前两组2次照片差值绝对值比对照组小,重复性比对照组高。使用新照片方法,在踝关节线水平第2跖骨干轴线到踝关节外缘的距离和到踝关节内缘的距离比值为1.06±0.882。在临床上可以认为第2跖骨干轴线经过踝关节中点。
朱琦徐栋梁何沛恒邓炳锋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小腿轴线定位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腿轴线定位仪,其整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其包括供病人站立的底座,底座上方固定有竖直布置的矢状面测量尺、布置在两侧的额状面测量尺、位于所述额状面测量尺之间并水平布置的踝距测量尺以及与踝距测量尺联接并在其上...
徐栋梁朱琦
文献传递
30年1459例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30年来所施行的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4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手术病例的一般特点。方法筛选出1973年1月~2009年7月30日30年间初次骨病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分析患者及病种构成情况,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病例共计1459例,男584例,女875例,双侧置换者104例,合计1563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22例,共424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037例,共1139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以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主(365例,占86.4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以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322例,占31.01%)为主。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显著(100.0%)、并发症少(3.3%),未见感染。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为治疗严重髋部疾患的确切有效手术,并发症少。
徐栋梁朱琦刘建华余世明胡俊勇李佛保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骨重建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用自体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患者共26例29髋,自体股骨头植骨23髋、自体髂骨取骨6髋。骨缺损以打磨的髋臼假体骨床半球面积计算,骨缺损最大者有1602mm2,最小390mm2,平均每例缺损874mm2。全部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2~3枚螺钉固定髋臼假体。临床评价采用Harris评分,X线观察移植骨愈合、骨和假体间骨长入和髋臼假体的稳定情况等。结果随访6个月~8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2±1.7)年,本组Harris评分平均从(52.2±16.7)分提高到(86.7±6.2)分(P<0.05)。所有病例髋臼假体稳定、周围无放射透亮影,假体髋臼骨面均有骨长入,移植骨愈合。X线片显示移植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为5.1个月。本组尚无术后翻修病例。结论采用自体骨进行结构性植骨或混合少量异体骨重建髋臼顶、前和后侧壁缺损(AAOS)髋臼缺损中Ⅱ、Ⅲ型缺损),经过近中期随访,移植骨全部愈合良好,获得满意的疗效。
徐栋梁李佛保朱琦余世明刘建华胡俊勇谭本前杨远良何沛恒
关键词:髋臼修复外科手术骨移植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病灶清创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5月,收治1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男5例,女8例;年龄56~78岁,平均62.5岁。置换术后7 d~1年2个月发生感染,中位时间14 d;发生感染至入院时间为8 d~4年6个月,中位时间21 d。均见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5例形成窦道,8例切口、引流口未愈合。分泌物引流口或窦道口皮肤缺损范围为5 mm×3 mm~36 mm×6 mm;分泌物引流通道或窦道深度为21~60 mm。11例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提示10例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发作,1例为结核。6例取分泌物培养,提示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例为阴性。彻底清创后,10例行白天冲洗和晚上持续VSD治疗;3例仅持续VSD治疗。结果 1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者VSD治疗时出血较多,停止负压吸引并加压包扎,第3天再次行VSD无大量出血。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4年5个月,平均2年11个月。10例患者经VSD治疗后7~75 d感染控制,平均43 d;假体均保留,无感染复发,创面愈合良好,疼痛缓解,关节功能良好。1例因负压区疼痛过敏难以忍受拒绝VSD治疗,感染控制无效行大腿中上段截肢;1例感染结核疗效不明显,取出假体后采用骨水泥填塞临时膝关节融合治疗;1例VSD治愈后9个月感染再复发,取出假体旷置、VSD治疗3周,1年4个月未复发。结论 VSD结合病灶清创术使深部创面引流充分,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复发率,最大程度保留假体。
徐栋梁朱琦何沛恒余世明胡俊勇刘建华李佛保谭本前李乔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