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发明

作品数:60 被引量:49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33篇社会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综合评价
  • 6篇算子
  • 6篇组合评价
  • 5篇信息集结
  • 5篇评价信息
  • 4篇密度算子
  • 4篇集结方法
  • 3篇协作式
  • 3篇聚类
  • 3篇绩效
  • 3篇集结
  • 3篇G1
  • 2篇多粒度
  • 2篇多属性决策
  • 2篇信息熵
  • 2篇制造业
  • 2篇生产率
  • 2篇偏好
  • 2篇区间数
  • 2篇协商

机构

  • 47篇南昌大学
  • 14篇东北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5篇张发明
  • 13篇郭亚军
  • 7篇易平涛
  • 6篇王伟明
  • 4篇于婷
  • 3篇李廉水
  • 3篇孙文龙
  • 2篇徐海燕
  • 2篇闻琴
  • 2篇马赞福
  • 2篇袁宇翔
  • 2篇潘玉厚
  • 2篇刘志平
  • 2篇杨杰
  • 2篇赵静
  • 1篇李论
  • 1篇王春震
  • 1篇任晓彧
  • 1篇叶兆青
  • 1篇王艳旭

传媒

  • 6篇中国管理科学
  • 5篇运筹与管理
  • 4篇系统工程学报
  • 4篇系统管理学报
  • 3篇模糊系统与数...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现代情报
  • 2篇科研管理
  • 2篇系统科学与数...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管理学报
  • 1篇情报科学
  • 1篇系统工程
  • 1篇软科学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统计与决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增益水平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37
2009年
针对不同时段内被评价对象增益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水平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依据时序立体数据表中的信息,求出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增益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推的方式求得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时点上的优劣激励点,最后通过引入规则的方式来确定优、劣激励因子,以得出最终的动态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通过优劣增益水平激励的方式来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了被评价对象的动态发展水平,能够对被评价对象的发展起一个激励和引导作用.最后通过一个算例来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马赞福郭亚军张发明潘玉厚
多主体参与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信息集结方法
针对传统教师绩效评价较少考虑多类主体参与以及定量评价的情形。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主体参与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信息集结方法。文章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信息集结方法——TDW算子集结方法;然后利用TOP-SIS方法作为主体类的评价结...
张发明
关键词:教师队伍绩效评价
融合系统聚类与BP神经网络的世界碳排放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碳排放指标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利用系统聚类对世界碳排放指标进行筛选;然后运用BP神经网络对世界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碳排放指标,简化了BP神经网络输入层,使网络训练得到较快实现,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为碳排放预测及其它相关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借鉴的方法.
张发明王艳旭
关键词:系统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被引量:65
2020年
基于静态效率和动态生产率的双重视角,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和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会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无论是基于静态效率视角还是基于动态生产率视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杨浩昌李廉水张发明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聚
多粒度不确定语言信息下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目前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研究较少且评价信息多为精确数或区间数的问题,以及大多数交互式群体评价缺乏对评价信息质量判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粒度不确定语言信息下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首先,定义了一个多粒度语言转换函数,将多粒度不确定语言信息一致转换为同一粒度下的不确定语言信息;其次,给出了一个语言型稳定性指标,以探讨交互终止的条件;最后,基于2个诱导不确定纯语言算子,分别对评价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集结.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张发明王伟明
关键词:多粒度
组合评价方法的相对有效性分析及应用被引量:48
2009年
组合评价是解决不同评价方法结论不一致的有效方法,但对同一组参与组合的单一评价值,使用不同的组合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组合值,从而又产生了新的不一致性问题。本文在给出有效性的定义及3条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方法有效性的分析思路,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了几种常用组合评价法的有效性,为解决由于不同组合评价方法引起的评价结论不一致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
郭亚军马赞福张发明
关键词:综合评价有效性组合评价
标度选择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合理性分析被引量:28
2008年
针对使用不同的标度会导致综合评价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多标度评价结论非一致现象”),在对几种数字标度与自然语言逻辑之间的关系进行对照之后,以序关系分析法(G1-法)为基础,分两个阶段对标度选择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第一阶段的初步分析中,给出了合理与否的传递一致性检验准则,在第二阶段详细分析中,给出了合理程度的偏差性判断准则,分析结果表明10/10~18/2标度合理程度最高,从而为评价者正确地选择合理标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郭亚军张发明易平涛
关键词:标度综合评价
基于密度算子的多阶段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在群体评价中,已有的信息集结算子大都没有考虑到信息分布的疏密情况.针对这种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算子的多阶段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方法.首先给出了评价数据的分组与密度加权向量的确定方法;然后定义了两种新的算子—–密度算术加权平均算子(DMWAA)和密度有序加权平均算子(DMOWA),并分别用于评价信息的横向和纵向集结;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算例,结果表明该集结方法具有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等优良特性,且可拓展性强.
张发明郭亚军易平涛
关键词:密度算子
改进的城市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国内较少有文献将"会议竞争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议题进行研究,部分文献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然而相关文献提供的城市会议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模型构建和权重确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拓展,探讨了一种基于G1-E法的城市会议目的地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G1-E法除了具备综合主客观两方面信息的特性外,还具备将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体现出来的特点,更加适宜对城市会议目的地进行竞争力综合评价。文章最后以17个旅游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评价结果比原方法的拟合程度更高。
张发明
关键词:城市经济G1
一种基于部分样本类别判定的聚类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传统聚类分析中,指标权重一般由专家直接给出,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样本类别判定的聚类分析方法.首先对部分样本进行类别归属判定,然后利用类内聚类样本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小的原理建立规划模型,通过"反推"的方式诱导出合理的权重信息,再据此进行样本聚类.该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聚类样本较多,且聚类样本的指标权重难以显性确定情况下的聚类分析问题.最后给出的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郭亚军王春震张发明邹家兴
关键词:聚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