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青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主题

  • 6篇演义
  • 6篇三国演义
  • 6篇《三国演义》
  • 5篇英译
  • 3篇翻译
  • 2篇杨宪益
  • 2篇译本
  • 2篇译介
  • 2篇奇观
  • 2篇文学
  • 2篇今古奇观
  • 2篇《今古奇观》
  • 1篇戴乃迭
  • 1篇形象重塑
  • 1篇学人
  • 1篇译者
  • 1篇异化
  • 1篇异化现象
  • 1篇英译《红楼梦...
  • 1篇英译本

机构

  • 8篇上海外国语大...
  • 5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彭文青
  • 2篇冯庆华
  • 1篇肖维青
  • 1篇王金波
  • 1篇胡牧

传媒

  • 2篇中国翻译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外语电化教学
  • 1篇外国语
  • 1篇上海翻译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诗在英语世界译介的“副文本”探讨
2023年
从副文本理论视角考察中国清代诗歌的译介情况,可以为中国古代诗歌及其文化译介研究提供新的解释路径。现有三个英译本可以作为案例,从内副文本(peritext)包括脚注、序言、封面等维度来看,英译本采用了加注解释、背景介绍、中西文学类比等副文本阐释方式,向英语读者展现了与清诗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创作环境与文学体裁等。从外副文本(epitext)包括著述、访谈等材料来看,汉学家译者熟悉原文语言特色,学术研究功底深厚,将清诗置于中国文学传统乃至世界文学语境中深入考察。就中国古代诗歌的译介模式而言,可以充分发挥副文本在作品接受性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考虑翻译目的、译者行为、读者需要等因素,注重中国古代诗歌译介的传播和接受,实现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彭文青
汤姆斯汉学翻译中的异化现象——以《三国演义》和《今古奇观》英文节译为例
2023年
在中国文学外译历程中,汉学家译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彼得·佩林·汤姆斯(Peter Perring Thoms,1790-1855)以其异化的翻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在19世纪古典汉学常见的归化范式中独树一帜。文章以汤姆斯1820年选译并出版的两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和《今古奇观》节译为分析对象,描述译本中字字对译、拟古用词、详细脚注等翻译特色,结合译序、书信回忆录等译者阐发,探究汤姆斯的异化翻译思想和文化价值取向。汉学家译者汤姆斯作为中英两种文学传统之间的文化调解者,采用了有别于古典汉学的翻译模式,表达了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充分尊重,将原作置于更加广阔的本土文学系统之中理解和阐释,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达中国文学作品原貌,从而为中国古典文学译介问题提供有益补充。
彭文青
关键词:《三国演义》《今古奇观》
借鉴还是抄袭?——张亦文《三国演义》英文节译本存疑被引量:2
2019年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文节译本与张亦文英文节译本不约而同地选译了有关赤壁之战的章节(第43回至第50回)。本文发现两个节译本极其相似,绝大多数章回几乎完全相同。本文通过详细的文本比对分析译本正文的语言特色,利用译本序言、出版信息、相关书评等副文本阐述译本之间的关系,结合文本以外的社会文化因素断定张亦文英文节译本大量严重抄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文节译本。本文认为,撰写文献综述必须尽可能利用第一手文献并进行深入研究,仅仅引述他人文献难免以讹传讹。
彭文青王金波
关键词:抄袭
杨宪益文化观对其英译《红楼梦》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译者文化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作用,总结国内外理论对这方面问题的已有成果并提出新的论点,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结合,纯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进一步体现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特色以及多元维度的价值取向。译者的价值观尤其是文化观影...
彭文青
文献传递
“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被引量:7
2012年
当研究者热衷于以目的论模式指导翻译实践与批评时,我们需要反思这一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目的论不是万应灵药,可以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相反,目的论有其历史局限性以及相对主义的危险,从而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因此,在种种解构之后,仍然需要相对统一的翻译理想和标准来指导理论和实践,引导我们找回信仰,并用现代意义阐释和提升,从而"重返家园"。
彭文青
关键词:目的论
汤姆斯汉学翻译中的中国本土主义价值取向
2023年
彼得·佩林·汤姆斯(PeterPerringThoms)以其对文学性的追求、对异质性的还原、对审美性的强调,在古典汉学研究及翻译领域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翻译风格,在跨文化沟通层面书写了中国本土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以汤姆斯节译的三部中国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今古奇观》和《花笺记》为案例,描述译本中字字对译、详实脚注、矩阵排版等特色,结合副文本资料,探究汤姆斯的独特价值取向。本文认为,汉学家译者汤姆斯作为文化调解者,力图保留和再现作品文学性与审美特征,还原与阐释了中国本土文学系统与文化语境,不仅表达了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充分尊重,也为中国文学译介提供有益借鉴。
彭文青冯庆华
关键词:《三国演义》《今古奇观》《花笺记》
互文性:《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研究
本研究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为个案,探讨文本中以及文本之间体现的互文关系。研究涉及的译本共有三十个,其中包括《三国演义》两个全译本,一个由译者邓罗(C. H. Brewitt-Taylor)完成,于1925...
彭文青
关键词:互文性《三国演义》文学翻译英译策略
俄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俄国文学汉译:三个案例研究》评介被引量:2
2013年
20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既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的碰撞,也涉及其他语种的转译以及译者的主体性等因素。《俄国文学汉译:三个案例研究》一书以三位俄国作家萨文科夫、阿尔志跋绥夫以及安德列耶夫的作品汉译与接受为案例,讨论了翻译策略、渠道和译者主体等;以翻译技术、翻译思想和翻译职业三个部分为主线,研究了俄国文学作品在中国语言、文学、社会中的今生来世。
胡牧彭文青
关键词:俄国文学
语言杂合、文化译介与课程建设——全国首届影视翻译研究论坛综述被引量:11
2014年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办的首届全国影视翻译研究论坛于2012年12月8日至9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论坛回顾影视翻译的历史,探讨当前影视翻泽研究的趋势,并分析和总结了国内高校影视翻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情况。
肖维青彭文青
关键词:影视翻译翻译研究课程建设语言译介
《三国演义》英译重译现象中的自我指涉被引量:9
2017年
在文学作品的重译中,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即译者重新翻译自己之前的译作,或称之为"自我重译"。本研究以罗慕士(Moss Roberts)和亚历山大(G.G.Alexander)分别翻译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作为案例,结合两位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从间接翻译与自我引用两个角度探讨译者的自我指涉。译者在自我重译时受到自我认知、时代背景、读者接受等因素的影响,重新解读原作与译作,经历了一种自我审视与价值观重写的过程。对于"自我重译"现象的研究不仅展现了多样化译本形态的译者价值取向,也为建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模式与译本研究范式提供了解释路径,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译介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彭文青
关键词:自我指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