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贞
-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防微灵治疗家蚕微粒子病应用技术研究
- 1992年
- “防微灵”是以内吸性多菌灵为主剂,辅以能增强粘附和促进渗透内吸的助剂组成的药物,将其喷施于桑园桑树叶片上让其内吸,在有效期间内常规采叶养蚕,使家蚕体内经常维持药剂治疗浓度,从而达到治疗蚕期食下感染微粒子病的效果。
- 方定坚廖森泰刘仕贤郑祥明朱德贞农朝志余爱群黄起鹏
-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桑树叶蚕期采叶原蚕
- 家蚕新微孢子虫MG_1、MG的研究 Ⅰ.形态、病原性和传染途径被引量:15
- 1991年
-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粒子虫(Nosemabombycis Nageil)寄生家蚕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除食下传染外,因其还能通过胚种传染给子代而被列为蚕种生产的检疫对象。
- 方定坚廖森泰郑祥明朱德贞陈汉明刘隽祁丽然卢铿明农朝志白碧璋毛铿祖陈锦汉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病原
- 家蚕微粒子病的中肠病斑与早期诊断研究
- 1989年
- 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法,对家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微粒子病蚕的中肠病征及早期诊断做了研究。经对32个家蚕品种试验证实,不论化性、系统、滞育卵与非滞育卵、原种或一代杂交组合,食下感染病原抱子后的第2-3天,都出现特异的黑褐色病斑,并比病原孢子形成时间提早4-6天,可作为食下传染微粒子病蚕的早期诊断法加以利用。本试验证明,胚种传染的微粒子病蚕不存在原发性的中肠病斑。
- 方定坚郑祥明朱德贞
- 关键词:微粒子病
- 家蚕浓核病病毒越冬存活力试验初报
- 1989年
- 家蚕病原体的越冬方式及其存活力是蚕病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家蚕浓核病病毒(BmDNV)的越冬途径,日本学者渡部仁等曾做过研究,认为是通过在以幼虫越冬的桑树害虫桑螟的消化管组织内呈慢性增殖来实现的。我国王裕兴等则认为通过病蚕尸体及蚕室土壤实现病毒的越冬也是可能的。为了解广东家蚕浓核病病毒的越冬存活力规律,为养蚕生产防治浓核病提供依据,作者等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3月和1988年11月至1989年3月进行了两次越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廖森泰朱德贞郑祥明方定坚
- 关键词:桑树害虫养蚕生产存活力裕兴
- 防微灵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研究被引量:17
- 1993年
- 以多菌灵为主剂,与增强粘附、促进渗透的辅剂组成的治疗家蚕微粒子病药物防微灵,喷施桑树桑叶上让其内吸,在有效期间内采叶养蚕,蚕儿因不断食进含有防微灵的桑叶而使体内经常维持药物治疗浓度,故可有效地治疗蚕期食下病原孢子引起的微粒子病.
- 刘仕贤方定坚廖森泰郑祥明朱德贞农朝志余爱群黄起鹏季凤英
-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防微灵
- 原蚕繁育应用防微灵治疗微粒子病的效果被引量:4
- 1992年
- 报道了罗定、翁源两个蚕种场应用以多菌灵为主剂、辅以增强粘附与促进渗透的助剂组成的防微灵制剂喷施桑树叶片,让其内吸,按常规法采叶饲养原蚕治疗微粒子病的效果。罗定县蚕种场使用防微灵后,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从1990年秋和1991年春的10.47%和6.90%下降至1991年秋繁的2.26%,翁源县蚕种场亦获得了相似的治疗效果。
- 廖森泰方定坚刘仕贤郑祥明朱德贞农朝志余爱群黄起鹏
- 关键词:微粒子病防微灵
- 养蚕消毒剂—消毒净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漂白粉具有杀菌广谱、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作为养蚕消毒剂曾被广泛采用并获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它易吸湿,有效氯不稳定,溶解不完全,使用时往往因浓度不足和操作不当而影响消毒效果。近年,我省蚕区转移到新区后,蚕农技术水平较低,对漂白粉使用方法掌握不好,使它的缺点更为突出。因此,寻找新的消毒药物代替漂白粉在生产上应用为当务之急。 1986年起。
- 方定坚廖森泰郑祥明朱德贞黄炳辉张永文钟国洪黄起鹏
- 关键词:有效氯含量消毒药物微粒子病蚕区杀菌试验蚕病
- 抗性蚕品种“研137×7532·湘晖”的育成报告
- 1990年
- 前言中肠型脓病(CPV)是我国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我省夏蚕期气温高,湿度大,桑叶质量差,诱发中肠型脓病更为严重。近几年,随着蚕区工副业迅速发展,桑叶受氟化物污染相当严重,因此选育抗CPV及抗氟化物性能好的蚕品种成为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我所从1981年开始,着手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我省抗性蚕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和多丝量品种杂交,对后代进行攻毒筛选,系统分离的方法。
- 廖琼香朱德贞陈翰英杨金缕邹淦辉
- 关键词:蚕品种中肠型脓病多丝量品种桑叶质量农村饲养
- 次氯酸钠液消毒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试验报告被引量:5
- 1989年
- 采用化工厂生产的pH 12.5强碱性次氯酸钠液和电解氯化钠制的pH 9.4碱性次氯酸钠液消毒家蚕微粒子孢子,0.1%有效氯液消毒10分钟可使孢子失活。1986年秋繁至1989年春繁先后在广东3个微粒子病严重危害的蚕种场进行生产试验,获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较之传统使用的漂白粉消毒剂更为显著。在大田原蚕饲养的复杂条件下,次氯酸钠液的消毒标准为:含0.3-0.5%有效氯,每平方米消毒面积喷布0.25升消毒液,保持湿润状态30分钟。
- 方定坚廖森泰郑祥明朱德贞农朝志毛铿祖
- 关键词:微粒子病消毒
- 蚕用次氯酸钠消毒器系列的研制和应用
- 1990年
- 次氯酸钠是一种新型养蚕消毒剂,经室内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表明,以0.4%有效氯液进行消毒,对家蚕各种病原菌均有彻底杀灭作用,对防治蚕病有显著效果(《广东农业科学》,1989,(6):42—45;《广东蚕丝通讯》,1978,(1):64—75)。但次氯酸钠主要来源于化工厂副产物和大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药源少并需经长距离运输,不太适于蚕区的应用。为此,我们在1989年春研制成功适合养蚕用的蚕用次氯酸钠消毒器,经小批量生产(140台)供各地试用表明,性能稳定,消毒效果良好。(一)基本原理本消毒器是利用食盐水作原料,经电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 方定坚廖森泰郑祥明朱德贞农朝志毛铿祖钟桂茂钟炳新
- 关键词:消毒器次氯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