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柏林

作品数:247 被引量:1,607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5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3篇生物学
  • 23篇农业科学
  • 21篇文化科学
  • 13篇医药卫生
  • 12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4篇发酵
  • 35篇乳杆菌
  • 32篇乳酸
  • 27篇乳酸菌
  • 25篇食品
  • 19篇教学
  • 16篇蓝莓
  • 14篇果酒
  • 14篇杆菌
  • 12篇酸奶
  • 12篇酸乳
  • 12篇课程
  • 11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1篇酵母
  • 11篇发酵剂
  • 9篇竹叶
  • 8篇双歧杆菌
  • 8篇活性
  • 6篇生物学

机构

  • 223篇北京林业大学
  • 47篇河北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渤海大学
  • 7篇衡水学院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生物技术有限...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食品发酵...
  • 4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丹尼斯克(中...
  • 2篇保定学院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龙徽酿酒...
  • 2篇石家庄君乐宝...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农学院

作者

  • 247篇张柏林
  • 33篇吕兆林
  • 25篇赵宏飞
  • 19篇裴家伟
  • 17篇朱保庆
  • 17篇周方
  • 17篇林西
  • 14篇展海宁
  • 13篇高莉莉
  • 13篇吴荣荣
  • 13篇姚永红
  • 11篇秦娇
  • 10篇任美玲
  • 9篇贾春凤
  • 9篇张德权
  • 9篇白凤翎
  • 9篇郭弘璇
  • 8篇韩俊华
  • 8篇王松
  • 8篇田洪涛

传媒

  • 38篇中国乳品工业
  • 23篇中国林业教育
  • 2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1篇食品科学
  • 10篇食品与发酵工...
  • 8篇乳业科学与技...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酿造
  • 5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食品科技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肉类研究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酿酒科技
  • 2篇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

  • 4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2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5篇2014
  • 19篇2013
  • 21篇2012
  • 20篇2011
  • 16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13篇2007
  • 14篇2006
  • 6篇2005
  • 12篇2004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菲尔粒菌相构成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开菲尔乳的风味和特性与开菲尔粒的菌相组成密切相关,对来自波兰的开菲尔粒中的微生物菌相进行分离鉴定表明,该开菲尔粒主要由干酪乳杆菌(9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6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匍聚糖亚种(3株)、酿酒酵母(2株)以及巨大克鲁维氏酵母(5株)构成。
张国亮冀朵朵金苏张柏林
关键词:开菲尔粒
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
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包括圆底烧瓶(A)、冷凝管(B)及提取器(C),其中所述的提取器(C)包括连接管、V型管、两通阀,所述的V型管中装有有机溶剂及水;所述圆底烧瓶(A)的烧瓶口与所述提取器(C)的连接管的接口相连,所述...
吕兆林张柏林姚永红秦娇展海宁
文献传递
戊糖乳杆菌胞外多糖合成条件的优化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优化了两株戊糖乳杆菌菌株Ind-1和Ind-3产生胞外多糖(EPS)的培养条件,探讨了产EPS菌株在发酵乳中的保水能力。结果表明,在MRS基础培养基上,选用葡萄糖+乳糖(1:1)作为碳源,添加量4%;胰蛋白胨+大豆蛋白栋(1:1)作为氮源,添加量2%;初始pH值6.0,30℃下培养16h,菌株Ind-1的EPS合成量达346.86mg/L。选用葡萄糖+麦芽糖(1:1)作为碳源,添加量4%;选用胰蛋白胨+大豆蛋白栋(1:1)作为氮源,添加量4%;初始pH值7.0,37℃下培养24h,Ind-3菌株EPS产量达315.86mg/L。添加菌株Ind-1和Ind-3到发酵乳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清的析出量。
孙晓琦张秀丽王松张柏林
关键词:戊糖乳杆菌胞外多糖发酵乳
植物乳杆菌ZJ8吸附伏马菌素B_1和B_2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J8对伏马菌素B1和B2吸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菌体对FB1和FB2的吸附率。【结果】菌株ZJ8对FB1和FB2的吸附率分别为89.9%、95.0%,这种吸附特性与菌体活力无关,且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菌株ZJ8的吸附率在p H 4时达到最大,分别为96.4%和99.0%。碱性和高温条件下都不利于菌株吸附伏马菌素。经强酸和SDS处理后,菌体对伏马菌素吸附率显著性上升。菌体细胞壁对FB1和FB2的吸附率高达96.8%和100%。植物乳杆菌ZJ8胞壁成分中肽聚糖的吸附率最高,分别为98.4%和100%。【结论】植物乳杆菌ZJ8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清除环境中的伏马菌素B1和B2,对吸附起主要作用的是菌体细胞壁上的肽聚糖。
张军乔雅菲王晓裴家伟郑钧予张柏林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伏马菌素B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品中卵磷脂的含量被引量:24
2006年
卵磷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各种磷脂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建立了卵磷脂的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消解、显色,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重现性和稳定性,加样回收率为97.07%。采用该法对市售的4种卵磷脂保健品进行了分离测定,效果良好。
陈卫涛张德权张柏林周洪杰
关键词:卵磷脂分光光度法保健食品
食品中三种γ-氨基丁酸检测方法比较被引量:32
2008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改良纸层析法和Berthelot比色法对不同来源介质中的γ-氨基丁酸(GABA)检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建立了3种方法的GABA检测体系。结果表明,HPLC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改良纸层析法和Berthelot比色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大量样品中GABA的检测。进一步地,改良纸层析法可用于微生物发酵液等色素含量较少介质中的GABA检测,而比色法更适合成分相对单一介质中的GABA检测。
赵宏飞宋伟裴家伟张柏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笃斯越橘果酱特征香气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以笃斯越橘果酱为研究对象,采用2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辅以气相色谱嗅闻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香气成分。结果:液液萃取法鉴定出32种化合物,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61种化合物,2种萃取方法检测出的香气化合物组分含量和种类存在差异,固相微萃取法更适合作为笃斯越橘果酱香气分析的萃取技术。根据固相微萃取果酱香气组分含量计算出各组分香气值,其中紫罗兰酮、(E,E)-2,4-壬二烯醛、正己醛、反-2-癸烯醛、苯乙醛等19种物质对笃斯越橘果酱香气有贡献,赋予产品花香、木香、脂肪味、水果香、坚果香、青草香、焦糖味等特征香气。结果表明,来源于果实的香气组分是构成笃斯越橘果酱典型风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应采用适度的热加工工艺以降低生产过程中该类组分的损失。
鲍杰李莹灿刘雅冉颜志秀顾盼朱保庆张柏林
关键词: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笃斯越桔制品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6种笃斯越桔制品中的有机酸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Venusil AS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96.9%超纯水-3%甲醇-0.1%甲酸;流速:0.5 m 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m。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分离笃斯越桔相关制品中所含的7种有机酸,包括草酸、奎宁酸、苹果酸、莽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检测结果表明,笃斯越桔中的有机酸主要为奎宁酸,其次是柠檬酸和苹果酸,乳酸和乙酸的含量较少。
魏铭顾盼李程洁杨航宇刘树勋张嘉月颜志秀张柏林朱保庆
关键词: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卵磷脂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为最大限度萃取大豆中的卵磷脂,并获得高纯度大豆卵磷脂,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添加量对卵磷脂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子对卵磷脂萃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添加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乙醇添加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其它因子间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0.05);超临界CO2萃取大豆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50m in、乙醇添加量20%,此条件下卵磷脂的萃取率为93%,萃取的卵磷脂纯度达78.24%。
张德权陈卫涛张柏林
关键词:超临界CO2交互效应
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GC-ECD测定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1
2007年
对现有农业行业标准(NY/T761-2004)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方法能够充分净化样品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排除样品复杂基质的干扰,上述农药添加浓度为0.02、0.2、2.0mg/kg,回收率变化在75%~119%之间,变异系数(R.S.D.)为0%~15.98%,其最低检测浓度0.01~0.0001mg/kg。
吕兆林吴荣荣王秀红张柏林
关键词:气相色谱百菌清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