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显云

作品数:55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平差
  • 8篇半参数
  • 8篇半参数模型
  • 5篇单点定位
  • 5篇土壤
  • 5篇土壤湿度
  • 5篇精密单点定位
  • 4篇滤波
  • 3篇气象
  • 3篇钟差
  • 3篇钟差预报
  • 3篇卫星
  • 3篇卡尔曼
  • 3篇卡尔曼滤波
  • 3篇降水
  • 3篇GPS
  • 3篇测量平差
  • 3篇M
  • 3篇S-
  • 2篇等式约束

机构

  • 51篇贵州大学
  • 11篇山东科技大学
  • 9篇长安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工程职业...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贵州非金属矿...
  • 1篇贵州省第一测...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55篇张显云
  • 19篇张俊
  • 18篇杜宁
  • 10篇独知行
  • 6篇张勤
  • 5篇龙新
  • 5篇邓小东
  • 4篇王利
  • 4篇王莉
  • 4篇汪波
  • 4篇李婷
  • 3篇张鹏飞
  • 3篇瞿伟
  • 3篇范旭亮
  • 2篇王晓红
  • 2篇曾安敏
  • 2篇杨松
  • 2篇骆林
  • 1篇戴吾蛟
  • 1篇汪泓

传媒

  • 11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测绘通报
  • 4篇矿山测量
  • 4篇测绘科学
  • 4篇应用数学进展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3篇海洋测绘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工程勘察
  • 2篇测绘工程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电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航天返回与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卫星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格局的成型,卫星定位系统已从单系统模式发展为如今多系统、多频率融合定位、交互操作的模式。在分析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各误差项处理策略的基础上,利用RTKLIB进行GPS,GLONASS,GALILEO,BDS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试验,并分析其动/静态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系统空间几何构型较差的情况下,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较单GPS定位精度可提高20%~40%,收敛时间可缩短35%~50%;在截止高度角超过40°的情况下,单系统会因可见卫星数量不足而无法完成连续定位,而多系统仍能实现高精度的连续定位。这在城区、山区或卫星遮蔽较严重的不利环境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杨松张显云杜宁鲍新雪刘芳诚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收敛速度高度角
基于VB6的GPS数据实时通信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实现GPS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更好地为各种自动化形变监测服务,必须首先解决GPS测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基于此,在研究VB6.0中MSCOMM控件属性及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串口通信程序,成功实现了GPS接收机与微机间的实时数据通信。
张显云张勤瞿伟
关键词:MSCOMM控件GPS接收机串口通信
顾及多径环境差异和粗差的GNSS-MR土壤湿度反演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基于单系统单卫星GNSS-MR(GNSS Multipath Reflectometry)土壤湿度反演的可靠性不高、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和最小二乘估计不具鲁棒性的缺点,为获取更优的延迟相位估值,并改善GNSS-MR土壤湿度反演的可靠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同时简化繁杂的选星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抗差估计的多系统多卫星组合GNSS-MR土壤湿度反演算法。该算法首先顾及多径环境的差异性、多径误差的周期特性等进行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Ratio)观测值的筛选,然后采用基于IGGⅢ(Weight Function Ⅲ Developed by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权函数的抗差估计解求延迟相位,进而获得表征土壤湿度变化趋势的延迟相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采用抗差估计的多系统多卫星组合(方案1)和单卫星组合(方案3),得益于抗差估计良好的鲁棒性,基于抗差估计的多系统多卫星组合(方案2)和单卫星组合(方案4)获得了较高的建模精度,所得延迟相位与实测土壤湿度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5、土壤湿度拟合残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0和0.012;同时,方案2和方案4还取得了较高的土壤湿度预报精度,土壤湿度预测值与土壤湿度实测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91、土壤湿度预报残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6和0.023;此外,相比于方案4,方案2在采用抗差估计解求延迟相位的基础上,采用多系统多卫星组合进一步提升了延迟相位的估值精度,从而不仅避免了复杂的选星过程,而且还获得了更好的建模效果和更高的土壤湿度预报精度。
李婷张显云邓小东李宏达聂士海
关键词:抗差估计
经典概括平差模型参数的两步解法
2014年
基于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基本公式分两步导出了经典概括平差模型的解,并对解的结构进行分析,使两步解的各组成部分从形式上对应一种具体经典平差的解,从而彰显了概括平差的本质。
张俊独知行杜宁张显云
关键词:测量平差
考虑卡尔曼滤波伪观测值的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及其在GPS/BDS组合PPP中的应用
2018年
在GPS/BDS组合PPP中,引入基于卡尔曼滤波的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来确定PPP中各类观测值的权重,针对卡尔曼滤波预报值权阵与观测值权阵验前单位方差不一致的情况,将卡尔曼滤波预报值作为伪观测值,与观测值一并进行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合理确定当前历元各类观测值权重的基础上,有效平衡观测信息与预报信息对参数估计的贡献,可显著改善GPS/BDS组合PPP的收敛速度与定位精度。
龙新张显云邓小东李婷胡思华
关键词: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卡尔曼滤波精密单点定位
贵州省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21年
为探究贵州省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湿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数据集(ERA5),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土壤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31年来,贵州省表层(0—7 cm)、中层(7—28 cm)及深层(28—100 cm)土壤湿度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加快;(2)贵州省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下降速率均表现为西快东慢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峰丛洼地地区下降最为明显;(3)1979—2009年,研究区各层土壤湿度与降水间的相关性更强,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在喀斯特盆地和喀斯特峡谷地区,土壤湿度与温度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4)2001年后,各层土壤湿度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平均减小了10.29%,而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却增加了137.59%,该现象在喀斯特高原以及峰丛洼地最为明显,表明温度可能是造成土壤湿度2001年突变的主导因素。
赵飞飞张显云付婷廖留峰聂士海
关键词:土壤湿度气象因子
贵州局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基于贵阳、威宁两个无线电探空站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贵州整体、局地及季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贵州整体T m模型精度高于Bevis模型、全国模型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模型;建立贵州局地、季节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改善T m的精度;相较于Bevis模型,局地T m模型反演的PWV精度更高,与实际降水吻合更好。
李宏达张显云王晓红王晓红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
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策略被引量:11
2015年
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能力产出为核心目标并将课程体系模块化为若干能力目标服务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策略,为提高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平做出积极探索。
张俊董敏张鹏飞张显云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测绘工程
贵州局地T<sub>m</sub>模型的建立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22年
加权平均温度(Tm)作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关键参量,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和时域周期性。针对贵州地形起伏大和气候多变的特点,为提升贵州地区GNSS PWV的探测精度,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ERA5气象数据集,在揭示贵州局域Tm时域周期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适宜于贵州的高时空分辨率局域Tm格网模型(GZTm),并基于无线电探空站气象资料计算的Tm,对GZTm的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Bevis模型和GPT2w模型,GZTm在贵阳站的精度分别提高了24.8%和1.0%,在威宁站则分别提高了10.4%和8.1%。此外,基于选定的15个ERA5格网点,本文还对贵州Tm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贵州Tm的季节差异明显,且与站点高程间密切相关,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
苏雷张显云袁炜
关键词:加权平均温度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动态变形预报被引量:1
2013年
对变形体的变形趋势做出预报,是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时间序列分析能顾及各期数据间的统计相关性,通过建模实现变形体的动态变形预报。鉴于AR模型估计参数时有递推公式,且工作量小,故在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形监测实例,讨论了AR模型的建模过程,并采用AR模型实现了变形的动态预报。
张显云张鹏飞杜宁张俊
关键词:时间序列AR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