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建华

作品数:98 被引量:55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1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4篇雷达
  • 20篇闪电
  • 18篇降水
  • 15篇多普勒
  • 13篇多普勒雷达
  • 13篇强对流
  • 11篇强对流天气
  • 11篇雷暴
  • 9篇闪电活动
  • 8篇阵风锋
  • 8篇强降水
  • 7篇天气雷达
  • 6篇气象
  • 6篇LIS
  • 5篇定量降水
  • 5篇中尺度
  • 5篇飑线
  • 5篇雷电
  • 5篇回波
  • 4篇定量降水预报

机构

  • 92篇上海市气象局
  • 19篇南京大学
  • 8篇上海市防雷中...
  • 6篇上海市气象信...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上海市气象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飞行试验...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四川航空股份...
  • 1篇江苏省测绘工...
  • 1篇江苏省气象台
  • 1篇民航华东空管...
  • 1篇广东省气象台
  • 1篇湖南宜通华盛...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98篇戴建华
  • 28篇陈雷
  • 22篇陶岚
  • 14篇孙敏
  • 9篇李佰平
  • 7篇茅懋
  • 7篇徐秀芳
  • 7篇秦虹
  • 6篇袁招洪
  • 6篇顾宇丹
  • 6篇郑杰
  • 6篇张欣
  • 6篇王强
  • 5篇王元
  • 4篇曹晓岗
  • 4篇黄晓虹
  • 4篇王智
  • 4篇邵玲玲
  • 4篇尹春光
  • 4篇尹红萍

传媒

  • 11篇气象
  • 5篇大气科学研究...
  • 4篇气象科技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气象学报
  • 3篇气象科学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暴雨灾害
  • 3篇气象科技进展
  • 2篇第六届长三角...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四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涡旋》临近预报系统在2010 上海世博会的应用
香港天文台《小涡旋》临近预报系统继2008 年支援北京奥运会后,在2010 年再次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的另一项示范项目—上海世博会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示范项目(简称WENS),联同国内外其它5 个自动天气预报系统,...
郑子路戴建华杨汉贤
关键词:世博会定量降水预报
COTREC雷达回波外推技术在降水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数值预报产品,采用一种改进后的交叉相关法(COTREC)建立了一种降水临近预报方法。用该方法对2005年台风“麦莎”、2007年台风“圣帕”和2007年6月23-24日强雷雨天气三次降水过程进行...
陈雷戴建华陶岚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闪电
文献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候闪电与对流参数的对比研究
星观测的LIS闪电资料,对我国几个闪电活跃地区的闪电活动和对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文中采用大气层结稳定度和对流分析方法计算了对流参数,并用相关分析统计了候LIS闪电特征与对流参数的相关性,用回归方法得到了基于对流参...
戴建华王元顾建峰陈雷王智
关键词:季风闪电资料闪电活动
用TRMM/LIS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闪电活动
本文用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星载闪电成像传感器(Lightning Imaging Sensor,简称LIS)探测的总闪电资料,统计分析了1998年到2003年...
戴建华秦虹郑杰
文献传递
一种改进的飞机自然结冰潜势算法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飞机结冰严重危害飞行安全,随着国产大飞机计划的推进以及自然结冰试飞试验的开展,飞机结冰研究越来越引起了民航和气象等诸多部门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一个改进的飞机自然结冰潜势算法,该算法直接基于大气温湿层结给出结冰潜势,可以识别多种天气条件下(包括冻雨)的飞机结冰可能,具有命中率高、虚警率低、应用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用26个飞机结冰试飞(飞行)报告对该算法进行了检验和评估,发现该算法能较好地估测多种天气条件下飞机在飞行中实际遭遇结冰的情况,且能给出结冰的区域和大致高度。同时,在安庆的一次飞机自然结冰外场试验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发现结合地面观测、探空秒数据和卫星资料等,该结冰潜势诊断方法可以准确诊断结冰层的高度和随时间的变化,与飞机实际空中探测具有较高的符合度。
李佰平戴建华戴建华孙敏史月琴杨涛杨涛韩昌
关键词:飞机积冰
2012年秋季上海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
2012年9月8日夜间至9日清晨,伴随着500hPa短波槽东移入海,华东中部地区有一低压系统产生。受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苏南、浙北和上海地区普降雷雨。其中,上海地区出现了强雷暴及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庄行站观测到了48...
张欣戴建华
关键词:强对流雷暴短时强降水
文献传递
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智戴建华刘红亚曹晓岗陈雷陶岚李佰平茅懋储海杜予罡刘梦娟张晶姚建群
(一)项目背景:该项目研究属于大气科学领域,针对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突出难题,聚焦关键技术研究,率先建立中尺度对流系统信息提取技术,自动识别边界层辐合线、低空切变、海风锋等强对流天气触发信息,形成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中小...
关键词: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
一次罕见飑前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被引量:71
2012年
2009年6月5日,受一个飑线前超级单体雷暴的影响,上海部分地区出现了直径25—30mm的冰雹,随后,飑线尾随该超级单体扫过上海,造成大风、雷电和强降水天气。基于常规天气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仪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发现,该超级单体发生在东北冷涡西南侧的高空强冷平流与低空暖平流形成的强不稳定层结背景下,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发展在飑线前的暖区中,经过由"热岛效应"和海陆风锋共同形成的低空辐合线时明显加强发展;该风暴呈现出"指"状、"楔"状、弱回波区(WER)等超级单体雷达反射率特征,"指"状回波处出现了中气旋的径向速度特征,具有标志大冰雹的三体散射长钉(TBSS)特征回波,通过三体散射长钉多普勒速度发现了大冰雹的下降区和增长区。分析还表明:东北冷涡西南侧横槽南摆导致中空降温,0℃层和-20℃层高度明显下降,为冰雹的空中增长提供较好的温度环境条件,较低的0℃层也保证冰雹在空中下落中融化较少。双风廓线仪对比观测表明,超级单体发展的低空风场环境中具有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风暴相对螺旋度,中尺度对流系统与环境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利于风暴发展和维持的正反馈机制。飑线前超级单体雷暴与飑线主体关系密切,起到类似"箭"与"弓"的引导作用,飑线主体的一部分进入超级单体所遗留下的"冷"区后明显减弱,东侧入海后也逐渐减弱,其余部分仍在发展加强;最终,强风暴逐渐减弱,超级单体特征也开始消失,飑线与之合并形成新的"人"字型中尺度对流系统,新的"弓"形回波带与原回波带相比移动方向发生右偏,因此,飑前超级单体在飑线主体移动和演变的临近预报中有重要指示意义。
戴建华陶岚丁杨王元陈雷
关键词:飑线风廓线仪垂直风切变风暴相对螺旋度
三类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模糊检验试验与对比被引量:24
2016年
强对流天气具有尺度小、演变快的特点,为了满足强对流预报检验、评价的需求,本文引入了模糊检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空间等属性上进行尺度变换处理,可获得预报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评价信息。以中国气象局SWAN等短临预报业务系统提供的1 h回波外推预报为例,对三种类型强对流天气系统进行了模糊检验试验对比,并据此构造了三种理想强对流天气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各种模糊检验方法的特性,发现:相对于"点对点"的传统检验方法,模糊检验能够在不同尺度和评价策略上给出有关预报的更多信息,给予预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针对不同的评价策略,同一个预报的最优尺度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模糊检验方法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也有差异;相对于传统检验方法,模糊检验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广,尤其是当预报偏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多种模糊检验方法仍然能够给出有参考意义的评分。综合来看,对于高阈值、小尺度特征的强对流事件,低判别标准的最小比例法、模糊逻辑法和多事件列联表等检验方法更有应用价值。
李佰平戴建华张欣王啸华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高分辨率
上海地区近10年冷流降雪天气诊断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统计了近10年发生在上海地区的冷流降雪过程,初步揭示了此类天气过程的产生机理,并分析了降雪发生时对应的高低空天气形势、探空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2000—2009年共出现冷流降雪12次,占降雪总日数的25%,大部分过程降雪明显时段高空500 hPa上海处在槽前。冷流降雪发生前,宝山站探空图上,低层有不稳定层结,且850~925 hPa湿度较大。冷流降雪对应的红外云图,云阶走向和海岸线一致,且云体呈白亮波状结构,云顶高度多在3000m以下,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弱,多低于35 dBz。绝大部分过程海水和850 hPa温差在10~14℃之间,海水和925 hPa温差介于8~11℃之间。降雪发生时宝山站吹NW—WNW—N风,风速为3~6 m·s。与山东半岛相比,上海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决定其冷流降雪有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降雪强度弱等特点。
陈雷戴建华韩雅萍
关键词:冷流降雪热对流卫星云图雷达回波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