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峣

作品数:41 被引量:1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5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深部
  • 10篇成矿
  • 8篇地壳
  • 8篇远震
  • 8篇雷达
  • 8篇层析成像
  • 7篇矿带
  • 7篇成矿带
  • 6篇远震层析成像
  • 5篇地幔
  • 5篇岩石
  • 5篇岩石圈
  • 5篇探地
  • 5篇探地雷达
  • 5篇长江中下游成...
  • 4篇地震
  • 4篇岩石圈拆沉
  • 4篇上地幔
  • 4篇数据采集
  • 4篇数据采集系统

机构

  • 3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5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合肥市测绘设...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勘查技...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41篇徐峣
  • 14篇严加永
  • 11篇江国明
  • 10篇张贵宾
  • 7篇吕庆田
  • 4篇刘振东
  • 3篇张昆
  • 3篇赵金花
  • 3篇张永谦
  • 2篇祁光
  • 2篇姚永波
  • 2篇汪杰
  • 2篇胡浩
  • 2篇皮娇龙
  • 1篇李春麟
  • 1篇徐国强
  • 1篇程志中
  • 1篇林吉焱
  • 1篇张洪双
  • 1篇史大年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及多通道探地雷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及多通道探地雷达。该电路包括:耦合电容、第一高速D触发器、第五电阻、第一可调电阻、第七电容,耦合电容连接至第一高速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第一高速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及置位输入端...
徐志伍谭小明张冲张永谦阮小敏徐峣刘小军管洪飞高磊
文献传递
基于DDS的超宽带雷达数据采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基于DDS的超宽带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对方波时钟信号进行升频或者降频,再将升频或者降频后的时钟信号输出至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生成具有设定频率的发射触发信号及接收触...
徐志伍谭小明韩丽丽徐峣张永谦阮小敏马岩
新型分布式三维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分布式三维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布式数据采集单元,分别安装到每个接收单元上,发射单元辐射产生的雷达回波信号在经过接收单元接收后送入取样头,在取样头内经过取样展宽降频后送入接收通道进...
徐志伍徐峣谭小明韩丽丽张永谦阮小敏马岩
基于F-K和Radon变换的多次波衰减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衰减技术也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多次波的形成、分类及其特征,并在Pro Max系统上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多次波进行了压制:首先采用合适的速度对时-空域的地震记录进行NMO校正;然后,分别用F-K变换和Radon变换方法将其变换到F-K域和Radon域,对多次波所占据的主要区域进行充零衰减;最后,通过对应的反变换将其变换到时-空域,从而达到多次波衰减的目的。通过在Pro Max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不同方法对多次波的衰减效果各有优劣,组合滤波方法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张亚伟严加永刘振东张永谦徐峣
关键词:多次波RADON变换地震勘探
新型双频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双频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通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产生四路高精度时钟源,分别作为两个通道的发射触发信号和接收触发信号,通过频差法实现两个通道的超宽带探地雷达信号的触发与采样,并将采样后的超宽...
徐志伍韩丽丽谭小明徐峣阮小敏张永谦马岩
基于MESFET的超宽带雷达采样接收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ESFET的超宽带雷达采样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取样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用于对单端触发脉冲信号进行驱动整形产生一皮秒级负极性取样脉冲信号;取样积分保持电路,用于利用皮秒级负极性取样脉冲信号对待取样的信...
徐志伍阮小敏谭小明马岩徐峣张永谦
文献传递
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
2022年
背景噪声成像技术是21世纪以来地震学研究最为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之一.该方法不依赖于天然地震事件的发生,利用连续地震记录中普遍存在的"背景噪声",通过不同台站对间连续时间信号的互相关来提取经验格林函数并用以进行地下介质结构成像研究.与传统的天然源地震探测手段相比,背景噪声成像技术从随机场源信号中提取介质结构的信息,具有成像分辨率高、观测时效高、重复性好等优势.近年来,随着该方法的不断深入发展,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和矿集区等浅地表探测、地壳与岩石圈结构探测、地幔和地核等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以及地下介质时移变化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日渐广泛的应用.在信噪比增强和弱信号提取、体波信号提取与应用、成像新方法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快速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及其在对不同尺度探测领域的应用和新方法技术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可以预期,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在利用面波和体波信号研究地球空间结构、通过时移成像开展地下介质活动性监测研究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文文张永谦黄跃鹏皮娇龙陈淼徐峣刘振东刘振东
关键词:背景噪声互相关
山东莱州北东深部地质调查研究——三维电性结构初探
<正>胶东金矿集中分布区地处山东半岛中北部及东部,横跨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其以桃村-陡山断裂和郭城-即墨断裂南段,以胶州湾-山相家-郝官庄断裂为界,以西属华北板块,其东归造山带。胶北断拱是东部造山带的次级构...
张昆严加永胡浩徐峣汪杰
关键词:胶东金矿大地电磁场三维反演深部探测电性结构
文献传递
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深部结构与陆内变形机制初探被引量:3
2021年
川东—武陵山地区位于华南大陆西部,远离板块边缘,区内发育有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系,且变形后未经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和岩浆作用改造,是研究陆内挤压变形过程与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总结了针对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研究进展,梳理了该区褶皱-断裂系统的形成时间、演化过程、可能的壳内变形机制与深-浅构造耦合关系,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形成和演化史方面,川东—武陵山地区的褶皱-逆冲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并在新生代晚期发生了断裂系走滑方向的反转,对前期构造起到强烈改造作用,形成了现今逆冲兼走滑的断裂系统.在深部结构与控制要素方面,该区壳内变形主要受控于扬子块体和江南造山带之间的陆内汇聚作用,这种陆内汇聚作用不仅导致中上地壳朝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也促使扬子块体的Moho界面发生错断并向南东方向下插.然而,由于对该区中、北部和面积性的地球物理探测目前尚缺乏,难以从区域性视角研究该区的深部结构与构造过程,对壳内滑脱层是否普遍存在、研究区的差异化构造变形和演化机制等难以提供直接约束,深部结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张永谦严加永李春麟徐峣徐志伍刘振东刘振东赵金花张文文
关键词:陆内变形地壳结构地球物理
一种地震检波器的地面耦合装置及包括其的地震检波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检波器的地面耦合装置及包括其的地震检波器,属于地质勘探工程领域,所述地面耦合装置包括耦合托,所述耦合托包括面状底板和与面状底板一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面状底板用于与地面耦合,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螺丝...
陈昌昕周文月王志辉张冲徐峣刘卫强罗磊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