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迅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设计与艺术系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服装
  • 5篇教育
  • 4篇教学
  • 3篇艺术
  • 3篇艺术设计
  • 3篇实践教学
  • 2篇德国高校
  • 2篇艺术设计教育
  • 2篇设计教育
  • 2篇服装教育
  • 2篇服装设计
  • 2篇高等艺术
  • 2篇高等艺术设计
  • 2篇高校
  • 1篇学院派
  • 1篇艺术教学
  • 1篇艺术设计教学
  • 1篇入世
  • 1篇设计教学
  • 1篇设计师

机构

  • 7篇杭州应用工程...
  • 3篇浙江工程学院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9篇徐迅
  • 3篇朱寒宇
  • 1篇尉海玲

传媒

  • 2篇丝绸
  • 1篇设计艺术
  • 1篇包装与设计
  • 1篇苏州丝绸工学...
  • 1篇浙江工程学院...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德国高校服装实践教学与项目设计课程的认识被引量:7
2001年
由于中德国情不同,教学体制,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观念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笔者通过对 德国高校设计及服装专业的教学活动,尤其是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与项目式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求 对我们的教学观念更新有所启示,为主动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科技对高等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 出的新要求.
徐迅
关键词:服装教育高校实践教学
服装设计的新宠──蕾丝被引量:5
1999年
蕾丝,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西洋服装史上一直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到了本世纪末,它的地位从服装设计中的配角跃居为主角,成了国际时装界的宠儿。越来越多的中外设计师们演绎着这场全新的“蕾丝情结”的主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蕾丝一定会继续深入人心,被世人所青睐。
徐迅车程君
关键词:蕾丝服装设计装饰花边
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特征被引量:2
2001年
一、德国高等设计教育的项目化与实践性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在这方面,德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传播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
徐迅朱寒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高等教育实践教学
实践性与科技性——德国高等服装设计教育被引量:25
2002年
德国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实践教学 ,这里通过对德国高等教育的考察 ,就德国大学的现代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 ,尤其是针对结合新科技新技术的服装设计教学 ,进行归纳探讨 ,而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联系市场 ,更新现代设计教学理念 ,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 ,也是我们教学的改革点。这里将主要就德国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以求对我们的服装界及院校有所启示。
徐迅
关键词:服装教育
由德国高校服装实践教学与项目设计课程引起的思考被引量:2
2000年
徐迅
关键词:高校服装教学教育方法
从20世纪时装发展源流看世纪末东西方服饰文化的融合
1998年
20世纪西方时装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广泛接受东方服饰风格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东西方在服饰及穿着观念上也趋于认同和一致,倾向于自然、简洁与合乎人体健康的服装。东西方服饰文化的精华,将为时代所共同拥有。文章通过对20世纪时装发展规律的揭示,探讨了世纪末服饰文化趋同一致的国际潮流趋向的共性和相融问题。
徐迅
关键词:服装服饰文化
学院派设计师在杭州服装市场的发展现状
1999年
对学院派服装设计师在杭州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在对其品牌作访问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分析了成功的因素及条件。
徐迅尉海玲
关键词:学院派服装市场服装设计师
对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艺术教学的认识与思考被引量:2
2000年
作者通过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 (FH)的教学与考察交流活动 ,对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艺术设计系在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结合杭工院借鉴德国FH办学模式的具体情况 ,来探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发展道路 。
徐迅朱寒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教学管理
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特征被引量:2
2001年
设计与美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具实用性。设计的特征之一,是艺术与工业技术的结合,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科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给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融入世界艺术设计教育格局,符合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大趋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徐迅朱寒宇
关键词:入世艺术设计教育现代艺术设计美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