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方印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单胞
  • 5篇野油菜黄单胞...
  • 5篇油菜
  • 5篇黄单胞菌
  • 3篇野油菜黄单胞...
  • 3篇致病变种
  • 3篇基因
  • 2篇质粒
  • 2篇胞外多糖
  • 2篇报告质粒
  • 1篇调控基因
  • 1篇多糖
  • 1篇脂多糖
  • 1篇致病相关基因
  • 1篇十字花科
  • 1篇十字花科黑腐...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启动子
  • 1篇醛缩酶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3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广西职业技术...

作者

  • 5篇彭方印
  • 4篇陆光涛
  • 4篇唐纪良
  • 3篇安世琦
  • 2篇苏辉昭
  • 2篇唐永勤
  • 2篇何勇强
  • 2篇李彩月
  • 1篇李瑞芳
  • 1篇向志娇
  • 1篇谭旖宁

传媒

  • 3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野油菜黄单胞菌XC3813报告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简称Xcc)是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的病原菌,在以前的研究中,证实了Xcc8004菌株基因组中一个包含三个基因XC3813-3815的新位点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EPS,又称黄原胶)合成有关。将XC3813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A融合,构建XC3813的报告质粒pRE3813gus。通过分析报告质粒在致病相关基因rpfC、opsX和clp的突变体背景下的表达,发现rpfC和opsX的失活可使报告基因的表达分别降低42.8%和55.7%。这表明XC3813的表达可能直接或间接受rpfC和opsX基因的影响。
陆光涛彭方印唐永勤李彩月苏辉昭唐纪良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报告质粒
野油菜黄单胞菌XC3813-3815基因启动子的定位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简称Xcc)是十字花科作物黑腐病的病原菌,同时也是发酵工业生产黄原胶的菌种。在以前的工作中,证实了Xcc8004菌株基因组中一个包含XC3813-3815三个基因的新位点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EPS,又称黄原胶)合成有关。本工作通过PCR合成包含相应ORF及其上游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并克隆于不带启动子的质粒载体pLAFR6后,将所获的重组质粒互补相应的突变体。通过这一功能互补的方法,确定了这三个基因在其ORF上游约50bp内分别拥有自身的启动子。
陆光涛彭方印李彩月唐永勤安世琦何勇强唐纪良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启动子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影响致病相关基因XC3814表达的基因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的XC3814基因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关。文章将XC3814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XC3814的表达报告质粒pL3814sac。将该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8004,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3814sac。利用转座子EZ::Tn5对报告菌株的基因组进行随机诱变,分离到3株耐蔗糖的突变体。分析发现其中的1株突变体是由EZ::Tn5插入到编号为XC3882的未知功能的基因所产生的。将由XC3814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A融合得到的报告质粒pGUS3814分别导入8004菌株和XC3882的转座子Tn5gusA5插入突变体,测定比较pGUS3814的GU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XC3882突变体背景下GUS的表达水平比在野生型背景下降低81.3%,表明XC3814基因的表达水平受XC3882基因的影响。
苏辉昭向志娇彭方印李瑞芳安世琦陆光涛唐纪良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相关基因
野油菜黄单胞菌三个与致病性及EPS相关基因的调控基因的鉴定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XC3813、XC3814、XC3815是三个与致病性及胞外多糖相关的基因,分别被注释为保守假定蛋白、脂多糖核心合成糖基转移酶、保守假定蛋白。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基因的功能,本研究扩增含不同长度启动子区的...
彭方印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胞外多糖脂多糖报告质粒
文献传递
野油菜黄单胞菌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是发酵工业生产黄原胶的菌种,通过对Xcc8004菌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搜索,发现该菌株拥有完整的ED、EMP、HMP等糖代谢途径。为评估ED途径对细胞功能的影响,选择基因组中编码ED途径的关键酶——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的基因eda进行诱变,构建非极性突变体。通过对突变体表型进行分析,发现eda基因的突变体在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但其胞外多糖产量则降低77.6%。用一段包含eda基因的DNA片段对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能基本恢复胞外多糖产量。这表明eda基因对细胞合成胞外多糖有重要影响,也暗示ED途径对细胞生长是非必要的,而对细胞大量合成胞外多糖是必须的。
谭旖宁彭方印安世琦陆光涛何勇强唐纪良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胞外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