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泽奇

作品数:128 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建筑科学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水利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2篇洞室
  • 27篇地下洞室
  • 25篇地震
  • 21篇隧道
  • 19篇盾构
  • 18篇洞室群
  • 16篇地下洞室群
  • 14篇岩体
  • 13篇盾构隧道
  • 13篇岩石力学
  • 13篇围岩
  • 12篇大型地下洞室
  • 12篇大型地下洞室...
  • 11篇地震响应
  • 11篇水电
  • 11篇水电站
  • 10篇电站
  • 9篇管片
  • 9篇边坡
  • 8篇光纤

机构

  • 125篇中国科学院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华北水利水电...
  • 6篇中铁第四勘察...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中交第二公路...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长江科学院
  • 3篇天津大学
  • 3篇黄河勘测规划...
  • 3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2篇浙江中科依泰...
  • 2篇攀钢集团矿业...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128篇朱泽奇
  • 79篇盛谦
  • 30篇冷先伦
  • 23篇陈国良
  • 16篇张勇慧
  • 14篇朱付广
  • 12篇张玉敏
  • 11篇张占荣
  • 10篇崔臻
  • 9篇刘世伟
  • 8篇付晓东
  • 7篇周永强
  • 7篇陈健
  • 5篇杨继华
  • 5篇刘继国
  • 5篇杨艳霜
  • 4篇王帅
  • 4篇刘晓敏
  • 3篇曾亚武
  • 3篇周兴涛

传媒

  • 22篇岩土力学
  • 16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长江科学院院...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数学物理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公路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外公路
  • 1篇隧道建设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3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拟静力法的地下洞室群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以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研究背景,通过有限元程序Phase2建立13号机组剖面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弹塑性本构关系,采用拟静力法研究了在不同地震加速度作用下洞室群的变形及应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输入方向下,洞周各关键点的位移、应力及洞室边墙相对位移变化不同,在-0.34 g的地震加速度作用下,尾调室顶拱的位移及上下游边墙的相对位移分别达到34.5 cm、12.2 cm,在0.34 g的地震加速度作用下,尾调室顶拱出现了较大的应力集中,其中最大主应力增加了12.8 MPa,会对尾调室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张玉敏杨继华崔臻朱泽奇
关键词:地下厂房地震响应拟静力法
层状岩坡变形破坏及其治理的离散元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某大型水电站为顺倾层状人工高边坡,坡体软弱层面、断层、节理和后缘陡倾卸荷张裂隙对坡体稳定性影响大,在自上而下的挖坡过程中,局部坡体发生了失稳座滑。本文分析了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岩体结构特征,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了在滑坡体上继续挖坡,坡体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形态;另根据坡体变形破坏机理及后续开挖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形态,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优化了边坡预应力锚杆和抗滑桩的工程加固支护措施,确保了边坡稳定,监测表明,后续坡体开挖及开挖完成后未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迹象。
景锋冷先伦朱泽奇
关键词: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
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二维位移反分析
论述了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二维位移反分析方法。对龙滩水电站左岸岩质边坡1-1剖面进行地质概化、施工开挖分区和开挖扰动分区,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试验和现场实测资料,确定待反演得参数和取值范围,通过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与神...
张勇慧盛谦冷先伦朱泽奇
关键词:边坡工程位移反分析
文献传递
改进的遍布节理模型及其在层状岩体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显式有限差分程序FLAC3D,针对层状岩体建立了可以考虑其横观各向同性变形特性的遍布节理模型。通过FLAC3D程序的预留接口导入程序,将该改进的遍布节理模型中植入FLAC3D动态链接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层状岩体变...
朱泽奇盛谦梅松华张占荣
关键词:层状岩体岩体节理围岩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频域分析方法在层状节理岩体波动问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考虑波的多次反射,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一维波在层状节理岩体中的传播问题。首先基于波动理论、线性位移不连续模型在频域内建立一维波沿多条平行节理传播的总体传递矩阵,结合边界条件解得层状节理岩体中一维波传播的频域解,然后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将频域解过渡到时域解,最后运用上述方法研究了SV波在不同间距、不同条数节理组处的传播,并与离散元程序UDEC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节理间距增大,位移透射系数|TN|(透射波与入射波振幅比值)的变化趋势呈现上升、下降、平稳3个阶段;在透射系数|TN|呈上升阶段的节理区间内,透射系数|TN|对节理条数依耐性很小;通过与UDEC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求解方法是可行的。
王帅盛谦朱泽奇周春梅
关键词:应力波离散傅里叶变换频域
基于裂隙网络有限元的地下洞室围岩锚杆支护作用分析
具有裂隙网络模拟功能的有限元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岩体结构及其变形破坏特征.本文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施工期开挖揭示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建立尾调室局部范围岩体的裂隙网络模型,对比无支护条件和不同锚杆支护方案下的裂隙围岩变形,分析...
朱泽奇盛谦张玉敏马行东
关键词:水电站地下洞室锚杆支护围岩变形
文献传递
隧洞围岩应力开挖扰动特征与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为研究实例,对引水隧洞掌子面推进过程中的围岩应力状态和主应力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地质数据处理中的"极点图"表现方法和断裂力学应力状态参数应力三维度,来描述主应力轴的旋转变化规律和应力状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掌子面推进,掌子面前方的围岩主应力轴方向调整具有一定共性,均表现为最大、最小主应力以一定交角指向临空面,中间主应力近似平行临空面,隧洞围岩应力状态由三轴受压状态转化至双轴压缩或单轴压缩状态.最后,根据应力三维度随开挖进尺的变化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将隧洞围岩开挖应力扰动区分为强应力扰动区和弱应力扰动区,分析了各扰动区的应力扰动特征和规律,相关结论与认识对于围岩开挖扰动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朱泽奇盛谦周永强刘继国宋康林
关键词:引水隧洞围岩开挖扰动
水力耦合作用下玄武岩启裂机制与临界水压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岩石在水力耦合作用下的启裂机制,针对溪洛渡玄武岩开展了水力耦合三轴试验与声发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峰值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典型的硬脆性行为;当围压保持不变时,其峰值强度随初始水压增大而逐渐降低,同时硬脆性减弱。声发射测试结果表明:玄武岩在水力耦合作用下的裂纹启裂为张拉破坏,在裂纹稳定扩展阶段以张拉破坏为主,以剪切破坏为辅,且这些破坏均主要发生在岩石中部;在裂纹非稳定扩展的峰后阶段,岩石破裂以剪切破坏为主。在玄武岩启裂机制认识的基础上,基于单一圆孔理论推导得到水力耦合条件下岩石裂纹启裂的临界水压破坏准则,并将其引入玄武岩水力耦合三轴试验数值仿真,分析了玄武岩水力耦合破坏过程与水压分布规律,验证了临界水压破坏准则的合理性,对于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破坏过程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朱泽奇田铠玮徐启钟崔岚盛谦
关键词:玄武岩声发射
水下盾构隧道壁后浆液渗透扩散影响因素及扩散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浆液的渗透扩散特征是研究注浆效果以及管片受到影响的重要依据。从微观结构上详细分析了影响浆液扩散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渗透扩散注浆压力分布计算模型,并研究了不同注浆压力和地下水压力条件下浆液扩散特征以及浆液对管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浆液的渗透扩散伴随着通道内结构拱的形成与破坏过程,地下水、通道截面形态、泥浆颗粒大小以及水灰比对结构拱的形成影响不同,而注浆压力对结构拱具有破坏作用;泥塞和结构拱的形成即为土体结构对浆液颗粒的过滤,滤过效应对浆液的渗透扩散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下水压力与浆液扩散范围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地下水压力与浆液对管片产生的压力之间呈线性负相关;注浆过程中应当考虑浆液对管片产生的影响,防止管片损伤破坏。
龚彦峰唐曌唐曌明冬雨盛谦
关键词:壁后注浆影响因素注浆压力地下水压力
岩石卸荷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基于围压卸荷试验,对岩石的卸荷力学特性和本构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卸荷条件下岩石的强度特征、变形规律和破坏模式与加载状态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通过围压卸荷试验可以发现,卸荷条件下岩石张性裂缝发育,扩容显著,通常呈张剪性破坏,且卸荷速率、围压和应力路径等因素均对其变形破裂机制有着较大的影响。卸荷条件下岩石的本构模型通常分为唯象学本构模型和细观力学本构模型,唯象学模型忽视了岩石卸荷渐进破坏的演化机制,细观力学本构模型则未考虑微裂纹群及数学简化引起的误差等,这些问题使得未来的卸荷岩石力学研究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李建贺盛谦朱泽奇牛利敏阮航
关键词:岩石力学卸荷试验本构模型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