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一新

作品数:81 被引量:384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语言文字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词汇
  • 18篇汉语
  • 13篇佛经
  • 12篇词语
  • 10篇语词
  • 10篇中古
  • 10篇古汉语
  • 9篇语言
  • 9篇词汇研究
  • 7篇中古汉语
  • 6篇词义
  • 5篇校释
  • 5篇考释
  • 5篇口语
  • 5篇安世高
  • 4篇东汉
  • 4篇敦煌变文
  • 4篇语法
  • 4篇语料
  • 4篇世说新语

机构

  • 72篇浙江大学
  • 8篇杭州大学
  • 4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济宁学院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外事学院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80篇方一新
  • 6篇王云路
  • 5篇高列过
  • 2篇姜兴鲁
  • 2篇曾丹
  • 1篇雷冬平
  • 1篇王绍峰
  • 1篇姜黎黎
  • 1篇郭晓妮
  • 1篇许玲玲
  • 1篇陶智
  • 1篇张静
  • 1篇程若旦
  • 1篇柴红梅
  • 1篇刘哲
  • 1篇孙尊章
  • 1篇王雲路
  • 1篇路方鸽
  • 1篇和谦
  • 1篇徐婕

传媒

  • 11篇古汉语研究
  • 8篇中国语文
  • 8篇语言研究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汉语史学报
  • 3篇古籍整理研究...
  • 3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语文研究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汉字汉语研究
  • 2篇汉语史研究集...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求索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十余年从语言角度考辨可疑佛经成果的回顾与展望
2023年
目前常用的几种《大藏经》中,对早期汉译佛经的译者和时代题署多有谬误,不能轻易信从。近年来,学界对佛经语料的考辨成果丰硕,对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等重要译者的语言特征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一批可靠性较强的核心文本,并据此为其余可疑文本划分出不同层次。对于失译、疑伪佛经,研究者也根据语言的时代、地域特性对其进行了考辨分析。在鉴别方法上,近年的研究普遍采取外部证据与内部证据相结合的模式,前者包括经录、序跋、注释、传记、引用等,后者包括佛教术语、行文风格、一般词汇、语法和语音现象等。由于术语的旧译名容易被后人替换为新译名,普通词语与句法方面的证据相对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以语言作为可疑佛经鉴定标准的局限性也应引起重视:可靠译经的语言可能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选择鉴定标准时必须注意全面、系统,避免以偏概全,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方一新卢鹭
关键词:汉译佛经辨伪语言特征
《佛说(木奈)女祗域因缘经》翻译年代考辨被引量:1
2007年
考察了旧题为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女祇域因缘经》的词汇和语法现象,认为这部经不可能是安世高所译,也不是东汉译经,其翻译年代不会早于西晋。
方一新
关键词:安世高佛经词汇语法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被引量:29
2003年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大藏经题署“失译,附《后汉录》”。学者通常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用,值得商榷。本文尝试从语法(判断句、被动句和疑问句)、词汇(一般语词和“~切”式复音词)的某些角度,对其翻译年代进行推定。本文认为,《大方便佛报恩经》所反映的语法词汇面貌与可靠的东汉译经不同,应该是魏晋以后的译经。
方一新
关键词:语法词汇魏晋时期
题安世高译《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考辨被引量:1
2007年
考察了旧题安世高译《佛说宝積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的行文风格、词语、疑问代词、开头及结尾语等的特点,认为该经不是东汉所译,更不是东汉早期翻译家安世高所译。
方一新高列過
关键词:辨伪安世高语言标准
汉魏六朝词语散札被引量:1
2005年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仍有大量新词新义需要抉发。本文选取中古汉语“拨烦”、“湍骤”、“捕搦”、“声气”(音气)、“横”、“纯”、“还出”、“决”(决赌)、“故”等九个语词进行考释,补正了辞书的缺憾,对于汉语词汇史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方一新
关键词:中古汉语词汇考释
评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方一新王云路
读《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被引量:18
1994年
读《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方一新,王云路最近,朱庆之先生《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终于出版了(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我们获读此书,深觉这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第一,这部著作选题极有价值,在系统利用佛典语料研究汉语词汇发展史方...
方一新王云路
关键词:中古汉语词汇词汇研究汉文佛典双音化新词新义
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被引量:27
2007年
“好歹”是由表反义关系的形容词“好”和“歹”通过经常连用而逐步凝固成词的。根据功能的不同,“好歹”可分为名词和副词两类。名词“好歹”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其中一个成分语义的失落,形成偏义复合词;另一条则是通过转喻,代指事件或情况的结果。其中后者的语法化程度高于前者。副词“好歹”既可表时间,也可表语气。从认知角度看,概念结构的隐喻是时间副词“好歹”产生的根本机制,而转喻则是语气副词“好歹”形成的内在动因。语气副词“好歹”的主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歹”出现的语言环境有了变化,二是“好歹”的句法位置变得更加灵活。
方一新曾丹
关键词:好歹转喻隐喻语法化主观化
《异苑》词语校释琐记被引量:5
2000年
《异苑》是一部南朝小说,叙事平实流畅,口语性较强。本文是阅读《异苑》的读书札记, 计15条,就词语的校勘和训释两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方一新
关键词:词语校勘训释小说南朝
全文增补中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新收获——读《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最近,我们高兴地读到了蒋冀骋先生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一书。书中精采的考论时时可见,读之令人心旷神怡。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建国以来,走过了曲折的道路。1953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出版,堪称这方面研究的开山之作。1959年,蒋礼鸿《敦煌变文字通释》问世,开辟了以敦煌变文为中心的近代口语词汇研究的新领域。其后,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
方一新王云路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汇敦煌变文词汇研究词义考释口语词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