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曙光

作品数:30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肝移植
  • 10篇细胞
  • 9篇肝癌
  • 8篇术后
  • 6篇乙型
  • 6篇复发
  • 5篇移植术
  • 5篇移植术后
  • 5篇乙型肝炎
  • 5篇肝炎
  • 5篇肝移植术
  • 5篇肝移植术后
  • 4篇免疫
  • 4篇肝癌肝移植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衰竭
  • 3篇排斥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机构

  • 3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朱曙光
  • 22篇李华
  • 16篇陈规划
  • 14篇杨扬
  • 8篇张英才
  • 8篇周熠
  • 7篇张剑
  • 7篇汪根树
  • 7篇汪国营
  • 7篇叶林森
  • 6篇易述红
  • 5篇傅斌生
  • 5篇张琪
  • 4篇唐晖
  • 3篇张彤
  • 3篇姚嘉
  • 3篇刘炜
  • 3篇赵辉
  • 3篇吴小材
  • 3篇姜楠

传媒

  • 7篇中华肝脏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2012中国...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在中国乙型病毒感染的患者中,慢加急性肝衰竭往往预后较差。多种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指标都已经被广泛用于预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并且淋巴细胞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仅有极少数研究揭示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与慢加急性...
崔瑞文朱曙光袁泽南周熠李华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肝脏移植
腹腔镜下次全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
2022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次全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7月-2021年11月75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亢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次全脾切除术(LSS)9例,采用倾向性匹配方法按1∶1匹配选取9例腹腔镜全脾切除术(LTS)9例,比较二者的近期疗效。结果LSS和LTS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第7天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术前相比均升高(LSS组:t_(白细胞)=-6.72,t_(血小板)=-8.59;LTS组:t_(白细胞)=-10.00,t_(血小板)=-24.63,P均<0.05),且LSS组均低于LTS组(t_(白细胞)=-2.26,t_(血小板)=-3.71,P均<0.05)。LSS组术后第7天外周血CD4+/CD8+比值升高(t=-0.95,P>0.05),LTS组术后第7天外周血CD4+/CD8+比值降低(t=2.64,P<0.05),LSS组明显高于LTS组(t=3.34,P<0.05);LSS组术后第7天血清IgM降低(t=1.54,P>0.05),促吞噬肽升高(t=-0.23,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S组术后第7天血清IgM和促吞噬肽降低(t_(IgM)=4.89,t_(促吞噬肽)=2.59,P均<0.05),LSS组术后第7天血清IgM和促吞噬肽高于LTS组(t_(IgM)=3.89,t_(促吞噬肽)=2.57,P均<0.05)。结论L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亢安全有效,近期疗效优于LTS。
陈浩琦王小文李洋余振宇朱文峰吕韵朱曙光叶林森陈规划汪根树
关键词:全脾切除术腹腔镜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
脂多糖诱导小鼠肝癌YAP表达及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脂多糖(LPS)诱导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方法建立野生型(WT)、YAP基因敲除(YAP-HKO)、YAPWT C57BL/6小鼠肝癌模型,随机选取4只WT小鼠作为LPS组,予每天腹腔注射LPS 5 mg/kg;另选4只作为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为验证YAP的作用,设置YAP-HKO小鼠组及其同窝YAP-WT小鼠组,每组各4只。各组小鼠饲养10 d后处死,测量肝肿瘤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LPS组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YAP、Ki67、F4/80、CD163,YAP-HKO和YAP-WT小鼠肝组织F4/80、CD16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组织巨噬细胞分型情况。两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LPS组小鼠肝肿瘤体积为(2.50±0.79)cm^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0.97±0.29)cm^3(t=3.641,P<0.05);YAPHKO小鼠肝肿瘤体积为(0.13±0.11)cm^3,明显小于YAP-WT小鼠的(0.78±0.23)cm^3(t=-5.100,P<0.05)。LPS组肝组织YAP、Ki67、F4/80、CD16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YAP-HKO小鼠肝组织F4/80、CD163表达均低于YAP-WT小鼠。LPS组肝组织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为(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t=9.768,P<0.05)。YAP-HKO小鼠组肝组织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为(54±4)%,明显低于YAP-WT小鼠组的(68±7)%(t=-3.669,P<0.05)。结论在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LPS通过促进YAP的表达,募集巨噬细胞并促进其向M2型极化,促进肿瘤增殖。
郑啟发李华袁泽南叶林森朱曙光夏龙
关键词:脂多糖类巨噬细胞小鼠
miR-146在肝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miR-146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各3例,同种异体移植模型组(实验组)以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同系移植模型组(对照组)以Lewis大鼠为供体,L...
陈强星张剑李坤朱曙光肖翠翠黄泽楠
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崔瑞文朱曙光袁泽南周熠李华
肝移植后长期存活受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受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接受肝移植,截至2011年11月30日,存活时间超过7年的受者共62例。回顾性分析这62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检查结果,包括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统计肝移植术后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调查其治疗现状。结果术后发生代谢性并发症包括体重超重或肥胖21例(33.9%),新发糖尿病18例(29%),高脂血症17例(27.4%),高血压9例(14.5%),肾功能不全12例(19.4%),其中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2.4%和42.9%)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分别为17.1%和19.5%)(P〈0.05)。58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的受者中,1例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17例原发病为原发性肝癌的受者中,2例出现肿瘤复发。随访期间,4例接受了再次肝移植,1例因肝动脉狭窄,3例因发生胆道并发症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结论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受者的主要并发症为代谢性并发症及原发病复发,术后远期应加强对受者随访和监测,积极防治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傅斌生李敏如张彤朱曙光李华易述红汪根树张剑姜楠许赤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并发症随访
胆管空肠吻合术在肝移植术后肝外胆道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术)在肝移植肝外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象为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原位肝移植(OLT),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109例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按照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胆肠吻合组(40例)和非胆肠吻合组(69例)。胆肠吻合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25~69岁,中位年龄47岁;胆漏4例、胆道狭窄31例、胆泥或结石形成5例。非胆肠吻合组男性56例,女性13例,年龄31~59岁,中位年龄45岁;胆漏3例、胆道狭窄41例、胆管炎19例、胆泥或结石形成6例;首次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式均采用供肝胆管 ̄受体胆管端端吻合术。胆肠吻合组患者均行胆肠吻合术,非胆肠吻合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鼻胆管引流、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胆道介入放置支架、肝动脉放置支架。患者接受随访。观察两组死亡发生情况、胆道并发症的治疗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胆肠吻合组无发生死亡,非胆肠吻合组发生死亡4例,均死于术后严重的胆道感染及合并其他器官感染。胆肠吻合组的胆道并发症明显好转率为78%(31/40),非胆肠吻合组明显好转率为70%(48/69);胆肠吻合组胆道并发症的明显好转率显著高于非胆肠吻合组(χ2=32.517,P<0.01)。胆肠吻合组的胆道感染发生率61%(19/31),非胆肠吻合组为63%(30/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05)。结论胆肠吻合术能有效改善肝移植术后肝外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李华汪根树傅斌生张彤朱曙光吴小材张剑杨杨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胆肠吻合术胆道感染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供肝在成人肝移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28例接受HBs Ag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病受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受者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血清HBs 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化特点。结果 28例受者术后单药口服恩替卡韦预防乙肝复发。围手术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脓毒症和急性心力衰竭,2例随访期内因肝细胞癌(肝癌)复发死亡。另24例受者随访12~26个月,随访期间血清HBs Ag持续阳性,经治疗HBV DNA滴度逐月下降,至术后12个月受者HBV DNA<1×102 copies/m L。24例存活受者均未发生因乙肝复发导致的移植物失功。结论作为边缘供肝,HBs Ag阳性供肝可安全用于乙肝相关性肝病的肝移植受者,术后需加强抗HBV治疗并密切随访。
刘荣强张英才姚嘉邓宜南朱曙光杨卿唐晖汪国营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终末期肝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核苷类似物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疗现状与思考被引量:8
2020年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发生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极具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升高趋势。由于生物学特性与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存在显著差异,不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肿瘤标志物,且侵袭性强,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转移,致使总体预后极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诊疗经验的累积,对IC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转归认识的逐渐深入,相应的外科诊疗策略和技术手段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当前基于多学科讨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ICC主流治疗模式,强调R0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然而在实现对ICC早期诊断、精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治疗的道路上,尚存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夏龙夏医君张磊朱曙光武慧军李华陈规划
关键词:胆管上皮癌治疗学
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复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对复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SHC)的疗效。方法患者男,47岁,因“肝癌切除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1周”入院。8个月前行肝右叶肝癌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肝右叶SHC。既往无肝炎、糖尿病等病史。HBsAg(-),AFP、CA19-9、CEA均正常。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ICGR15为0.035。上腹部CT示:肝Ⅴ、Ⅵ、Ⅷ段肝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经积极术前准备后行右半肝切除+肝门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8个月肝脏SHC再次复发,位于肝Ⅰ、Ⅳ段及Ⅰ段和Ⅳ段交界处,无根治性切除机会。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阳性率为1%,遂给予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方案为: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21天一次。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为:甲磺酸阿帕替尼0.25 g,每天一次。治疗3个月复查CT示肿瘤较前缩小,肿瘤学评价(mRECIST)达到完全缓解。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发生。随防22个月,达到完全缓解。结论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为术后复发性PD-L1阳性SHC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
朱曙光陈健宁李海波邱春辉叶林森代天星李华汪国营
关键词: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复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