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寅初

作品数:105 被引量:98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农产
  • 28篇农产品
  • 25篇食品
  • 21篇食品安全
  • 19篇消费者
  • 11篇农业
  • 8篇意愿
  • 7篇欧盟
  • 7篇消费者行为
  • 6篇三聚氰胺
  • 6篇三聚氰胺事件
  • 6篇食品安全事件
  • 6篇农产品批发
  • 6篇农产品批发市...
  • 6篇出口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农村
  • 5篇消费者调查
  • 5篇木材
  • 5篇购买意愿

机构

  • 103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浙江农林大学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广州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京都大学
  • 2篇国务院
  • 2篇宾夕法尼亚州...
  • 2篇中国粮食研究...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广东出入境检...
  • 1篇国家质量监督...

作者

  • 103篇曾寅初
  • 22篇全世文
  • 10篇刘媛媛
  • 7篇毛学峰
  • 5篇吕建兴
  • 5篇曾伟
  • 4篇黄波
  • 4篇胡历芳
  • 4篇秦光远
  • 3篇夏薇
  • 3篇彭超
  • 2篇梁筱筱
  • 2篇宋元媛
  • 2篇黄一平
  • 2篇朱勇
  • 2篇李正波
  • 2篇童亚明
  • 2篇于晓华
  • 2篇高杰
  • 2篇刘君逸

传媒

  • 8篇农业技术经济
  • 4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中国农村观察
  • 3篇消费经济
  • 3篇经济纵横
  • 3篇国际贸易问题
  • 3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林业经济
  • 2篇中国市场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江汉论坛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调研世界
  • 1篇改革与战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权分置”下农地权利性质与权能安排——基于法学和经济学的跨学科分析
2023年
农地“三权分置”是中国深化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亟需在统筹法学和经济学观点的基础上,完善司法解释和政策设计。法学解释强调所有权优先,经济学解释强调经营权可交易性和相对稳定性,两个学科对农地权利的解释存在差异,也存在平衡点。本文提出农地的“三权”的权利性质可解构为“所有权—兼具成员权属性的用益物权—次级用益物权”,其权利体系安排为:所有权是一种上位权利,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的财产权,用以保护成员按份共有集体土地、享有农地流转和转用增值收益的权利;承包权是兼具成员权属性的用益物权,是农民关于农地共益权和自益权实现的载体;经营权是次级用益物权,应完善其权能并防止过度资本化。
胡历芳曾寅初
关键词:农地权能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结构红利假说”的非线性检验——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双门限回归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已有关于"结构红利假说"的文献大多基于线性模型,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阶段,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很可能是非线性的。本文基于2002—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并结合城市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成本进一步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存在"结构红利";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先逐渐递增后逐步减弱;分样本看,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效应最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途径,而技术进步途径贡献不足。
曾起艳曾寅初王振华
关键词:结构红利假说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中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基本特征、贸易策略与决定因素——基于产品层面的证据被引量:6
2021年
在中国构筑新型开放格局的前提下,如何有步骤地合理守住产业安全底线和保护产品竞争力是一个重要话题,自由贸易协定中市场准入的例外安排是一个重要抓手。本文构建了中国12个自由贸易协定产品层面的数据库,梳理自由贸易协定中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划分类型和对应内容,归纳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基本特征和贸易策略,实证分析部分产品成为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基本特征上,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有94.61%的产品参与了降税过程,但仍有18.89%和1.37%的产品属于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的例外安排。(2)贸易策略上,中国在国家层面针对重要战略性产品采用关税减让严格例外安排为主,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为辅的保护措施;在产品层面,不管贸易伙伴国出口潜力以及比较优势如何,中国均将部分特定战略性产品设置为高强度的关税保护对象。(3)决定因素上,属于贸易创造的进口竞争性产品和战略性产品均更容易成为关税减让的例外安排,仅属于贸易创造的进口竞争性产品更容易成为原产地规则的例外安排,同时属于贸易创造和战略性产品并不会获得更多的贸易保护;机制分析发现,属于贸易创造的进口竞争性产品会通过提高一致行动能力影响关税政策制定,从而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得更多保护。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认识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基本特征、策略选择以及如何在未来的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和谈判空间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吕建兴曾寅初张少华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
中国木制品业增长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1997年至2010年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木制品业最终需求角度动力源泉的贡献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木制品业快速增长主要依赖最终需求,资本形成、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贡献率分别达到52.77%、44.55%、35.06%,中间投入结构和增加率变化对其增长分别贡献了7.34%和-39.72%;不同时期增长动力源泉变化较大,2008年金融危机是转折点,出口贡献迅速萎缩而资本形成的贡献快速提升;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表现并不理想,家具行业表现最好。
秦光远曾寅初程宝栋
运输成本可以解释空间市场整合中的交易成本吗?——来自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的证据被引量:19
2015年
本文提供了一种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空间市场整合问题的思路。以中国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为例,本文首先采用阈值误差修正模型识别了中国20个地区的小麦市场之间和27个地区的玉米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以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作为运输成本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虽然不同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价格数据都具有良好的协整效果,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运输成本只能解释交易成本40%~50%的变差,并不能认为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是高度整合或高效运行的统一市场。
全世文曾寅初毛学峰
关键词:交易成本运输成本价格传导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激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是提高社会养老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基于综合计划行为理论与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logit-ISM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因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悖离,近30%的老年人未将需求意愿转化为实际的利用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家庭、社区与社会层面的情境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偏好因素能够很好地解释悖离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增强家庭养老资源,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均可显著降低悖离发生的概率,而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模式偏好的淡化则可显著提高悖离发生的概率。其中,收入、家庭养老资源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是影响悖离的深层根源因素,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健康状况等中间层间接因素,作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认知度、传统养老模式偏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等表层直接驱动因素,最终影响到意愿和行为的悖离。
曾起艳何志鹏曾寅初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
欧盟新木材法案出台原因与本质属性被引量:1
2014年
从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了欧盟新木材法案的出台原因,认为法案的出台虽然在主观名义上是为了抑制世界范围的非法砍伐活动,但是客观上与保护欧盟的木材产业、提高发达国家对木材原料资源的控制力以及保护欧盟的整体经济利益等密切相关,从本质属性上看欧盟新木材法案是一项技术性贸易措施。因此在应对欧盟新木材法案时必须十分重视其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木材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曾伟曾寅初王蔚
关键词:木材产品非法采伐技术性贸易措施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城乡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考察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城乡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老年人主观福利有积极提升效应,设施对老年人主观福利差异的贡献率达到9.16%,且这种提升效应呈现“锦上添花”的特征。第二,不同种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提升效应存在差异,社交休闲型设施最显著,生存安全型设施次之,自我提升型设施最小。第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改善对较不发达地区和年长老年群体带来的主观福利提升效应会更加明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弱化生存安全型设施的提升效应而强化自我提升型设施,年龄的增长则使提升效应来源逐渐聚焦于社交休闲型设施的完善。第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升其主观福利,并且前者发挥的中介作用更加明显。
曾起艳何志鹏曾寅初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
木材加工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其对策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运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对木材加工业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了木材加工业发展中由不同利益相关者所引发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宋元媛曾寅初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木材加工业制材人造板木材制品
食品价格冲击对核心CPI的传递效应——基于3种核心CPI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利用2001—2015年的月度数据,在计算多种核心CPI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冲击对核心CPI的传递效应。本文研究发现,我国食品CPI存在高惯性特征,其对核心CPI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长期传递系数为0.140;这种传递效应在2008年12月前后存在内生性结构突变,突变前后两阶段的长期传递系数分别为0.186和0.097;虽然2008年12月以后食品价格对核心CPI的冲击下降幅度较大,但长期传递系数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些结果表明,食品价格冲击已经显著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成分,我国货币政策应重视食品价格冲击带来的传递效应;尽管我国政策调整的作用有所显现,但是稳定物价的压力依然很大。
吕建兴毛学峰曾寅初
关键词:食品价格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