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琦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荧光
  • 3篇单分散
  • 3篇荧光性
  • 3篇荧光性能
  • 3篇球形
  • 2篇电弧喷涂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涂层
  • 2篇喷涂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均相
  • 2篇均相沉淀
  • 2篇发光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性能
  • 2篇LU
  • 2篇LU2O3
  • 1篇形貌
  • 1篇亚微米

机构

  • 10篇东北大学
  • 1篇沈阳工学院

作者

  • 10篇朱琦
  • 6篇孙旭东
  • 6篇李继光
  • 5篇李晓东
  • 3篇刘绍宏
  • 2篇陈建设
  • 2篇霍地
  • 2篇刘奎仁
  • 1篇柳泉
  • 1篇马鹏程
  • 1篇李金生
  • 1篇胥永
  • 1篇董宇
  • 1篇付仲超
  • 1篇曲姣
  • 1篇李思远
  • 1篇覃远航
  • 1篇董宇
  • 1篇何娇
  • 1篇陆振平

传媒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煅烧气氛对Y_2O_3纳米粉体性能的影响
2015年
分别研究了在O2气氛或H2气氛下煅烧预处理,对Y2O3粉体性能的影响。用BET、XRD、SEM和TMA对粉体形貌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气氛不仅会影响粉体颗粒尺寸,也同时会影响到粉体的团聚状态;O2煅烧后粉体为纯立方相Y2O3,粉体颗粒近似球形,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好的分散性,等升温速率烧结时具有较低的最大收缩速率温度;H2气氛下在大于1 050℃对粉体煅烧,不仅粉体颗粒尺寸显著长大,同时粉体颗粒也会发生严重的团聚。在O2气氛下1 100℃煅烧的粉体颗粒尺寸约80 nm,同时团聚系数也最小,更有利于获得易烧结的Y2O3粉体。
付仲超李晓东何娇朱琦李继光孙旭东
关键词:Y2O3纳米粉体烧结性稀土
铕掺杂氧化镧纳米荧光材料的水热合成及性能表征被引量:7
2013年
以La2O3、Eu2O3和氨水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La0.95Eu0.05)(OH)3一维纳米线前驱体,并经适当煅烧制备了(La0.95Eu0.05)2O3红色荧光粉。系统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氢氧化物纳米线具有多晶构造、表面平滑且结晶良好,其长度和直径分别约为800~1000 nm和40~50 nm。该氢氧化物前驱体于800℃以上煅烧可分解为结晶良好的氧化物,且所得氧化物荧光粉在288 nm电荷转移带激发下于约630 nm处呈现鲜艳的红色荧光发射,归属于Eu3+的5D0→7F2跃迁。
王雪娇朱琦李继光
关键词:一维材料水热合成
基于单元共取代策略调控Mn^(4+)/Pb^(2+)掺杂LaAlO_(3)荧光材料的晶格环境与发光性能研究进展
2023年
LaAlO_(3)属于典型的畸变钙钛矿结构,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较宽的带隙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是一种优良的发光基质。Mn^(4+)和Pb^(2+)的发光性能与其所处的微观配位环境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调控晶格环境优化其发光性能。本文综述了调控Mn4+的零声子线(Zero‐phonon line,ZPL)发射和Pb^(2+)的发光性能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单元共取代对晶体结构和Mn^(4+)、Pb^(2+)的发光性能的影响,详尽分析了激活离子的晶格环境与发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卢思瑜李思远朱琦
Lu2O3和Lu2O3:Eu3+单分散球形粉体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马畅李晓东董宇刘绍宏朱琦李继光霍地孙旭东
关键词:均相沉淀前驱体荧光性能
(Y_(0.95)Eu_(0.05))_2O_3亚微米球、微米板片的选择合成及荧光性能的形貌依存性(英文)
2012年
采用先水热合成(150°C,12h)、后煅烧(1000°C)来实现(Y0.95Eu0.05)2O3亚微米球形和微米板片红色荧光颗粒的形貌可控合成。通过XRD、FT-IR、FE-SEM和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尿素与Y+Eu的摩尔比由10增大至40~100,得到的前驱体由碱式碳酸盐亚微米球转变为碳酸盐微米片;经1000°C煅烧所得氧化物能够继承前驱体的形貌特征;板片二维形貌的限制内部晶粒自由生长,使更多的(400)晶面暴露在板片颗粒表面;在250nm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颗粒的荧光发射峰位及荧光不对称因子[I(5D0→7F2)/I(5D0→7F1),~11]均与颗粒形貌的相关性不强,但荧光强度呈现明显的形貌依存性;微米板片颗粒的尺寸大,从而其比表面积小,因此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微米板片在~613nm处的荧光强度为球形颗粒的~1.33倍)。
朱琦李继光胥永李晓东孙旭东
关键词:光谱学
电弧喷涂法制备Zn-Al-Mg-RE-Si非平衡组织涂层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电弧喷涂法,用Zn-Al-Mg-RE-Si粉芯丝材制备非平衡组织涂层,通过铜醋酸加速盐雾(CASS)试验、失重试验、XRD、SEM、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来研究Zn-Al-Mg-RE-Si非平衡组织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表明:制备的Zn-Al-Mg-RE-Si涂层是形似玻璃态的非平衡组织涂层,但并非非晶态,涂层具有自封闭效果,且腐蚀初期涂层表面形成的致密腐蚀产物层能够阻缓腐蚀的继续,其腐蚀速率明显低于正常涂层;Zn-Al-Mg-RE-Si非平衡组织涂层较正常涂层的腐蚀电位更正,腐蚀电流密度约是正常涂层的1/2,其电化学反应电阻Rt是正常涂层电化学反应电阻的2倍。Zn-Al-Mg-RE-Si非平衡组织涂层较正常涂层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能。
刘奎仁朱琦马鹏程陈建设
关键词:电弧喷涂耐蚀性
硬脂酸盐熔融法合成(Y,Lu)AG:Ce荧光粉及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硬脂酸盐熔融新方法合成了[(Y1-xLux)1-yCey]3Al5O12固溶体荧光粉(x=0?0.5,y=0.005?0.03),并通过XRD、SEM、BET和PL-PLE等方法对该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纯相石榴石在800℃的低温下即可生成,而不经过YAM和YAP中间相。煅烧所得[(Y1-xLux)1-yCey]3Al5O12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并在455 nm蓝光激发下于544 nm附近呈现最强黄光发射。粉体的发光强度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归因于结晶度提高和表面缺陷减少。发现Ce3+的荧光猝灭浓度为1.5%,猝灭机制为Ce-Ce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和晶格缺陷。发现发射峰位随Ce3+含量增加而红移,而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随Lu3+含量增大而蓝移,归因于Ce3+离子5d激发态能级重心移动和晶体场劈裂的共同作用。
李金生孙旭东李晓东刘绍宏朱琦
关键词:发光性能
Eu^3+掺杂Y2O3单分散红色荧光球形颗粒的尺寸可控合成与荧光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结合籽晶法和添加矿化剂硝酸铵,通过均相沉淀合成和后续煅烧实现了(Y,Eu)_2O_3单分散球形颗粒(直径范围110~550 nm)的可控合成。通过XRD、FE-SEM、TEM和PLE/PL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发现采用籽晶法和添加矿化剂硝酸铵可以促进球形颗粒长大。碱式碳酸盐前驱体经600℃煅烧分解为立方晶(Y,Eu)_2O_3,且经1000℃煅烧后(Y,Eu)_2O_3依然继承球形形貌特征。所得多晶(Y,Eu)_2O_3球形荧光颗粒在242 nm激发下于615 nm处呈现最强红色荧光发射(Eu^(3+)的~5D_0→~7F_2跃迁)。荧光粉的荧光性能呈现明显的尺寸依存性。增大球形颗粒尺寸减小了荧光寿命(1.15~1.57 ms)和荧光不对称因子[I(~5D_0→~7F_2)/I(~5D_0→~7F_1)],但增强了荧光发射强度。
曲姣朱琦李继光孙旭东
关键词:荧光性能氧化钇
电弧喷涂法制备高耐蚀合金涂层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铸熔拉拔直接制备Zn–Al–Mg合金丝材,采用电弧喷涂法制备出Zn–Al–Mg合金涂层,由铜醋酸加速盐雾试验和失重试验研究了Zn–Al–Mg合金涂层的耐蚀能力,并考察了涂层采用封孔处理后的耐蚀能力。运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涂层中Mg元素含量对涂层耐蚀性的影响,分析了腐蚀过程中涂层的电化学特性,最终确定了一种耐蚀性能优异的合金涂层-Zn18Al0.5Mg。
朱琦陆振平柳泉覃远航陈建设刘奎仁
关键词:电弧喷涂失重耐蚀性
Lu_2O_3和Lu_2O_3:Eu^(3+)单分散球形粉体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Lu(NO3)3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镥盐前驱体,研究Lu3+浓度、尿素/Lu3+摩尔比R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95℃时,低Lu3+浓度有利于单分散球形粉体的合成,并且适当的调整R值可将单分散球形颗粒尺寸控制在180~270 nm之间。在此基础之上,研究Eu3+掺杂Lu2O3单分散球形荧光粉体的合成,探讨了Eu3+的掺杂量(1%,3%,5%,7%,9%(原子分数))及煅烧温度(600~1200℃)对颗粒形貌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的掺杂使所得(Lu,Eu)盐前驱体颗粒尺寸远小于单纯的Lu盐前驱体,且Eu含量对荧光粉的荧光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荧光淬灭浓度为5%。在考察的煅烧温度范围内,荧光粉的荧光强度随煅烧温度的提升而增强。
马畅李晓东董宇刘绍宏朱琦李继光霍地孙旭东
关键词:LU2O3均相沉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