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建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手术
  • 10篇关节
  • 8篇关节镜
  • 7篇缺损
  • 6篇皮瓣
  • 5篇月骨
  • 5篇月骨坏死
  • 5篇去细胞
  • 5篇坏死
  • 5篇骨坏死
  • 4篇血管
  • 4篇皮瓣修复
  • 4篇周围神经
  • 4篇外固定
  • 4篇外科
  • 4篇腕关节
  • 4篇腕关节镜
  • 4篇显微外科
  • 4篇骨移植
  • 3篇带血管

机构

  • 41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5篇易建华
  • 35篇胡军
  • 29篇肖良宝
  • 26篇刘云江
  • 21篇牛晓锋
  • 16篇刘小林
  • 14篇李智勇
  • 6篇向剑平
  • 5篇牛晓峰
  • 5篇许银峰
  • 4篇朱庆棠
  • 4篇江丽
  • 4篇周玉萍
  • 3篇查国庆
  • 3篇朱家恺
  • 3篇顾立强
  • 3篇劳镇国
  • 3篇黎建文
  • 3篇戚剑
  • 2篇常湘珍

传媒

  • 13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实用手外科杂...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 1篇2014广东...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7例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提高指端血管球瘤的临床诊治水平以获得最佳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指端血管球瘤37例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7例,其中32例具有典型的三联征,即间歇性疼痛、压痛、冷激惹痛;5例仅有惠指间歇性疼痛。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超过5年,大多数患者曾被误诊。25例行MRI检查均出现阳性显影。手术切除获得满意预后,所有病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血管球瘤,已获随访病例术后无复发。结论血管球瘤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好,但误诊和漏诊很常见。磁共振成像是肿瘤定位最有效的方法,及早的诊治可改善慢性疼痛和精神后遗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查国庆牛晓锋刘云江肖良宝胡军易建华
关键词:血管球瘤手术治疗
制备去细胞人体肌腱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化学萃取法制备去细胞人体肌腱支架材料的实验方法。方法用1.0%磷酸三丁酯[tri(n—butyl)Phosphate,TnBP]分别联合0%、0.25%、0.50%及1.00%曲拉通-100(TritonX-100)对人体肌腱进行去细胞处理,通过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生物力学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并与新鲜人体肌腱对比,评价去细胞人体肌腱支架材料的特性。结果肌腱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光亮,腱膜完整,韧性好;1.00%TnBP加0%TritonX-100组仍有少量细胞存留,其余3个处理组去细胞彻底,1.00%TnBP加0.25%TritonX-100组胶原纤维完整、走形规则。1.00%TnBP加0.50%TritonX-100与1.00%TnBP加1.00%TritonX-100组胶原纤维完整,但间隙略增宽,最大载荷分别为(385.220±80.316)N、(398.220±127.195)N,抗张强度分别为(46.690±16.295)Mpa、(46.20±5.517)Mpa,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2826630±0.0110109)μg/mg、(0.2793550±0.0102129)μg/mg,分别和新鲜对照组[最大载荷(533.280±135.774)N、抗张强度(65.560±14.401)Mpa、羟脯氨酸含量(0.2928820±0.0100988)μg/mg]相比,力学性能降低、羟脯氨酸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oo%TnBP加0.25%Tritonx-100处理是较理想的制备去细胞人体肌腱的方法。
许银峰胡军肖良宝江丽易建华牛晓锋
关键词:肌腱化学萃取去细胞磷酸三丁酯
血管移植挽救濒死再植指15例
胡军肖良宝刘云江易建华牛晓锋
微型骨锚钉治疗锤状指46例
目的 探讨微型骨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9 至2013.6 我科共采用微型Anchor 重建伸肌腱止点的46 例;男32 例,女14 例,年龄16-56 岁,平均34 岁;食指8 例,中指18 例,环指1...
胡军肖良宝刘云江易建华牛晓锋劳镇国
关键词:伸肌腱骨锚钉
足背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足背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3月-2013年12月,我们对7例重度手外伤致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3cmx4cm~7cmx9cm)的患者采用游离足背皮瓣进行修复创面,其中3...
易建华
人源性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材料标准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对目前文献报道使用的5种不同方法制备的人源性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优劣,以确定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的制备流程。方法将人源性神经按5种不同方法进行化学萃取,制备的外周神经支架材料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S-100、ColⅠ)和透射电镜、氮含量测定等检测,观察5种方法去除许旺细胞、髓鞘和轴突等抗原成分以及基底膜保存完好的情况。结果分别萃取2次持续24h组神经的HE染色显示去除细胞和轴突彻底,纵切片上未见任何细胞,红染的神经内膜呈波浪状纵形排列,轴突、髓鞘结构消失而形成管柱状空隙;S-100染色呈阴性;ColⅠ染色结果可以看出其结构呈松散不规则的棕黄色结构,而其它处理组则结构相对整齐的纵向带状结构。透射电镜显示该组与各处理之间髓鞘去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氮含量测定显示该组蛋白含量比值最低。结论使用TritonX-100处理24h再分别脱氧胆酸钠24h持续萃取2次,可作为供临床使用的制备人源性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材料的标准流程。
易建华刘小林朱家恺朱庆棠李智勇胡军向剑平江丽何彩凤
关键词:外周神经神经支架化学萃取
带血管蒂骨移植治疗月骨坏死6例
目的 探讨第 4、5 伸肌间室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5 月至2012 年6 月期间,采用第 4、5 伸肌间室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位治疗6 例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其中Licht...
胡军肖良宝刘云江易建华牛晓锋
关键词:月骨坏死血管骨移植外固定架
消化法培养成年猴雪旺细胞和周围神经无细胞基底膜管的制备
结论:(1)成年猴周围神经预变性后,通过消化法和Ara-c处理该神经能获取符合使用数量的原代雪旺细胞,而不造成供区严重功能损失.且雪旺细胞在数代之内活力良好,可用作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种子细胞.(2)消化法培养的猴雪旺细...
易建华
关键词:雪旺细胞化学萃取神经修复
文献传递
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脂肪干细胞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ADSCs)的标记方法,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阳性ADSCs(EGFP—ADSCs)的体外活性、干细胞特性及体内短期活性。方法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eGFP)在感染复数(MOI)为0、1、5、25、50、100时,转染SD大鼠ADSCs12h,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和荧光强度;Mrrr法评价转染后细胞活性;EGFP—ADSCs分别行成脂分化及油红O检测、成骨分化及茜素红染色;将EGFP—ADSCs注射到去细胞神经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周取材进行冰冻切片观察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结果转染4d后,EGFP阳性率及荧光强度达到高峰;EGFP基因表达不随细胞传代而消失。MOI=0、1、5、25、50、100时,EGFP阳性转染率分别为0.13%、31.09%、75.33%、92.66%、96.70%、98.38%。实验组阳性率与对照组(MOI=0)选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I=25、50、100时,组问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OI=1、5比时差异(P〈0.05)。MTT试验观察10d内MOI=25、50、100组细胞增值活性与非转染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MOI=25作为最佳转染滴度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后ADSCs成骨、成脂分化20d,茜素红染色见橘红色钙沉积,油红O染色见橙红色脂滴。1周冰冻切片观察细胞于体内呈梭形,均匀分布。结论慢病毒载体转染EGFP基因不影响ADSCs活性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能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缺损提供示踪种子细胞的方法。
李绍磊刘云江牛晓峰许银峰易建华杨有优江丽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周围神经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效果并评估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采用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的64例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回顾,根据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外观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维持复位确切、并发症较少,是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牛晓锋胡军易建华刘云江肖良宝查国庆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闭合复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