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宇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远程缺血预适应对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是通过给予机体部分器官缺血预处理,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的损伤,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近年来RIPC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远程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
- 陈尘陶军庄晓东张小宇
- 关键词:内皮功能IPC血管内皮细胞
- 运动提高健康老年男性内皮祖细胞内皮损伤修复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运动对健康老年男性内皮祖细胞(EPC)内皮损伤修复能力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52名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证据、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健康老年男性,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年龄(67.8±3.8)岁]和试验组[28人,年龄(68.9±4.1)岁]。试验组参与12周改良布鲁斯平板运动试验(每周3次,30min/次),对照组不参与运动试验。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EPC,采用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运动前后EPC体外迁移能力;观察运动前后荧光标记的EPC黏附到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数量,分析其体外黏附能力;通过裸鼠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探讨运动前后EPC在体内皮损伤修复能力,同时检测运动前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12周的运动锻炼后,试验组老年受试者FMD升高[运动后(8.6±2.2)%比运动前(6.7±1.4)%;P<0.01],其EPC体外的迁移、黏附能力增强,在体的内皮损伤血管再内皮化面积增大[运动后(53.4±9.1)%比运动前(35.9±4.9)%;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改善的FMD与EPC内皮损伤修复能力提高呈正相关(r=0.88,P<0.01),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运动明显改善健康老年男性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与内源性EPC内皮损伤修复能力增强相关。
- 夏文豪张小勤苏晨梁建文李琰张小宇余冰波陶军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损伤内皮修复血管内皮功能
- 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与单药自由联合调脂疗效的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与单药自由联合用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达标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24年3月至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心血管病科、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未达标后换用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的4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为研究组,通过厦门区域性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倾向性匹配120例使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单药自由联合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4~6周LDL-C水平、LDL-C下降幅度,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变化以及安全性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4~6周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70±0.44)mmol/L vs(2.12±0.87)mmol/L,P<0.01],LDL-C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3.17±16.11)%vs(29.14±29.13)%,P<0.01]。研究组LD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vs 45.00%,P=0.003)。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4~6周HDL-C、TG水平及HDL-C和TG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6周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4~6周安全性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相较单药自由联合能够进一步降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达标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水平,提高达标率,且安全性良好。
- 冼婉泳程晔梁日明何旭瑜何江张小宇徐诗岳陶军吴杏
- 关键词:依折麦布降血脂药复方制剂
- 血管损伤早期评估和干预的技术体系创新与临床实践
- 陶军夏文豪张焰张小宇伍贵富杨震马虹郑振声陈龙王妍苏晨吴芳刘星余冰波邱艳霞
-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中国居民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内皮稳态失衡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临床缺乏应用于早期血管损伤评估和诊断的特异指标,使心脑血管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该项目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率先开发具有中国自...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
- 黄连素对高血压前期病人内皮祖细胞内皮修复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高血压前期病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内皮修复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招募高血压前期病人10例,抽取外周血30 mL,分离培养EPCs。培养7 d后体外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素(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预处理EPCs,观察EPCs体外迁移、黏附功能。通过建立裸鼠颈动脉损伤模型,观察有无黄连素(5μmol/L)体外预处理对高血压前期病人EPCs在体再内皮化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黄连素预处理对EPCs表面趋化因子4(CXC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连素预处理可增加高血压前期病人外周血EPCs的体外迁移、黏附功能,以5μmol/L最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的黄连素预处理显著增加高血压前期病人EPCs的在体再内皮化能力(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黄连素处理增加EPCs表面的CXCR4蛋白表达,以5μmol/L最显著(P<0.05)。结论黄连素改善高血压前期病人EPCs的内皮修复能力,并可能与CXCR4有关。
- 苏晨吴芳刘星孙佳盼张建宁梁嘉文陶军张小宇
-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黄连素内皮修复内皮祖细胞
- 衰老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新机制与细胞修复的研究
- 陶军张焰杨震夏文豪伍贵富马虹郑振声陈龙王妍苏晨张小宇吴芳刘星余冰波邱艳霞
- 该项目属于心血管内科学和老年医学领域。衰老相关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病理基础。临床评估和诊断衰老血管损伤尚缺乏特异性指标,使心脑血管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该项目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修复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Elabela水平下降及其与血管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Elabela(ELA)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招募了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各50名,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ELA浓度,评价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浆ELA水平与FMD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高血压患者血浆ELA浓度[(1.37±0.52)比(1.83±0.59)μg/L,P<0.001]和FMD[(4.86±1.92)%比(7.76±2.63)%,P<0.001]降低,而baPWV明显升高[(1 536.9±231.2)比(1 207.4±149.2)cm/s;均P<0.001]。高血压患者中,相关分析显示血浆ELA水平与收缩压(r=-0.504,P<0.001)、舒张压(r=-0.356,P=0.011)、baPWV(r=-0.362,P=0.009)呈负相关,与FMD呈正相关(r=0.50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浆ELA是FMD的影响因素(β=0.253,P=0.048)。结论 EH患者循环ELA水平显著下降,且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
- 张小宇刘苑雅丘雨旻孙佳盼张建宁梁嘉文倪韬李宇韬苏晨陶军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功能
- 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
- 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硬度增加是冠心病常见的血管功能改变[1-5]。无创性的高分辨率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是检测内皮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1、2],研究已证明冠心病患者有内皮功能障碍[6、7]。最近,有...
- 张晓琳刘星张媛媛徐诗岳张小宇夏文豪王妍杨震陶军
- 文献传递
- 血管内皮保护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血管内皮在保持血管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内皮功能随增龄受损并且动脉弹性减低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也是心血管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因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之一。
- 陶军张小宇
- 关键词:血管内皮保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心血管危险因子心血管疾病动脉弹性
- 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和内皮修复能力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和内皮修复能力的影响,以探讨切应力介导细胞修复血管损伤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予以低切应力(5 dyn/cm2)、中切应力(15 dyn/cm2)和高切应力(25 dyn/cm2)处理,并观察不同水平和时间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和修复血管损伤能力的影响。结果切应力处理后,内皮祖细胞的迁移、黏附和增殖功能明显增加,并且这种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将内皮祖细胞移植至裸鼠血管损伤模型,经切应力处理后的内皮祖细胞能更有效的加快损伤血管再内皮化,修复血管损伤。结论切应力显著增加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和内皮修复能力,表明切应力介导的细胞疗法是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的有效策略之一。
- 杨震姚顺苏晨张小宇陶军
- 关键词:切应力血管损伤再内皮化内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