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物
  • 4篇林生地霉
  • 4篇菌病
  • 3篇动物实验
  • 3篇分离株
  • 2篇动物实验研究
  • 2篇真菌病
  • 2篇头皮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念珠菌病
  • 2篇接种途径
  • 1篇血液
  • 1篇真菌感染
  • 1篇症状
  • 1篇人头皮
  • 1篇上皮
  • 1篇实验室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朱海军
  • 6篇林元珠
  • 6篇朱敬先
  • 3篇高顺强
  • 2篇张金艳
  • 1篇万力
  • 1篇汪贵娥
  • 1篇王启明
  • 1篇白逢彦
  • 1篇袁永贵
  • 1篇张国强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7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2007年
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扩大,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常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显微镜涂片检查和培养方法,存在阳性率低、培养周期长等缺点,要获得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出现的免疫病理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对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朱海军朱敬先林元珠
关键词:真菌病实验室
葡萄牙念珠菌致老年人头皮念珠菌病1例
患者男,78岁,头顶部红色丘疹4年余,出现红斑、结痂2个月。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一绿豆大小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行任何诊治。2个月前原丘疹表面结黄褐色痂,周围出现红斑。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30年,白癜风病史...
林元珠朱敬先朱海军王启明张金艳白逢彦
文献传递
葡萄牙念珠菌致头皮念珠菌病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78岁,因头顶部红色丘疹4年余,出现红斑、结痂2个月于2007年7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一绿豆大小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行任何诊治。此后皮损无明显增大,无渗出、结痂等变化。2个月前原丘疹表面结黄褐色痂,周围出现红斑,曾在外院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示:日光性角化可能性大,未给予治疗。该病理切片经我院病理科会诊,见鳞状上皮过度角化,上皮下纤维黏液样变性。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30年,白癜风病史60年,无身体其他部位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史。
朱敬先朱海军王启明林元珠张金艳白逢彦
关键词:念珠菌病头皮红色丘疹糖尿病史鳞状上皮自觉症状
接种途径对实验性小鼠林生地霉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接种途径对小鼠林生地霉感染的影响。方法:制备林生地霉细胞悬液,分别通过皮下、腹腔及静脉注入免疫抑制的昆明小鼠体内,观察各组小鼠感染后死亡情况。取其脏器组织做林生地霉培养,计算组织载菌量。结果:三种接种途径比较,其小鼠的死亡率和组织载菌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脏的组织载菌量在腹腔、静脉接种组分别为(134.40±22.56)个/mg、(174.67±24.71)个/mg,均高于其他脏器(P<0.05)。结论:通过皮下、腹腔及静脉注射林生地霉均可致小鼠发生系统性感染,不同的感染途径其致病力不同。脾脏是林生地霉最易感染的脏器。
朱海军朱敬先高顺强林元珠袁永贵
关键词:林生地霉小鼠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林生地霉(Geotrichum silvicola)为新近发现的一种罕见地霉,首次从巴西果蝇和印度柞蚕幼虫身上分离出来[1]。2002年,我科从一例脓癣患儿的皮损中分离得到一株林生地霉,首次证实该菌可以感染人类[2...
朱海军
关键词:林生地霉动物实验接种途径免疫状态
文献传递
林生地霉皮损分离株和血液分离株致病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林生地霉皮损分离株和血液分离株的致病性。方法制备林生地霉细胞悬液,通过尾静脉注入不同免疫状态的昆明小鼠体内,观察各组小鼠21天内的平均存活天数和10日内的肾脏组织载菌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林生地霉感染后免疫抑制小鼠从感染后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而免疫正常小鼠在21天内均无自然死亡。在同一免疫状态下,皮损分离株组和血液分离株组比较,小鼠平均存活天数和肾脏组织载菌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无论是皮损分离株还是血液分离株,免疫抑制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明显短于免疫正常小鼠(P<0.01),同时免疫抑制小鼠的肾脏组织载菌量亦明显高于免疫正常小鼠(P<0.01)。结论不同来源的林生地霉菌株在相同免疫状态下致病性无显著差异;而不同的免疫状态其致病性不同。
朱敬先朱海军高顺强林元珠
关键词:林生地霉动物
短帚霉对小鼠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致病性,探讨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经皮下、腹腔、静脉途径注射短帚霉菌悬液,对处死及自然死亡小鼠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逆培养,观察小鼠生存率。结果正常皮下组和免疫抑制皮下组仅在接种部位出现脓肿,不引起播散性损害;不同免疫状态的腹腔组和静脉组小鼠早期就出现各脏器的播散感染。组织病理学和逆培养均阳性。免疫抑制组小鼠有自然死亡。结论短帚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条件致病菌。
万力张国强汪贵娥朱海军
关键词:真菌病动物实验组织病理学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接种途径对小鼠林生地霉感染的影响及其不同接种途径下各脏器的感染程度。方法:根据接种途径的不同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皮下接种组、腹腔接种组及静脉接种组,各为20只。将保存的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转种活化后,制成菌悬...
朱敬先朱海军高顺强林元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