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法武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战争
  • 2篇和谈
  • 2篇封贡关系
  • 2篇朝贡
  • 1篇调适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文明
  • 1篇社会伦理
  • 1篇社会伦理观
  • 1篇神宗
  • 1篇清初
  • 1篇壬辰
  • 1篇壬辰战争
  • 1篇中日关系
  • 1篇立场
  • 1篇鲁班
  • 1篇伦理
  • 1篇伦理观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3篇枣庄学院

作者

  • 7篇朱法武

传媒

  • 2篇东岳论丛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
中琉传统封贡关系自明初建立以来,存续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其间,明清王朝与琉球逐步建立、发展起密切的封贡关系。同时,双方的封贡关系也先后遭遇日本、西方势力等外力的冲击,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明...
朱法武
关键词:封贡关系调适
文献传递
清初中琉交涉及封贡关系的确立--兼论清初封贡关系的特点
2009年
清代初期,清王朝谋求构建以其为中心、涵盖周边国家的封贡体制。而就此体制与琉球的交涉中,清廷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琉球出于对本国安全及贸易利益的考虑,对清廷的交往要求显现出犹豫观望的立场,在清廷、南明政权之间及在三藩之乱中采取等距离外交的策略。直到清王朝的统治完全确立后,方才同清建立了稳固的封贡关系。清琉交涉也反映了清初封贡体制的建立特点。
朱法武
春秋战国时期的枣庄群贤被引量:1
2012年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皆较为发达的枣庄地区,诞育出鲁班、滕文公、孟尝君、冯驩、毛遂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在政治、外交及科技文化上都多有建树,对枣庄的地域文化性格、人文精神的形塑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法武
关键词:鲁班孟尝君
论明神宗与援朝御倭战争被引量:3
2010年
16世纪末发生在明、朝、日之间的援朝御倭战争是东亚朝贡体制下的重要事件,对明、朝、日三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争过程中,明神宗的决策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而其在战争、议和之间立场的摇摆不定与他的外交理念、对形势的把握、个人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战争进一步恶化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形势,但对明神宗的作用应该加以肯定。
朱法武
关键词:明神宗和议朝贡体制
明援朝御倭战争与中日关系
明神宗万历时期的援朝御倭战争是一场关系中、日、朝三国,规模空前的战争,是明后期对外关系的重大政治事件,对三国的内政外交及其未来走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亚的国际关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嬗变.开展和加强对这次战争的研究,有助于...
朱法武
关键词:朝贡体系战争和谈中日关系
文献传递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界域的新拓展——“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08年
朱法武
关键词:儒家文明界域社会伦理观
壬辰战争中朝鲜对中日议和立场探析被引量:7
2010年
壬辰战争中,中日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和谈,和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朝鲜李朝政府出于与日本的尖锐矛盾及自身的民族利益,对和谈是坚决反对的。但在和谈过程中,基于当时的战争态势、和谈进程的曲折及中日双方的矛盾,其立场又不断进行着游移、变化和调整,表现了其外交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紧密结合,即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实用主义态度。
朱法武
关键词:壬辰战争和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