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强 作品数:64 被引量:445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混农林业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以四川理县甘家堡为例 被引量:2 2017年 混农林业是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为了解混农林业改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鸟类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至2017年在四川理县甘家堡混农林业示范区内设置了9个样点,考察了鸟类多样性和鸟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农林地改造后样地内鸟类物种丰富度和鸟类丰度较改造前均有显著上升,森林和灌丛鸟类组份也较改造前有所上升。说明混农林业能够有效提高鸟类多样性,对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温平 岳春红 徐万苏 张文 青菁 戴强关键词:混农林业 生物多样性 指示物种 两栖类皮肤石蜡切片样本量探讨——以峨眉髭蟾毛细血管丰富度为例 被引量:1 2020年 石蜡切片是量化两栖动物各种皮肤特征的常用技术,但在两栖动物中缺乏取样标准。血管密度等无法直接度量的特性可能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探讨这类特征的取样标准有利于实践工作。本研究对雄性峨眉髭蟾Leptobrachium boringii表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度进行量化,并通过重抽样分析该特征所需样本量。实验获得2只个体10个部位数据,每个部位模拟29种抽样。结果显示,体型较小个体多数部位需接近20条组织或更高的样本量,体型较大个体多数部位所需样本量接近15条或更高。建议在两栖类皮肤石蜡切片工作中对全部有效切片进行制片,以满足不同特征对样本量的要求。表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度与所需样本量呈负相关关系,可能缘于高密度部位的血管分布更均匀。如在其他两栖动物类群中亦观察到该相关性,则有助于在量化该特征时合理选取样本量。 许双 戴强 张丕珠 郑渝池关键词:石蜡切片 两栖动物 皮肤 毛细血管密度 若尔盖高寒湿地高原林蛙繁殖后期运动、家域和微生境选择 被引量:12 2007年 我们于2006年7月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高寒湿地的7只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进行了追踪研究。Monte-Carlo模拟表明:在研究期内高原林蛙的运动是随机的,还没有开始迁移。高原林蛙的平均运动距离为7.1m,雌雄运动距离没有差异。95%和50%Kernel家域分别为796.2m2±704.0m2和119.9m2±94.6m2,MCP家域为157.9m2±119.5m2。雌雄高原林蛙生境选择存在差异,雄性倾向于在洞穴较多的生境中运动和隐蔽,而雌性倾向于在草丛中运动和藏匿;早晨高原林蛙选择地面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的微生境活动,雌雄活动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植被高度没有显著差异。追踪个体的微生境利用表明:高原林蛙和哺乳类洞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齐银 Zachary FELIX 戴强 王勇 杨勇 王波 王跃招关键词:两栖动物 高原林蛙 无线电遥测 家域 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Two Species of Co-occuring Tadpoles 被引量:3 2007年 We examine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larval toads (Bufo gargarizans ) and frogs (Rana kukunoris ) which co-occur in natural pools in the Jiuzhaigou Nature Reserve. We measured the activity level, growth rate, mass at metamorphosis and larval period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Tadpoles of B. gargarizan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tive when food was abundant than scarce,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tivity of R. kukunoris tadpoles at different food levels. At low food availability, mass at metamorphosis and growth rate of R. kukunori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B. gargarizans, whereas the presence of R. kukunori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ass and growth rate of B. gargarizans. In all treatments, the larval period of B. gargarizans at low food availability was the shortes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 gargarizans can adapt to different food levels by changing their activity rate. At high food level, B. gargarizans increased activity to gain more food. At low food level, B. gargarizans decreased activity and achieved early metamorphosis. However, when food resources were limited, R. kukunoris could gain more food than B.gargarizans . 张晋东 熊晔 傅之屏 李玉杰 戴强 王跃招高寒草地城镇对周边鸟类影响范围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017年 城镇化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对鸟类的影响巨大。然而,城镇对鸟类的影响范围却一直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本文以若尔盖高寒草地这种较为简单的单一生境为例,探讨了评估城镇对周边鸟类分布影响范围的方法。在若尔盖县唐克镇周边草地设置6条样线开展鸟类调查,并对距城镇不同距离的鸟类种类、数量与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黑耳鸢Milvus lineatus、家燕Hirundo rustica和麻雀Passer montanus的数量与距城镇距离呈显著负相关,是喜城镇型的鸟类,而地山雀Pseudopodoces humilis、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和白腰雪雀Montifringilla taczanowskii等草地物种则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对城镇的躲避,其他物种的分布与距城镇距离相关性不显著。分段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距城镇距离的增加,鸟类的数量和生物量都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格局。研究发现,距城镇339~630 m存在一个鸟类分布的低谷带,在这个地带鸟类的数量和生物量都达到最低值,而鸟类物种丰富度的低谷带在367~955 m。城镇周边存在的鸟类低谷带可能是由于该区域的环境处于从城镇到草地的过渡带上,对喜城镇的鸟类物种而言,这一区域距城镇过远,而对于草地物种而言,这一区域受到的城镇干扰又太大。 赵周周 戴强 邓怀庆 周江关键词:高寒草地 城镇化 鸟类 四川省若尔盖季节性水塘周边高原林蛙夏秋季活动特征 被引量:6 2007年 影响无尾两栖类活动的因素很多,水体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样线法,分别于2006年7月和9月下旬对若尔盖季节性水塘周边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的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样线宽2m,长70-150m,采用十字交叉法,基本按照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设置8条样线。结果表明:夏季高原林蛙主要在水塘周边活动,高原林蛙遇见率与水塘距离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成体:r=?0.479,P<0.05;亚成体:r=?0.480,P<0.05);90%的高原林蛙个体在距离水塘110m范围内活动,亚成体比成体更接近水体活动,远离水塘的成体选择泉眼和草沓草地活动。秋季高原林蛙的活动与水塘距离无显著相关性(Pearson,r=?0.016,P>0.05),水塘周边高原林蛙的遇见率很低,远离水塘的高原林蛙偏向选择泉眼活动。 齐银 Zachary Felix 戴强 王勇 刘莉 张强 王跃招关键词:高原林蛙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无尾两栖类陆地核心生境 被引量:12 2005年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该地区分布有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a),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研究在保护区内设定了16个50m×50m的样地(每个样格分为25个10m×10m样格),对每个样格中3种两栖类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根据3种两栖类分布点距离水体的最远距离初步确定若尔盖保护区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a)的陆地核心生境半径分别为:1000m、55m和580m。由于过大的陆地核心生境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本文提出最小陆地核心生境的概念:在某一季节,不同性别和生活史阶段的某种动物的90%个体完成该季节正常生命活动所通过或者利用的陆地。由此概念,根据高原林蛙90%的雌体、雄体和幼体分布确定其最小陆地核心生境半径为51m。最后通过最优化理论对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分布格局与水体距离、草本层盖度、两栖类密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陆地核心生境的范围与其所在生境景观及本种和其他动物种群状况有密切关系。 戴强 戴建洪 张晋东 杨勇 张明 李成 刘志君 顾海军 王跃招关键词:两栖类 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放归已被广泛应用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作为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天气条件对动物活动有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动物的活动特点,对于改进放归技术和提高放归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PS项圈数据对5只人工繁育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放归后的行为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个体日移动距离、日活动率和日活动强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放归个体在晴/多云天活动性更强,日移动距离(426.74 m±17.54 m)更长、日活动率(32.60%±0.60%)和日活动强度(21.00±0.49)更高,而长时间降雨(小雨、中/大雨)会导致放归个体活动性降低(日移动距离:359.32 m±18.95 m、338.19 m±32.36 m,日活动率:24.38%±0.71%、23.25%±1.28%,日活动强度:15.22±0.56、12.97±0.79),阴天的活动性(日移动距离:345.83 m±14.27 m,日活动率:27.79%±0.56%,日活动强度:18.15±0.47)总体介于晴天和长时间降雨天之间。短时间降雨(阵雨)对日活动率(28.78%±1.81%)和日活动强度(17.82±1.46)影响较小,大熊猫活动性更接近晴/多云天。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个体的活动有显著影响。此外,尽管大熊猫属食肉目Carnivora,但是放归大熊猫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活动模式更接近杂食动物。 朱洪民 杨彪 何可 青菁 张泽钧 戴强 张勘 唐博 古晓东 杨旭煜 黄炎 李德生 张和民 杨志松关键词:大熊猫 放归 基于卫星跟踪的灰雁秋季活动特征与生境利用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营养和能量有效的积累对候鸟能否顺利完成迁徙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8月至10月在内蒙古图牧吉湿地,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灰雁的活动特征、生境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阐明灰雁在秋季如何有效积累能量以满足迁徙前的生理需求。我们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析了灰雁的生境特征,运用核密度分析法(KDE)计算了日间和夜间活动区面积,以及对不同月份的平均活动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至10月间,灰雁活动位点的EVI值逐月递减,并且逐渐向南移动,趋向于水域集中,增加了对湖泊的利用,同时减少了对草地的利用;灰雁的活动区面积逐月递增,日间活动区面积大于夜间;灰雁在日间、夜间及平均活动距离均呈递增的趋势,每天凌晨及黄昏都出现较长时间的活动。由于8至10月间气温逐渐降低,从草地中可以获取的潜在食物资源减少,灰雁通过逐渐向水域较为丰富的区域移动,活动区面积逐渐增大,增加活动距离提高食物的获取量等确保获取足够的食物和能量满足迁徙的需求。 孟维悦 李淑红 周景英 钱英 魏秀宏 韩莫日根 戴强 陆军 朱思雨 张国钢关键词:生境利用 活动区 灰雁 软硬放归人工繁育大熊猫适应比较 <正>放归是提高野生动物小种群长期存活可能的有效手段,在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中得到大量应用。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大熊猫放归工作,以复壮野外的大熊猫孤立小种群。软放归和硬放归是放归的两种主要方式,软放归个体在放归野... 何流洋 戴强 何可 青菁 黄蜂 杨旭煜 黄炎 古晓东 张和民 李德生 周晓 杨志松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