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发明

作品数:167 被引量:52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4篇内镜
  • 27篇肠道
  • 25篇菌群
  • 22篇结肠
  • 20篇克罗恩
  • 20篇克罗恩病
  • 18篇肠病
  • 14篇胆管
  • 14篇植管
  • 14篇植管术
  • 14篇肿瘤
  • 13篇炎症
  • 13篇炎症性
  • 13篇炎症性肠病
  • 13篇肠道菌群
  • 11篇肠道菌
  • 11篇肠镜
  • 10篇胆管造影
  • 10篇切除
  • 9篇胰管

机构

  • 10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江西医学院
  • 4篇江西医学院第...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利川市人民医...
  • 1篇昆山市中医医...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作者

  • 163篇张发明
  • 51篇季国忠
  • 46篇范志宁
  • 30篇缪林
  • 28篇崔伯塔
  • 22篇吴萍
  • 16篇蒋国斌
  • 15篇任贵
  • 13篇文卫
  • 11篇王敏
  • 11篇王翔
  • 10篇熊观瀛
  • 9篇李潘
  • 8篇黄光明
  • 8篇刘政
  • 8篇朱建国
  • 6篇彭炤源
  • 6篇张秀华
  • 6篇翟惠虹
  • 5篇韩晖云

传媒

  • 31篇第五届全国内...
  • 8篇中华消化内镜...
  • 8篇湖北民族学院...
  • 7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祝您健康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医学争鸣
  • 2篇中华炎性肠病...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2009中国...
  • 2篇The 14...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3篇2019
  • 2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3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菌移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目前尚无确切的特效治疗方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肝-肠轴影响肝功能,肠道菌群失调是NAFLD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可以预防和减轻NAFLD的发生、发展。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被认为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最有效的方法,但其在NAFLD中的治疗作用还未明确。此外,FMT治疗NAFLD的潜在分子机制也尚未阐明。本文就FMT治疗NAFLD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发掘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FMT作为治疗NAFLD的有效手段提供理论支持。
薛兰凤罗文辉何兴祥张发明陈羽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分子机制
克罗恩病患者进行第二次粪菌移植治疗的最佳时间: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张婷李潘张发明
炎症性肠病1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方法 调查122例IB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特征.结果 122例IBD患者中,54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范围以广泛结肠为主,就诊医院中位数3家,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抗生素分别为100.0%(54/54),55.6%(30/54),24.1%(13/54),7.4% (4/54),75.9%(41/54);68例为克罗恩病(CD),病变范围以空回肠+结肠为主,就诊医院中位数4家,使用过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抗生素分别为95.6%(65/68),58.8%(40/68),47.1%(32/68),11.8% (8/68),79.4%(54/68).CD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喹诺酮类抗生素均高于UC患者,使用中草药治疗的低于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治疗IBD的主要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李龙钦崔伯塔戴译萱彭炤源王敏季国忠张发明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
粪菌移植的发展与价值
南医大二附院复杂肠病诊疗辐射力内容肠道解剖的再认识显微镜下的特殊肠病粪菌移植的挽救治疗价值肠内营养的精髓复杂肠病的团队价值内容肠道的再认识显微镜下的特殊肠病粪菌移植的挽救治疗价值肠内营养的精髓复杂肠病的团队价值
张发明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73例救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张发明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抢救
从粪菌移植到菌群移植被引量:15
2019年
粪菌移植本质上是在认识微生物与疾病关系基础上,对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现代化应用,是近几年的医学突破.然而,在被评价为医学突破之前,这既不是技术的突破,也不是理论的突破,而是思维方式的突破.粪菌移植在近几年的应用中正经历巨大的变化,包括治疗适应症、实验室方法学、治疗策略、给入路径等,特别是粪菌智能分离系统用于粪菌制备、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用于结肠途径的重复移植等,为粪菌移植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关键性基础.中华粪菌库和Openbiom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非营利性粪菌库,分别在中国和北美地区实施粪菌移植的异地救援性治疗.由于粪菌移植也存在局限性,研究用于部分替代粪菌移植的选择性菌群移植技术已经成为微生物学家和临床医学家的共同追求.选择性菌群移植与粪菌移植共同成为菌群移植的重要内涵,并促进新型益生菌的研究得以快速发展.菌群移植可望用于包括感染、免疫性疾病、肠脑轴疾病、肝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虽然来自国内外大中心的数据支持菌群移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也不能忽略一些不良事件.菌群移植的安全性,特别是远期风险,需要通过大数据、长期真实世界研究来回答.本文主要涉及对菌群移植的新认识和研究进展,从中总结发现、思维与技术的共变,促进了粪菌移植向菌群移植发展.
张发明张婷
关键词:益生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安全性
显微镜结肠炎3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9例MC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Masson)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9例MC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50岁。所有患者均有慢性水样腹泻症状,结肠镜检查正常,其中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is,LC)19例,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20例。显微镜下表层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数(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为(21.5±8.6),表层上皮下胶原带宽带为(14.3±4.0)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MC是老年患者慢性水样腹泻较常见的一种病因,诊断依赖于临床病史、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张桂芳史传兵杨晓俊张发明
关键词:胶原性结肠炎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40例救治体会
2002年
湖北省利川市是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的高发区,笔者在原有总结[1]的基础上,再次收集1999~2001年利川市人民医院的钩体病病例65例,其中肺出血型病例40例,进一步就如何救治肺出血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本组钩体病肺出血型病例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3岁,发病时间8~10月,农村患者35例,城区患者5例. 1.2诊断标准诊断依据[2](1)流行病学资料;(2)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并压痛、咯血、肺部湿罗音等;(3)肺部X线示散在点片状阴影或小片融合;(4)凝血实验1:400以上.诊断分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钩体病轻度肺出血型和弥漫性肺出血型,其中弥漫性肺出血型又可分为先兆期、出血期和垂危期(极期).
王永兵张发明李希平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抢救
粪菌移植,小细菌拯救大健康
2023年
在美国,有一所神奇的“粪便银行”,在这里,若能一周五天不间断“出售”自己的合格粪便,那你不仅每次可获得40美元的报酬,还能够额外得到50美元的全勤奖励。在香港的“亚洲抑菌中心”,每周提供3次粪便的捐献者,月收入最高可达到4800元;在广州,多家医院自2016年开始,便面向公众公开招募粪便捐献者,每次捐献都会给予200-500元的补助,可至今粪便仍供不应求。
龙肖治张发明
关键词:捐献者粪便面向公众
微生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科的探讨
2023年
新兴的微生态技术,特别是微生物组学测序技术、多组学整合挖掘技术和粪菌移植新方法,诊疗的疾病跨越多个传统学科,已经推动了相关医学学科的变革性发展。然而,如果按照当前的形式去利用、推广和发展这些微生态技术,整个领域将面临临床医学学科构架制约的问题。同时,技术思维和技术相关的功利性行为,还可能反过来为技术发展制造陷阱。新的临床医学学科构架可望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并回避这些陷阱。文章旨在以医学发展的本质需求来定义微生态医学的学科概念和维度,构建新的临床医学学科,发展其理论、医疗技术和医学教育。
张发明
关键词:医学学科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