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建中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体质
  • 1篇电阻抗法
  • 1篇行车
  • 1篇有氧锻炼
  • 1篇有氧能力
  • 1篇运动员
  • 1篇上海市民
  • 1篇摄氧量
  • 1篇身体成分
  • 1篇生物电阻抗法
  • 1篇市民
  • 1篇体成分
  • 1篇体脂
  • 1篇通气无氧阈
  • 1篇能量消耗
  • 1篇骑行
  • 1篇气体代谢
  • 1篇自行车
  • 1篇自行车运动
  • 1篇自行车运动员

机构

  • 4篇上海体育科学...

作者

  • 4篇朱建中
  • 3篇董云珊
  • 3篇刘欣
  • 2篇金丽萍
  • 2篇王平
  • 1篇徐亮亮
  • 1篇李之俊
  • 1篇王道
  • 1篇吴荷萍
  • 1篇梁佩珍
  • 1篇王晶晶
  • 1篇杨国蕾
  • 1篇王静
  • 1篇罗伟国

传媒

  • 4篇体育科研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4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有氧能力的变化被引量:6
1999年
本文观察了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最大吸氧量(VO_2max)和通气无氧阀(VT)的影响。3个月高原(1895m)训练后,男、女运动员VO_2max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无显著意义。VT-VO_2分别提高10.8%和12.4%,最大乳酸浓度(BLamax)下降17.9%和18.7%,较高原前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经高原训练,运动员在相同功率负荷时,无氧供能比例下降,从而提高了机体在乳酸堆积前的工作能力和氧利用率。
李之俊李建民杨国蕾董云珊朱建中吴荷萍梁佩珍罗伟国
关键词:自行车运动员最大吸氧量通气无氧阈
不同速度自行车骑行气体代谢与能量消耗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自行车4种不同骑速时的人体能量消耗,分析能耗特点,提出适宜不同人群有氧健身锻炼为目的骑行速度和方案。方法:以100名年轻健康人群和7名老年骑游队员为实验对象,采用CORTEX-3B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对受试者10 km/h、13 km/h、15 km/h、18 km/h 4种不同速度自行车骑行的能量消耗进行测试,每个速度测试6 min,取最后2 min稳态数据。结果:(1)无论男女,随着骑行速度的增加,心率(HR)、摄氧量(VO2)、能耗(EE)、代谢当量(METs)等指标均逐渐上升,当骑速从15 km/h增加到18 km/h时,上升最明显,且METs值超过6;(2)相同骑速时,男性VO2、EE均高于女性,而男女之间相对摄氧量(VO2/kg)、相对能耗(EE/kg)、METs均无明显差异;(3)10~15 km/h骑速时,男女之间呼吸商(R)值无明显差异,18 km/h时,女性R值高于男性且超过1;(4)无论男女,13~15km/h骑行时,大部分受试者属于中等强度运动。(5)10 km/h骑速时,超重人群的VO2/kg、EE/kg、METs均明显低于低体重和正常体重两类人群,13~18 km/h时,上述指标总体表现为低体重人群〉正常人群〉超重人群。结论:(1)相同骑速时,男性能耗水平大于女性,超重人群〉正常人群〉低体重人群;单位体重下,男女之间能耗水平无明显差异,低体重人群〉正常人群〉超重人群。(2)男性15~18 km/h,女性13~15 km/h可以作为中等强度有氧锻炼骑行速度的参考标准,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应考虑年龄、超重/肥胖、锻炼水平等个体差异。(3)建议在适宜速度下,每周骑行5次,每次至少30 min连续骑行,并且保持长期骑行锻炼的习惯。
王道徐亮亮王晶晶王静朱建中刘欣
关键词:自行车摄氧量有氧锻炼
18-81岁上海部分市民身体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应用InBody 3.0 生物电阻抗法(BIA)身体成分测试仪,对上海1045人18-81岁男女市民的身体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各组份年龄变化趋势。提出,在体质评价的简易指标中,BMI指数法在对个体体重评价,特别是身体脂肪组份的评价中更有价值。
刘欣金丽萍董云珊王平朱建中
关键词:体质体脂身体成分上海市民生物电阻抗法
市民体质监测车的研制与应用
2004年
介绍了我国首辆市民体质监测车研制的指导思想、技术关键和研究要点,并概要介绍了上海市民体质监测车运行两年多来,所取得的部分应用研究成果。
刘欣朱建中董云珊王平金丽萍
关键词:体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