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玉周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象
  • 3篇环流
  • 3篇次级环流
  • 2篇地图
  • 2篇雨凇
  • 2篇霜冻
  • 2篇气候
  • 2篇晚霜
  • 2篇晚霜冻
  • 2篇网络
  • 2篇网络地图
  • 2篇西南急流
  • 2篇急流
  • 2篇城市
  • 2篇春季
  • 1篇低涡
  • 1篇低压槽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数据
  • 1篇东亚季风

机构

  • 15篇河南省气象科...
  • 5篇河南省气候中...
  • 3篇河南省人工影...
  • 2篇河南空管分局
  • 2篇河南省气象局
  • 1篇郑州市气象局

作者

  • 15篇朱玉周
  • 4篇刘和平
  • 4篇侯春梅
  • 3篇魏璐
  • 3篇郭学峰
  • 2篇张永涛
  • 2篇代佩玲
  • 2篇张楠
  • 2篇程家合
  • 1篇鲁亮
  • 1篇王红兴
  • 1篇潘攀
  • 1篇巍璐
  • 1篇张晓娟
  • 1篇杨芳
  • 1篇郭学锋
  • 1篇姚胜
  • 1篇吕小萍

传媒

  • 7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11年第...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一次雨凇天气过程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Micaps和NCEP资料,对2008年1月10~11日河南出现的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发现:此次低温、雨雪、雨凇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地面强冷空气和高空低值系统共同影响产生的;雨凇天气发生前期豫中、豫中东...
鲁坦朱玉周巍璐邵宇翔邵振平李昊
关键词:逆温雨凇次级环流西南急流
文献传递
郑州市城市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郑州城市生态站与郑州国家基准气候站2004-2007年的温、湿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郑州城市干、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结果发现:郑州城市热岛强度秋季大于春季,日变化则具有夜间强、白昼弱的特点;干岛强度同样是秋季大于春季,日变化特点也为夜间强,白天弱。
刘和平朱玉周代佩玲姚胜侯春梅张素霞
关键词:城市气候
河南省一次区域暴雪和雾凇天气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NCEP资料,对2006年2月26-27日河南省出现的区域暴雪过程进行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诊断分析,并对暴雪过后出现的雾凇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的西南急流以及低层偏东风水汽输送,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暴雪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暴雪区与700hPa等sθe线密集带和散度高值区对应;雪后转晴以及850 hPa暖平流,为豫北雾和雾凇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暖平流和冷下垫面条件。
鲁坦乔春贵谷秀杰巍璐朱玉周
关键词:暴雪环流形势次级环流雾凇
不利天气对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
本文介绍了城市群概念、中原城市群发展概况及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的重要性,分析各种不利天气对交通的影响,探索了应对不利天气的交通气象的服务方法。
刘爱香朱玉周程家合
关键词:城市群气象服务
文献传递
郑州市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1961-2007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市霾天气时空分布及相应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郑州市霾日数月、季变化表现为1月最多,8月最少;10月至翌年3月霾日数占全年的75%。年霾日数呈阶梯式上升趋势,60年代年平均霾日数6.6个,与本世纪初年平均霾日数的81.1个相差75个。霾天气发生时,多为正变压、负变温;相对湿度在20%-59%之间;风速<3 m.s-1,风向在NE-ESE-S范围内概率较大。
代佩玲刘和平朱玉周侯春梅郭学锋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象要素
一次影响河南的西南涡演变及造成的暴雨分析
2010年
利用MICAPS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一次典型东北路径移动西南涡演变及产生的致洪暴雨进行研究。通过对低涡的生成源地、环流特征、移动路径、强度变化、生命史及所形成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影响低涡致洪暴雨的天气系统配置,为影响河南地区的低涡及致洪暴雨预报提供依据。
魏璐鲁坦张楠朱玉周郭学峰
关键词:西南低涡致洪暴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
2008/2009年冬季北极涛动对河南冬季干旱的影响分析
2010年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2009年冬季河南干旱主要发生时段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干旱缓解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干旱发展主要阶段,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欧亚中高纬度环流长时间维持阻塞形势,东亚冬季季风偏弱,印缅槽区被反气旋控制,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东,欧亚地区环流异常长时间维持导致河南发生干旱。2009年2月大气环流发生转变,北极涛动转为负位相,有利于高纬度冷空气南下,低纬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抬向内地输送水汽,在冷空气与水汽条件配合下,河南2月份经历多次降水过程,旱情得以缓解。
朱玉周程家合张楠潘攀魏璐吕小萍
关键词:干旱北极涛动东亚季风
河南省一次雨凇天气过程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Micaps和NCEP资料,对2008年1月10~11日河南出现的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发现:此次低温、雨雪、雨凇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地面强冷空气和高空低值系统共同影响产生的;雨凇天气发生前期豫中、豫中东...
鲁坦朱玉周巍璐邵宇翔邵振平李昊
关键词:雨凇次级环流西南急流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河南省一次雨凇天气过程分析
鲁坦朱玉周巍璐邵宇翔邵振平李昊
郑州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冬季持续污染过程的气象机理分析被引量:35
2009年
利用2004-2008年郑州市环境监测站所监测的SO2、NO2、PM10日平均浓度资料及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郑州市近5 a的空气质量状况与特征,并以2006年12月份的2次持续性污染过程为例,分析了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郑州市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节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冬季均压场中持续多日风速小、近地面层出现逆温层是造成郑州市出现持续污染事件的主要气象条件,持续性污染过程往往因受冷空气的影响而结束。
朱玉周刘和平郭学峰侯春梅
关键词: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物气象条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