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河北省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被引量:2
- 1992年
- 在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承德三地区采集玉米青枯病病株进行分离,用分离到的病原菌对盛花期玉米进行回接,待发病后对病株进行再分离。综合两次分离结果,初步认定河北省玉米青枯病病原菌主要是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也有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瑛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病原菌
- 玉米部分优异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及利用被引量:2
- 1996年
- 以“八五”征集编目的优异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多数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符合育种要求的、遗传上表现优异的资源有:武132、武135、中5021、齐318和48-2,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其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也可间接利用。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株高、穗位高、穗粗、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正相关显著,有利于间接改良和选择。小区产量与其相应特殊配合力表现不一致,以特殊配合力效应作评判时要慎重。
- 张彪于香云朱小阳
- 关键词:玉米自交配合力杂种优势
- 玉米种质资源抗玉米矮花叶病鉴定被引量:19
- 1996年
- 1992~1995年采取玉米矮花叶病人工接毒和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玉米种质资源2538份。按高抗、中抗和感病划分4级抗病类型。其中表现高抗的有广优5、F09-2和白197等33份;抗病的有D729、白米苞谷和糯苞谷等31份;中度抗病的有白总18、小玉米和大黄玉米等39份;感病的有2435份。
- 陈雨天郭满库朱小阳高卫东戴法超李林
-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矮花叶病抗性鉴定
- 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鉴定了57个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选出部分抗病品种。对17个品种进行了青枯病产量损失测定,表明因青枯病所致玉米百粒重减轻约15%。提出了以产量损失率划分抗病性的标准。
-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瑛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抗病性
- 玉米抗小斑病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
- 1997年
- 玉米小斑病(Bipolars Maydis)是世界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970年曾使美国损失玉米165亿kg,我国的华北玉米区和华南部分玉米区也是该病的主要发生区。该病的流行与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密切相关,而防治该病的经济有效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为此“七五”、“八五”期间国家把玉米种质资源抗小斑病的筛选鉴定列为攻关内容。本文报道1992~1995年的研究结果。
- 高卫东戴法超朱小阳杨家秀李晓杨小蓉
-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种质资源
- 玉米种质资源对四种病害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1
- 1997年
-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分布于世界玉米产区,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程度,除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还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因此,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和减轻为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种质资源鉴定是选育抗病品种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 高卫东戴法超朱小阳
-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
- 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概况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玉米小斑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我国、菲律宾等地就已发现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严重感染玉米小斑病的现象。
- 朱小阳吴全安
-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 十个玉米自选系与省外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利用被引量:23
- 1996年
- 以10个省内和省外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测性状一般配合力在被测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符合育种要求的自交系有新18—7711和288,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有利的自交系有75-14高、5003和中黄65,可用来改良其它自交系或用作选育二环系的基础材料.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产量表现不一致.对于本试验中小区产量较高的组合有待进一步对其产量潜力和适应性进行多点鉴定,以便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供生产利用.
- 张彪于香云朱小阳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杂交种
- 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3
- 1997年
- 在1985~1995年期间,先后对国内16个省、市、区的1394份玉米青枯病株进行分离,腐霉的分离频率为63.8%,而镰刀菌则为36.4%。两菌在各省市区的分离频率不尽相同。深入研究的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分离部位、不同病级的病株或病株分离(采集)的季节对分离结果有直接影响。根据Koch氏法则,从病株上分离的腐霉和镰刀菌必须回接在感病的玉米株上,测定其致病性。接种结果表明,腐霉具有致病性,应是玉米青枯病的病原菌,而镰刀菌则不是。研究结果还表明,接种方式、玉米生育期、接种的菌量。
- 吴全安朱小阳林宏旭金加同王桂跃
-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病原菌
- 北京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与发生条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8
- 1990年
- 本文报道1985—1988年对北京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的结果。提出其主要致病菌为腐霉菌Pythium。分析气象因素的影响,发现8月份降雨量与当年9月初麦田套种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在1985、1987、1988年3年8月份降雨量比常年平均值多131.4、80.2、37.6毫米时,田间发病株率相应为30.5%、20.8%、25.6%。而1986年8月份降雨量比常年平均值少30.2毫米,其发病株率为0。
- 吴全安朱小阳李怡琳
-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腐霉镰刀菌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