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荣明

作品数:66 被引量:3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2篇纳米
  • 28篇碳纳米管
  • 28篇纳米管
  • 15篇催化
  • 12篇乙烯
  • 12篇复合材料
  • 12篇复合材
  • 11篇光催化
  • 9篇苯胺
  • 7篇纳米ZNO
  • 7篇聚苯
  • 6篇多壁碳纳米管
  • 6篇氧化锌
  • 6篇纳米氧化锌
  • 5篇性能研究
  • 5篇碳纳米管负载
  • 5篇降解
  • 5篇光度
  • 5篇光度法
  • 5篇苯酚

机构

  • 6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上海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5篇成荣明
  • 42篇陈奕卫
  • 30篇徐学诚
  • 8篇于华荣
  • 7篇施利毅
  • 7篇耿成怀
  • 7篇高海霞
  • 7篇韩婧
  • 6篇孙明礼
  • 6篇曹永生
  • 6篇李相美
  • 6篇林开利
  • 5篇石岩
  • 5篇祖金凤
  • 5篇何为凡
  • 5篇朱金林
  • 5篇李伟
  • 4篇李茂刚
  • 4篇余维
  • 4篇董鹏飞

传媒

  • 5篇化学通报
  • 5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应用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Chines...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分析仪器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酚及取代酚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碳纳米管(CNTs)吸附苯酚、对甲酚和对甲氧基苯酚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碳纳米管对三种酚类物质的吸附均符合Freund lich和Langmu ir方程,吸附均为放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并且都具有物理吸附特征;碳纳米管与三种酚类物质分子之间的л—л共轭作用的强弱决定了碳纳米管对三种酚类物质的吸附能力,顺序依次为:对甲氧基苯酚>对甲酚>苯酚。
孙明礼成荣明徐学诚陈奕卫李茂刚
关键词:碳纳米管酚类物质吸附等温线热力学
过氧化苯甲酰对多壁碳纳米管衍生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Carbon nanotubes have stable structrue that is the similar to alkene.However,it is very difficult that carbon nanotubes have the same addition reaction as alkene.By infrared spectrum,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re is 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carbon nanotubes and BPO.Moreover,we found,the frequency of carbonyl in BPO decreased from 1760-1780 cm-1to 1702 cm-1.It was also shown by TG the weight loss varied with reaction time and reagent proportion.
何为凡徐学诚李相美石岩陈奕卫成荣明
关键词:碳纳米管热重
银-铜-铁-镍体系测定条件的旋转设计优化和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的同时测定被引量:2
1999年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 ,建立了吸光度与显色剂、增敏剂用量以及p H值之间的数学模型 ,进而得到使吸光度最大的显色剂用量、增敏剂用量及 p H值。在此优化的基础上 ,用目标转换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对银、铜、铁、镍的合成样品的合谱进行了解析处理 ,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成荣明程广斌陈奕卫杨宝林
关键词:光谱
聚苯乙炔/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被引量:7
2006年
以无水A lC l3为催化剂合成了聚苯乙炔(PPA)、用浓H2SO4进行磺化改性,并通过共混制得了PPA/碳纳米管(CNT)及磺化PPA/CNT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电导率与CNT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磺化PPA/CNT导电阈值比PPA/CNT的降低了1%,前者达到极限电导率所需CNT的量是后者的10%;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在CNT界面上的磺化PPA有新的晶型产生。
李相美徐学诚余维顾英俊苏林石岩成荣明陈奕卫
ZnO纳米棒/PVC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在此基础上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PVC复合材料前驱体,适当温度下煅烧得到了氧化锌纳米棒/PVC复合材料.借助XRD,TEM,SEM,IR,UV-Vis和ESR等测试手段对氧化锌纳米棒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氧化锌纳米棒和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和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对光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锌和PVC的质量比1∶1,煅烧温度250℃,煅烧时间1h.在光催化剂用量为0.5g/L,甲基橙浓度为10mg/L,采用15W家用照明荧光灯做光源的光催化体系下,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8%,表明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PV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董鹏飞韩婧邵启伟成荣明
关键词:氧化锌纳米棒PVC复合材料光催化
红外光谱研究Fenton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碳纳米管经焙烧和稀硝酸纯化处理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采用Fenton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改性,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化学处理后能够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和羰基,且羰基峰的吸收强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碳纳米管的化学处理条件即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能够影响碳纳米管的改性效果;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10左右,pH保持在3,反应10h即能在碳纳米管表面产生较多的羰基.此外,根据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理和碳纳米管改性前后的FTIR变化,初步分析了Fenton试剂与碳纳米管作用的可能机理.机理分析表明,羟基和羰基的产生是由亲电性的HO·对碳纳米管上的不饱和键进行加成氧化引起的.
李伟成荣明徐学诚陈奕卫孙明礼何为凡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FENTON试剂羟基自由基
桑叶叶面微量元素复合肥料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专用于桑叶叶面喷洒的微量元素复合液体肥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适量的氮、磷、钾,施用该液肥能增加桑叶产量,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朱传征成荣明赵泓王昭明
文献传递
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纳米锐钛矿相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苯胺、邻氯苯胺、甲萘胺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采用PLS法,对于吸收重叠的3组分芳胺类化合物体系进行同时测定,对同时测定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此方法测定了以高压紫外汞灯为光源,纳米锐钛矿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胺、甲萘胺、邻氯苯胺3组分过程中各组分浓度。实验证明对合成样本,回收率在91.3%~110.0%之间。多组分同时催化结果与单组分催化结果之间的偏差在-4.7~3.0之间。
祖金凤耿成怀陈奕卫徐学诚成荣明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苯胺邻氯苯胺甲萘胺芳胺
微小金属密封容器内气体的质谱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改进了四极质谱仪(QMS)的进样装置,实现了对微小金属密封容器内所含气体的成分分析,结出了实验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陈越民成荣明张希曾
关键词:四极质谱仪气体分析
磺化聚苯乙炔/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将磺化聚苯乙炔(SPPA)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超声共混制备得到SPPA/MWNT复合材料.用四探针电阻率测试、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PS、UV-Vis、XRD等方法对复合材料导电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PPA/MWNT的电导率发生两次突跃;掺杂剂MWNT具有低的临界阈值;临界阈值附近,复合材料中MWNT具有不连续分布的现象及复合材料电阻呈负温度系数(NTC)效应;SPPA/MWNT复合材料中MWNT的碳原子对SPPA进行掺杂.推测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为,共轭聚合物SPPA不仅被导电粒子MWNT物理填充,同时还被MWNT的碳原子掺杂,使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种导电通路而导电,一是因被掺杂而成为高电导率主体的SPPA相互接触形成的导电通路,二是MWNT相互接触形成的导电通路.
边成香徐学诚余维陈奕卫成荣明石岩李相美晋圣松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掺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