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文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循环流化床
  • 2篇燃烧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1篇数学模型
  • 1篇体动力学
  • 1篇燃尽
  • 1篇燃烧特性
  • 1篇热系数
  • 1篇着火
  • 1篇着火稳定性
  • 1篇流体动力学
  • 1篇煤燃烧
  • 1篇结渣
  • 1篇结渣性
  • 1篇锅炉
  • 1篇传热
  • 1篇传热系数

机构

  • 3篇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张新文
  • 2篇钱诗智
  • 2篇赫俏
  • 2篇陆继东
  • 1篇刘德昌
  • 1篇林志杰
  • 1篇冯晓东
  • 1篇王淅芬

传媒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能源工程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分析被引量:11
1999年
基于循环流化床 ( CFB)的流动特性 ,提出了一个求解其流动结构的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床内粒子空间分布的轴向和径向不均匀性 ,可以预测各种运行条件下床内颗粒浓度分布情况 ,并能清楚地表示床的几何尺寸、运行工况对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
赫俏陆继东张新文钱诗智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燃烧
煤燃烧特性研究方法概述被引量:12
1998年
根据挥发分含量多少来判断谋燃烧特性的传统方法有很多缺点,而在实际应用中分析煤的燃烧特性又意义重大。本文综合以往的实践经验,从着火稳定性、燃尽性及结渣性三个方面来分析煤的燃烧特性。
冯晓东王淅芬李敏张新文
关键词:煤燃烧燃烧特性着火稳定性结渣性
循环流化床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在循环流化床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热模型。流动模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考虑了颗粒的宽筛分,并把床层在轴向上分为密相床和稀相床两部分。在密相床内,传热按照鼓泡床传热模型进行计算;在稀相床内,传热模型建立在颗粒团更新的假设基础上。根据假设,床层由颗粒浓度很低的上升稀相和相对颗粒浓度较大的颗粒团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交替地与床壁面接触,床层和受热面间局部换热系数和颗粒浓度及两部分接触壁面的份额有关。
张新文陆继东钱诗智赫俏刘德昌林志杰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数学模型传热锅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