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传耿

作品数:206 被引量:3,179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2篇经济管理
  • 9篇建筑科学
  • 8篇社会学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城市
  • 18篇区域经济
  • 15篇省际
  • 14篇空间结构
  • 13篇城市化
  • 12篇协调发展
  • 11篇旅游
  • 11篇经济发展
  • 11篇可持续发展
  • 10篇东陇海
  • 10篇主体功能区
  • 10篇功能区
  • 9篇影响因素
  • 9篇省际边界
  • 9篇县域
  • 9篇竞争力
  • 8篇省际边界区域
  • 7篇东陇海产业带
  • 6篇都市
  • 6篇都市圈

机构

  • 145篇徐州师范大学
  • 38篇南京大学
  • 26篇江苏师范大学
  • 12篇南京特殊教育...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淮海发展研究...
  • 4篇盐城师范学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鲁东大学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盐城市人民政...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吉林省城乡规...
  • 2篇徐州师范学院
  • 1篇德州学院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宿迁学院

作者

  • 203篇朱传耿
  • 32篇仇方道
  • 16篇王振波
  • 14篇史春云
  • 14篇孟召宜
  • 13篇马晓冬
  • 11篇车冰清
  • 10篇刘波
  • 9篇杜艳
  • 9篇孙东琪
  • 9篇李志江
  • 7篇陈潇潇
  • 7篇渠爱雪
  • 7篇甄峰
  • 7篇沈正平
  • 6篇马荣华
  • 6篇顾朝林
  • 6篇孙姗姗
  • 6篇李振
  • 5篇胡超美

传媒

  • 20篇经济地理
  • 15篇人文地理
  • 8篇淮海工学院学...
  • 7篇地理研究
  • 7篇地域研究与开...
  • 7篇世界地理研究
  • 7篇江苏师范大学...
  • 6篇地理学报
  • 6篇地理科学
  • 5篇现代经济探讨
  • 5篇现代特殊教育
  • 5篇地理与地理信...
  • 4篇经济师
  • 4篇学习与实践
  • 4篇经济问题探索
  • 4篇云南地理环境...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人口学刊

年份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21篇2009
  • 23篇2008
  • 29篇2007
  • 17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1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入境旅游经济与接待人数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运用空间回归模型,选取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3-2011年旅游外汇收入等相关面板数据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入境旅游经济与接待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入境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人数存在正相关、稳定性以及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在相同入境旅游人数的情况下,发达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高于其他地区;甘肃、湖南、山西3省接待人数对入境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大;新疆、海南、甘肃、青海等地的入境旅游经济对接待人数的依赖程度极强.
杨礼娟史春云朱传耿蒋涛
关键词:入境旅游面板数据旅游经济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分析,发现淮海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城市体系比较完整,但城市首位度偏小,大中城市比较发育,小城市数目太少,规模结构失衡。在淮海经济区城市体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等级规模结构相对稳定且不断趋于集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徐州一级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加快区域空间结构轴的建设;建立健全统一协调机制等建议。
张虎朱传耿
关键词:城市体系
国外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0年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质上是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对停留空间和消费空间的理性选择与线性组合,是具有典型空间属性的社会文化地理现象和经济地理现象,涉及了作为旅游景点和旅游目的地的点状地理要素和作为旅游线路的线状地理要素以及旅游目的地体系构成的区域等面状地理要素。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不同尺度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模型、目的地类型、游客旅行行为特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对旅游线路模式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史春云朱传耿赵玉宗朱明袁欣
关键词:旅游线路旅行模式目的地
基于GIS的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时空格局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旅游发展基础理论为指导,溧阳市乡村旅游景点及其发展状况为数据资料,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法和经济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对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呈"两山夹一湖"的格局,并逐步形成"一核三线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同时各镇景点分布及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时空差异,核心-边缘趋势加强.
冯亮史春云朱传耿周慧慧白亮宇
关键词:乡村旅游GIS
淮海经济区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淮海经济区各地级市2004—2014年国内旅游收入为数据基础,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联系强度和GIS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淮海经济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淮海经济区旅游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阶段性特征,苏北、皖北、鲁南与豫东四大地区之间差异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苏北和鲁南地区的地区内部差异在逐步缩小,皖北与豫东在逐渐扩大。2淮海经济区国内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济宁、徐州、泰安和临沂四市形成的环形区域,皖北与豫东发展水平一直都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地区较为中等,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圈一点一带一片"的特点。3淮海经济区两两城市间的联系强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两极分化明显,东北地区的旅游联系强度远远超过西南地区。
冯亮史春云朱传耿周慧慧余美蓉李晨
关键词:国内旅游GIS空间分析
面向21世纪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思考——以苏南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02年
以苏南地区为例 ,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特点 ,剖析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梁湖清刘荣增朱传耿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人口
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内涵透视被引量:8
2000年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我国党和政府已明确指出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宏观角度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区际、国际、代际、和人际等五大关系内涵。
朱传耿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区际关系
19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7年
本文首先选取了1990年代以来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相关文献,从期刊种类、研究者专业背景及单位进行类别分析;从实证研究所涉及的行政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总结出集聚性和梯度性两个结构特征。然后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理论基础、合作模式及空间组织形态四个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行综述。其中,从合作的组织机制角度,对协作、竞合、联动、互动、旅游联盟五种旅游合作模式进行了阐述;从空间组织角度,对旅游圈、旅游带和旅游协作区三种旅游合作的组织形态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马晓冬司绪华朱传耿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
江苏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而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江苏省经济与文化现状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定量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江苏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过程和格局进行研究,以促进江苏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孟召宜朱传耿渠爱雪
关键词:文化协调发展度
苏北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豪斯道夫(Hausdorff)分维模式,利用2003和2005年苏北各等级城市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等6个指标对苏北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北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较为集中。除非农业人口外,经济区内各城市在第一产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差距方面存在着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苏北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张虎朱传耿
关键词:城市体系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