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俊成

作品数:38 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4篇城市
  • 11篇武汉城市圈
  • 11篇城市圈
  • 9篇多中心
  • 5篇竞争力
  • 4篇视域
  • 4篇两型社会
  • 4篇城市竞争力
  • 3篇协调发展
  • 3篇SWOT分析
  • 3篇产业结构
  • 3篇城市群
  • 2篇低碳
  • 2篇省会
  • 2篇省会城市
  • 2篇区位
  • 2篇区位熵
  • 2篇中心城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17篇咸宁学院
  • 11篇同济大学
  • 9篇湖北科技学院
  • 6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36篇朱俊成
  • 6篇杨益明
  • 6篇钟儒刚
  • 4篇汤进华
  • 4篇宋成舜
  • 3篇黄莉敏
  • 3篇陈志
  • 3篇何国松
  • 3篇张敏
  • 2篇郑林
  • 2篇石方兴
  • 1篇徐吉祥
  • 1篇姜云霓
  • 1篇李玲
  • 1篇钟儒刚
  • 1篇韩冰华
  • 1篇黄继发
  • 1篇陈志
  • 1篇张庆
  • 1篇张敏

传媒

  • 4篇国土与自然资...
  • 4篇中国名城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1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中心与区域共生的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多中心城市经济族群式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与财富积累与增长中心。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驱动下,以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经济板块间的联系与关联性越来越明显。长三角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经济多中心化与模块化成为其重要表现载体,如何实现多中心的互动、关联与协调发展成为长三角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长三角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多中心共生作为多中心间新的关联形式,有利于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利用城市经济能级、城市经济关联、城市流强度与城市外向功能指数等对长三角16个城市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经济运行态势,并在诊断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多中心协同共生、创新发展与集群式发展、新型城市化道路等对策。
朱俊成
关键词:城市能级经济关联城市流强度协调发展长三角
“两型社会”视域下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重构与公共政策研究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状态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发展状态数据库,在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历史轨迹与适时状态诊断的基础上,利用时间与空间双序列数据及断面数据库,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多目标整合为导向,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朱俊成
关键词:公共政策武汉城市圈
文献传递
两型社会视域下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以省会城市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中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桥梁作用。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基本地域空间单元;城市是区域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经济体,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承载体和竞争平台。"两型社会"背景下,中部城市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和流通平台。以省会城市为例,在现状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从区域关联、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联动、集群式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朱俊成杨益明陈志
关键词:省会城市多中心
浅析区域性大中城市超市运营管理及社会责任——基于上海、武汉、赣州、盐城四城市超市的调查分析
2010年
本文通过分区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多个区域性大中型超市供应链体系、服务经济功能、超市运作与经营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区域性大中型超市供应链管理及社会责任的建议。
徐吉祥朱俊成
关键词:超市运营管理客户关系社会责任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战略分析被引量:24
2004年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提出的振兴湖北经济 ,推动湖北经济率先在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武汉城市圈是在中国出现“中部凹陷”经济现象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对振兴中国中部经济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为中部崛起注入了强有力的经济活力 ,是带动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和龙头。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条件 ,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 ,发展其经济的战略措施。
朱俊成
关键词:城市圈产业带可持续发展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研究
2013年
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区域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激活发展潜力的重要路径。基于现代竞争与创新理论,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系统;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创新路线图;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文化、重点工程等角度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
朱俊成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武汉城市圈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被引量:1
2016年
低碳与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利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构建了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提出了咸宁基于空间、政策、经济、参与与技术路径的低碳城市发展与治理路线图。
朱俊成钟儒刚张敏李玲何国松
关键词:低碳城市
多中心城市视角下的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2010年
多中心与板块经济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枢纽作用。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群,多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影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要实现多中心互动、共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须以城市群经济体为载体,建立多中心互动与共赢机制,实现多中心协调发展;科学规划与布局,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统筹城乡关系,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坚持产业集中式发展,培育区域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构建广域性产学研平台,着力培育自主创新;发挥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廊道经济"。
朱俊成张敏宋成舜汤进华
关键词:多中心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2015年
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大转型、大发展背景下,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支持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现代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景。基于智慧城市内涵分析与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与建设方案。
朱俊成
关键词:智慧城市
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分类与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等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分三二一结构和二三一结构,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圈各中心城市产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率看,已初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发展。
黄莉敏朱俊成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