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思雨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风险评估
  • 4篇煤尘
  • 3篇关节炎
  • 2篇蛋白
  • 2篇黏着斑
  • 2篇黏着斑激酶
  • 2篇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煤焦
  • 2篇煤焦油
  • 2篇煤焦油沥青
  • 2篇煤矿
  • 2篇矿业
  • 2篇类风湿
  • 2篇甲醇燃料
  • 2篇间质性
  • 2篇间质性肺病
  • 2篇焦油
  • 2篇焦油沥青

机构

  • 12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吉利控股...

作者

  • 17篇张思雨
  • 6篇陈永青
  • 6篇胡伟江
  • 6篇汉锋
  • 5篇康宁
  • 4篇李小峰
  • 4篇高惠英
  • 4篇董一文
  • 3篇吴宾
  • 2篇杜燮祎
  • 2篇边洪英
  • 2篇王鸿飞
  • 2篇张婷婷
  • 1篇罗静
  • 1篇卫小春
  • 1篇王鑫
  • 1篇叶萌
  • 1篇张民
  • 1篇温鸿雁
  • 1篇王丹

传媒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码头煤尘职业健康影响风险评估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评估煤码头煤尘职业健康风险,确定高风险岗位。方法以渤海地区2个5万~15万吨级煤码头接触煤尘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了解煤码头的生产工艺、煤尘分布、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防尘措施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采用滤膜称重法测定各工作场所和主要接尘岗位的煤尘接触浓度,采用国际釆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主要接尘岗位的煤尘健康风险。结果煤码头转接塔、翻车机、装船机和煤堆场附近工作场所的煤尘浓度较高,浓度范围为总尘8.8~85.1 mg/m^3,呼尘2.3~32.3 mg/m^3。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评估结果:78.6%的岗位职业健康风险为"不可容忍"水平,各岗位风险值翻车机司机的总尘与呼尘(1500、5000)、舱口指挥工的呼尘(1500)和煤堆场清扫工的呼尘(900)风险值明显高于转接塔巡视工(600)、堆取料机司机(450)。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翻车机司机的呼尘和总尘分别为重度和中度危害(危害指数分别为40.03和16.95),卸煤部清扫工和煤堆场清扫工的总尘均为轻度危害(危害指数分别为6.02和8.70),其余均为无危害。结论煤码头煤尘职业危害主要集中在煤炭装卸(重度和中度危害)、转运(轻度危害)和二次扬尘(轻度危害)过程。
汉锋张思雨吴宾康宁陈永青
关键词:煤码头煤尘风险评估
系统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在职业流行病学中应用
2022年
职业流行病学旨在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劳动者工作场所的职业接触复杂、多样,多种因素影响着劳动者健康;阐明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机制并尽早开展干预尤为重要。系统流行病学提出通过多水平的暴露与多组学信息的测量,对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网络分析,在多水平的数据驱动下研究暴露与健康结局之间的机制。通过系统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将职业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社会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评价劳动者的健康,可更好地评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结合多组学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等多水平上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疾病的机制与过程,可尽早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改变,从多角度探索干预方式,降低职业病或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
张思雨贾光胡伟江孙新
关键词:职业流行病学职业性有害因素健康
纯甲醇燃料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在甲醇燃料试点阶段明确纯甲醇燃料(M100)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方法以中国西南地区某甲醇汽车试点地区6个M100加注站和1个甲醇出租汽车公司的M100职业暴露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获取生产工艺、甲醇的暴露水平和职业病防护情况,采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评估甲醇职业健康风险,采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进行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 M100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醇。M100加注站、甲醇汽车维修车间及甲醇汽车驾驶室等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浓度(最高为47.90 mg/m^3)及主要甲醇作业岗位的甲醇暴露水平(最高为10.25 mg/m^3)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甲醇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加注工(R=2.4)、卸料工(R=2)和维修工(R=2)均处于低风险,驾驶员(R=1.4)为可忽略风险,与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4个岗位均为相对无害作业)基本一致。结论在目前的生产工艺和防护水平下,M100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风险可以控制在低风险,但还应进一步开展甲醇的慢性健康影响、职业接触限值等方面的研究。
汉锋康宁陈永青董一文张思雨
关键词:风险评估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6年
对4座煤矿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运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主要煤尘作业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煤机和掘进机司机风险等级为重度危害,综采系统支架工和刮板机司机风险等级为中度危害。该方法评估得出的结果得到了现场调查和文献报道的验证。
吴宾汉锋张思雨康宁陈永青
关键词:煤矿煤尘
煤炭产业链煤尘接触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掌握我国煤尘的职业危害现状,了解我国煤尘作业人员的煤尘职业健康风险,为有效地应对煤工尘肺发病现状提供信息.方法 2015年4月,以煤炭“开采-运输-使用”产业链共3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其煤尘暴露水平、防尘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应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定量评估(简称ICMM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简称指数法),以煤工尘肺为健康结局,评估煤炭产业链的煤尘职业健康风险.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部分煤种中超过10%,最高可达19.5%.煤炭开采环节的掘进系统(总尘22.1-46.5 mg/m^3,呼尘8.4-17.7 mg/m^3)、煤炭运输环节的翻车机(总尘25.2mg/m^3,呼尘6.9 mg/m^3)、转接塔(总尘35.4 mg/m^3)和煤炭使用环节的皮带犁煤器(总尘36.3 mg/m^3,呼尘14.0 mg/m^3)等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浓度远高于其他工作场所,且这些场所煤尘作业人员岗位呼尘浓度(2.6-9.3 mg/m^3)也远高于其他系统的岗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MM法评估结果显示,掘进系统风险值504-1 089,综采系统风险值347-2 040,远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指数法的风险评估结果(掘进系统风险值3.1-9.7,综采系统风险值3.7-9.3),基本一致(相关系数r=0.857,P<0.01).煤工尘肺新发病例均分布在综采和掘进系统的采煤工、掘进工和煤矿混合工3个工种.结论 煤尘危害广泛分布于在煤炭“开采-运输-使用”产业链中,煤矿井下作业职业危害严重.煤尘浓度和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较高的环节均集中于煤炭开采的掘进系统和综采系统.建议加强煤尘健康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研究.
汉锋陈永青吴宾康宁张思雨
关键词:煤炭产业链煤尘风险评估
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通过大样本比较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评估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座煤矿6个生产系统的煤尘作业岗位作为评估对象,通过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对196个岗位进行评估,分析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呈较好的正相关性(r=0.611,P<0.05),最高风险级别的作业岗位主要聚集在煤炭开采企业的采煤、掘进生产系统。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相近岗位多为风险等级较低的岗位,在风险等级较高岗位的评估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结论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评估法可较好地反映工作环境中煤尘的暴露风险水平,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更能反映出劳动者在得到防护设施保护后实际接触的风险水平。
张思雨汉锋叶萌陈永青
关键词:煤矿煤尘
高水平煤焦油沥青接触人员早期症状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高水平接触煤焦油沥青(CTP)对职业人群的早期健康危害。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2家炭素厂294名CTP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个体采样法检测调查对象CTP接触水平,并对其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家炭素厂11个岗位的CTP作业工人接触CTP的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中位数(第0~100百分位数)为33.7(13.2~41.6)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67~205倍。294名CTP作业工人中,呼吸系统不适症状、皮肤症状、眼部刺激症状和其他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1.6%、8.2%、6.1%和3.7%。女性CTP作业工人呼吸系统不适和皮肤症状检出率均高于男性(17.2%vs 7.6%,20.7%vs 5.1%,P<0.05),饮酒CTP作业工人眼部刺激症状检出率高于不饮酒者(13.2%vs 3.7%,P<0.05)。结论高水平CTP接触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的早期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的损害,性别和饮酒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边洪英董一文王鑫张思雨胡伟江
关键词:煤焦油沥青早期症状皮肤眼睛刺激症状
特发性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A和D的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血清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D(SP-D)的研究,探讨其与IIM合并I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P-A和SP-D,比较单纯IIM组、IIM-ILD组、对照组血清样本SP-A和SP-D水平的差异。分析IIM-ILD组SP-A和SP-D与年龄、肌力、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肌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IIM-ILD组患者血清SP-A和SP-D水平高于单纯IIM组以及对照组(P<0.05)。单纯IIM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SP-A和S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A、SP-D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2IIM-ILD患者血清SP-A、SP-D水平与年龄、肌力、ESR、C反应蛋白及肌酶无相关性。结论 SP-A和SP-D与IIM合并ILD具有相关性,可作为IIM合并ILD的血清学标志,在早期诊断IIM合并ILD方面有一定价值。
吕倩罗静高惠英李小峰温鸿雁张婷婷张思雨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
油气回收装置在甲醇燃料加注过程中控制效果评价
2018年
目的评价油气回收装置在甲醇燃料加注过程中对控制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浓度的效果,为加注站控制甲醇浓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油气回收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的方法获取生产工艺和甲醇浓度,采用对比法描述油气回收装置的控制效果,采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进行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未使用油气回收时加注位甲醇浓度最高可达83.14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33.14 mg/m3;使用和未使用油气回收装置两种情况下,同一甲醇加注位甲醇浓度相差可达31.50 mg/m3,不同加注站加注位甲醇浓度相差可达34.65 mg/m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使用油气回收装置之后,可将加注过程的甲醇作业从轻度危害作业下降为相对无害作业。结论油气回收装置可有效降低加注位空气中甲醇的浓度,建议在制定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标准时将设置油气回收装置列为一个必备条件。
汉锋王亮陈永青康宁董一文张思雨
关键词:油气回收甲醇燃料
糖皮质激素对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生理状态下是维持机体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一种非甾体类激素,在超生理剂量下,GC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因而在I}缶^厂末上其广泛应用于各种CTD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张思雨高惠英李小峰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间质性肺病结缔组织病超生理剂量物质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