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乳液
  • 5篇反相
  • 5篇反相乳液
  • 4篇酰胺
  • 4篇接枝
  • 4篇共聚
  • 4篇丙烯
  • 4篇丙烯酰胺
  • 3篇淀粉接枝
  • 3篇共聚物
  • 3篇丙烯酰胺共聚...
  • 2篇淀粉
  • 2篇絮凝
  • 2篇絮体
  • 2篇维数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法
  • 2篇接枝共聚
  • 2篇废水
  • 2篇分形

机构

  • 1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作者

  • 11篇朱升干
  • 9篇郑典模
  • 2篇陈优霞
  • 2篇屈海宁
  • 1篇叶焕英
  • 1篇卢钱峰
  • 1篇彭海龙
  • 1篇温海龙
  • 1篇张晓婕
  • 1篇蒋文天
  • 1篇吴九九
  • 1篇李广梅
  • 1篇董瑞斌
  • 1篇伍丽萍
  • 1篇戴健
  • 1篇肖晗

传媒

  • 5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化工中间体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NH4)2S2O4)]0.571[NaHSO3]0.571[St]0.592[M]1.18[E]0.523,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27.48kJ/mol。文章推导的该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及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理基本一致。
朱升干郑典模伍丽萍屈海宁陈优霞
关键词:反相乳液动力学接枝共聚
分形维数作为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表征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编写MATLAB的二维扩散限制凝聚(DLA)模型程序,对絮体进行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絮体呈现内部致密、外部疏松及多孔的结构,用盒子法计算模拟絮体获得的分形维数在1.450~1.725之间。以硫酸铝为絮凝剂处理模拟高岭土废水,利用显微拍摄技术观察絮体结构,并用盒子法计算获得的絮体分形维数在1.36~1.50之间。同时实验考察pH值、絮凝剂用量、混凝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6.5,絮凝剂用量为25 mg/L,混凝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高岭土废水经处理后浊度为4.26,絮体的分形维数为1.497。结果表明:絮体的分形维数越大,处理后废水浊度越小。分形维数可作为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表征指标之一。
温海龙董瑞斌朱升干
关键词:分形维数DLA模型絮体硫酸铝
基于DLCA模型的絮凝过程模拟与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在二维有限扩散集团凝聚(DLCA)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建立DLCA模型,模拟絮凝体的生长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簇团数目与单个粒子数目随着循环步数增加而减小,盒子法计算模拟絮体获得的分形维数在1.341~1.551之间。屏蔽效应的存在使絮体呈现内部致密、外部疏松且高度多孔结构,模拟过程体现了分形的特征。实验采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处理模拟洗煤废水,盒子法计算真实絮体获得的分形维数在1.378~1.520之间,且随废水浓度增加而减少,与模拟结果相似性较高。
郑典模朱升干蒋文天戴健
关键词:絮体MATLAB平台洗煤废水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化石蜡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中CCD数学模型优化工艺参数,考察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速度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乳化石蜡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Tween80质量为复合乳化剂质量的32.7%,乳化剂用量为总乳液质量的7.056%,乳化时间为46 min,搅拌速率为1 240 r/min,在此条件下,实验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0.286μm,分散性为0.224的石蜡乳液。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分数预测值为0.656,与实验验证值0.638的相关系数为0.973 2,可用于实际预测。
朱升干郑典模张晓婕卢钱峰叶焕英
关键词:乳化石蜡响应面法平均粒径分散性
响应面法优化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中CCD数学模型优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工艺参数,考察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淀粉质量比对单体转化率Y1与接枝率Y2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高线重叠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引发剂浓度3.451 mmol/L、反应温度50℃、单体淀粉质量比在1.54∶1,此条件下,产物单体转化率为93.06%,接枝率为54.42%,与预测结果很相近。
朱升干郑典模
关键词:响应面法反相乳液丙烯酰胺
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Span80、Tween60与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研究复合乳化剂HLB值、复合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对乳液电导率与稳定性的影响,获得较佳的工艺条件:复合乳化剂HLB值在4.3~6.2之间,复合乳化剂用量在4%~8%之间,油水体积比在1~1.6之间,在此条件下,可形成稳定的W/O型淀粉-丙烯酰胺乳液。
郑典模朱升干吴九九
关键词:反相乳液淀粉丙烯酰胺电导率
反相乳液法聚合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本文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分别对淀粉、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动力学过程,并将接枝共聚物应用于模拟高岭土废水的处理,主要实验内容与结论如下:   1)实验采用Span80+T...
朱升干
关键词:反相乳液聚合分形维数
文献传递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被引量:8
2010年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反相乳液体系中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丙烯酰胺单体与玉米淀粉质量比、油水体积比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50℃,丙烯酰胺单体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5:1,引发剂浓度为3.287mmol/L,油水体积比为1.4:1,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得到单体转化率92.60%、接枝率54.06%、接枝效率79.41%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郑典模朱升干肖晗
关键词: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玉米淀粉丙烯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丙酮含量被引量:2
2010年
探索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丙酮含量。其方法为:采用岛津LC-1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hi madzu VP-ODS(150 mm×4.6 mm,4.6μm)色谱柱,以甲醇(100%)作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C。结果为乙酰丙酮进样量在15.62~156.2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乙酰丙酮平均回收率(n=6)为100.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乙酰丙酮含量测定。
李广梅郑典模彭海龙朱升干屈海宁陈优霞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乙酰丙酮
非离子型蜡乳液的制备工艺被引量:9
2010年
选用复配Ⅰ型乳化剂作为石蜡的乳化剂,考察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蜡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非离子型蜡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复配Ⅰ型乳化剂用量为蜡乳液用量的10%,乳化温度为85℃,乳化时间为45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得到稳定的平均粒径为0.381um,分散度为0.373的石蜡乳液。
朱升干朱春燕郑典模
关键词:石蜡蜡乳液乳化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