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四合木
  • 4篇特有种
  • 3篇等位
  • 3篇等位酶
  • 2篇遗传分化
  • 2篇植物
  • 2篇蒺藜
  • 2篇蒺藜科
  • 2篇藜科
  • 2篇物种
  • 2篇西鄂尔多斯
  • 2篇RAPD
  • 1篇有性生殖
  • 1篇植物种
  • 1篇植物种子
  • 1篇植物种子萌发
  • 1篇中国特有种
  • 1篇生境
  • 1篇生殖
  • 1篇生殖对策

机构

  • 7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7篇杨持
  • 7篇张颖娟
  • 1篇成文联
  • 1篇王迎春
  • 1篇侯艳伟

传媒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四合木水浸出液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7
1998年
分别用清水,四合木根际土壤水浸出液、四合木的茎叶、根、整株部分的水浸出液滴浇培养皿中的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麻花头(Serratulacentauroides)、扁蓿豆(Pocockiaruthenica)、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a)等植物的种子,发现水浸出液对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幼苗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整株水浸出液的影响最大。
杨持张颖娟
关键词:四合木种子萌发植物
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33
2001年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西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四合木 ( Tetraena mogolica) 4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电泳结果表明 ,四合木在种和种群水平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 P=60 %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 .6,平均期望杂合度 He=0 .2 4 5。 4个种群之间遗传分化很小 ,基因分化系数 GST只有 0 .0 52 ,明显不同于其它濒危物种。四合木种群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极低的种群间分化 ,说明不同的种群可能有共同的起源 ,随机遗传漂变和近交衰退不是影响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过程。
张颖娟杨持
关键词:四合木遗传分化等位酶西鄂尔多斯
中国特有种四合木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31
2002年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检测了西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四合木种群 5个斑块的遗传多样性。2 2个扩增引物产生 1 1 6条带 ,Shannon信息指数和 Nei指数对 RAPD数据的分析表明 :四合木种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其中千里山斑块的遗传多样性和多态位点比例较高 ,石嘴山斑块的最低。遗传多样性的 86.5 %存在于斑块内 ,斑块间的遗传变异为 1 3 .5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直接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 ,遗传多样性反映了四合木种群基因组 DNA存在较高的变异性 ;同时各斑块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 ,四合木各斑块可看成是处于同一种群的半隔离状态 (meta-种群 ) ,对四合木应注意保护遗传多样性丰富的 meta-种群。
张颖娟杨持
关键词:四合木中国特有种蒺藜科RAPD生境
四合木种群生殖对策的研究被引量:45
2001年
通过研究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种群的生殖对策 ,发现四合木既可进行有性生殖 ,又可进行营养繁殖 ,以有性生殖为其主要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具以下特征 :1)具有自交和异交相结合的交配系统 ,异交比例 (5 0 % )高于自交比例 (15 % ) ;2 )具有花多果少的生殖格局 ,其开花率与生境、降水、植株年龄关系密切 ,不同种群的开花率有一定差异 ,种群的年龄结构对开花率有较大影响。在 3~ 5月降水丰富的情况下 ,不仅开花比例高 (40 %~ 80 % ) ,且每一植株的花量很大。不同年份种群结实率普遍偏低 ,3~ 5月降雨较少的 1996年平均结实率为 19.8% ;3~ 5月降雨较多的 1998年为 12 .2 %。只是由于开花基数大 ,对四合木种群种子的总产量不会造成较大威胁 ;3)胚胎发育过程中败育比率极高 ,只有约 10 %~ 2 0
王迎春侯艳伟张颖娟杨持
关键词:四合木生殖对策有性生殖
濒危物种四合木与其近缘种霸王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4
2000年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西鄂尔多斯高原的濒危植物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种群和生长于同一生境的普通种霸王 (Zygophyllon xanthoxylon)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等位酶分析表明 ,与其他灌木相比 ,两种植物均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濒危植物四合木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霸王种群 ,多态位点百分率 P分别为 6 0 %和 83.3% ,等位基因平均数 A为 1.6和 2 .2 ,平均期望杂合度 He为 0 .2 45和 0 .392。种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 ,基因分化系数 Gst为 0 .0 5 1和 0 .0 2 0。这一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的濒危植物具有不同的遗传含义 ,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尽相同。
张颖娟杨持
关键词:四合木霸王等位酶濒危植物
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和RAPD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四合木是典型的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等位酶和RAPD分析都表明,四合木在种群水平上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0%和83%,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为0.244和0.314,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52和0.135,说明大部分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遗传分化很低.四合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生境的恶劣条件形成的,其基因组DNA存在较高的变异性,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但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直接相关关系.讨论了两种方法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优缺点.
张颖娟杨持
关键词:四合木遗传分化等位酶RAPD
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与同生境下蒺藜科三个种的核rDNA ITS的序列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为揭示分布于西鄂尔多斯高原的中国特有种四合木对生境的适应性及与其他属的亲缘关系,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对四合木与同生境蒺藜科(Zygophllyaceae)其他3个种的核糖体DNAITS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ITS片段长度、GC百分含量和变异位点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ITS1长177~212bp,ITS2长218~237bp;GC含量为57.7%~62%,信息位点比例30.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与霸王(ZygophyllumxanthoxylumMaxim)在系统位置上较相近,白刺(NitrariasibiricaPall)与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较相近.ITS所揭示的亲缘关系与这些种的形态学和胚胎学特征相似.
张颖娟杨持成文联
关键词:四合木白刺蒺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