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卫宁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眼部表现一例被引量:4
- 2015年
- 患者,男,62岁,因"左侧持续性头痛5d伴晕厥1次"于2013年9月14日入院.入院当天晨起时突然晕倒,5 min后清醒,清醒后对晕倒过程不能回忆,四肢活动自如,无心慌、胸闷,由家人送来检查;头颅CT见左侧基底节区片状高密度影,边缘基本清晰,同时见左侧基底节区小类圆形低密度影,考虑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软化灶形成.入住神经内科治疗.
- 李健金科惠卫宁
- 关键词: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眼部表现基底节区脑出血持续性头痛四肢活动高密度影
- 大鼠脑出血后凝血酶与血肿周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时相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从而了解脑出血后,凝血酶对血肿周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作用。以期为早期血肿清除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实验依据。
...
- 惠卫宁
- 关键词:继发性脑损伤脑出血凝血酶细胞凋亡脑水肿
- 文献传递
- 颅骨胆脂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颅骨胆脂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颅骨胆脂瘤切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颅骨胆脂瘤和硬膜下血肿的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右侧耳鸣2个月;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额颞部占位(骨源性)。手术将肿瘤及包膜全部切除,硬脑膜完整。术后第3d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头颅CT示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1周后复查CT示血肿明显减少,3周后复查CT血肿完全吸收。复习文献,胆脂瘤可产生多种炎性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其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尚未见报道。结论即使颅骨胆脂瘤切除术中硬脑膜保持完整,术后仍可能并发硬膜下血肿。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胆脂瘤产生的炎性物质引起硬脑膜炎症所致。
- 惠卫宁邵国平褚荣涛黄炜李向东惠国祯
- 关键词:颅骨胆脂瘤硬膜下血肿炎症
- 显镜微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4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显微镜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45例,均行显微镜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视力视野改善率72.2%,头晕头痛、闭经泌乳、肢端肥大症状改善率100%,激素异常患者手术后激素水平均下降至正常或下降。结论显微镜及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陈涛褚荣涛张志越邵国平惠卫宁黄炜施振华
-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外科
- 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与血浆心房利钠多肽、醛固酮的关系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垂体腺瘤术后常并发电解质紊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血浆心房利钠多肽(ANP)、醛固酮(ALD)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ANP、ALD的水平。结果:垂体腺瘤患者术后ANP明显增高,术后第1、3天与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术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降至最低值。低钠血症组患者血浆ANP水平在术后第1、3、5天明显高于非低钠血症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血浆ALD水平在术后第1、3、5、7天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P、ALD是影响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组血浆ANP水平增加显著,是促进低钠血症形成的主要原因。
- 贡伟一李向东惠国桢周和平惠卫宁
- 关键词:垂体腺瘤低钠血症心房利钠多肽醛固酮
- 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及二者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脑出血患者术中需要切除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为实验组,远离血肿需要内减压切除的脑组织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凝血酶含量;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在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显微结构。比较两组脑组织含水量和凝血酶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时间窗入院患者这两个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镜下,实验组脑水肿明显比对照组严重。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增高,凝血酶与脑水肿密切相关。
- 惠卫宁邵国平黄炜褚荣涛张志越施振华张绪明
- 关键词:脑出血缺血半暗带凝血酶脑水肿
- 急性脑外伤后外周血腺垂体激素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早期,外周血腺垂体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69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型脑损伤组(GCS>8分)和重型脑损伤组(GCS≤8分);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受伤后6、12、24、48 h血清中腺垂体激素(TSH、ACTH、FSH、LH、GH和PRL)的含量;并比较对照组,轻型脑损伤组和重型脑损伤组血清腺垂体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急性脑外伤后,6 h轻型脑损伤组PRL高于对照组(P<0.05),12 h达到高峰(P<0.05),24 h仍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48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脑损伤组各时相均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P<0.05);而TSH、ACTH、FSH、LH和GH在各组之间以及同组各时相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外伤后,外周血泌乳素水平升高,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变化,升高的程度与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 惠卫宁李向东惠国桢于晶刘燕飞王津津
- 关键词:急性脑外伤脑损伤程度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凝血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 惠卫宁李向东惠国祯周和平于晶刘燕飞王津津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凝血酶细胞凋亡
- 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假包膜切除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切除的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病理学表现和手术效果,以及切除垂体腺瘤假包膜的必要性。方法将3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和显微镜手术组。神经内镜手术组术中行假包膜切除;显微镜手术组因观察不到,不行假包膜切除。术后对假包膜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假包膜内是否存在垂体腺瘤组织。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和血垂体功能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肿瘤组织。神经内镜手术组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11.1%)明显低于显微镜手术组(45.0%),垂体功能激素水平正常率(66.7%)明显高于显微镜手术组(30.8%)。结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垂体腺瘤组织,神经内镜下可以实现假包膜切除,切除假包膜可降低垂体腺瘤的残留复发率。
- 惠卫宁邵国平黄炜褚荣涛魏炜李向东惠国桢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腺瘤假包膜
-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侵袭性垂体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一例鞍区海绵状血管瘤误诊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以降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误治率。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在对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进行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1例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与侵袭性垂体瘤进行鉴别。结果术中发现肿瘤颜色暗红,光滑质韧,切开后瘤体回缩、不能被刮出,出血明显,仅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鞍区海绵状血管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术前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 惠卫宁褚荣涛邵国平黄炜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鞍区侵袭性垂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